會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寶 第204節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他又崩副本了、給毛茸茸當老婆[快穿]、路人甲,但逼瘋主角[快穿]、白月光們的自救指南[快穿]、攻略反派后成為團寵、炮灰美人他總在外貌焦慮、炮灰身后的男人竟是[快穿]、重生后懷了前未婚夫的崽、重回八零當軍嫂,被純情硬漢寵上天、偽萬人迷雄蟲被劇透后決定反殺
偏偏這么一顛倒,他從“加害者”變成“可憐的受害者”。 孟冬臣:“這個男人說,他母親患有糖尿病,不能吃任何帶糖食物,為了母親他連玉米都不敢吃。后來他母親還是演變成了尿毒癥,他悲痛萬分?!?/br> treasure:“他母親沒有糖尿病,這個故事是他剽竊隔壁床的故事。如果孟哥你懂醫學常識多問幾句,他就說不下去了?!?/br> 孟冬臣當時確實自然沒有多問,他對糖尿病、尿毒癥的了解不多,聞言傻了:“那男人說,他在家里過得十分樸素,家里常常一菜一湯?!?/br> treasure呵了一聲:“一菜一湯的是他那可憐的老母親,真正的他葷素不忌,餐餐都要大魚大rou,如果老母親無法滿足他,他就拳打腳踢?!彼强蓱z的老母親連飯都吃不上。 “孟哥,根據我感應到的畫面,他母親人生就是兩個字大寫的悲哀?!?/br> 接下來的過程中,孟冬臣就聽江雪律講了一個版本完全不同的故事。這個故事里,真正的主角不是那個因搶劫入獄的罪犯,而是一個叫王招娣的鄉村姑娘。 她是怎么嫁到這個村子里,為一個男人生兒育女。她第一胎是女兒,在上個世紀醫療條件落后的診所里,她差點因血崩而難產,瀕臨死亡的恐懼讓她對生育有了心理陰影,她不想再生了。 可她這態度招致了丈夫的拳打腳踢。 “我娶你就是為了生兒子,不然娶你干什么?” 她的人生價值落在別人嘴里仿佛只為了傳宗接代,于是她只能生。 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暴怒的丈夫要給女兒取名叫做“盼娣”,她沖出去,強行給女兒取名“雪梅”。因為女兒出生時梅花和雪花紛紛落下,天地白茫茫一片,銀裝素裹間唯有梅花傲立枝頭,王招娣沒讀過什么書,只能給襁褓中的女兒取這么一個很鄉土的名字,總比“盼娣”好聽。 她是真心愛女兒的,并不想這個名字成為女兒一輩子的枷鎖,走到哪里都要招到嘲笑。 第二胎懷孕期間,超生游擊隊來到鄉下,每個村鎮搜查超生產婦,烏泱泱的動靜嚇得王招娣和一些同樣懷孕的女子驚魂未定,她含著眼淚怯怯不安地躲到樹林里一躲一個月。 還好這一胎是兒子。 她以為自己的人生解脫了。 小兒子的出現讓她生活好過很多,可惜好景不長,因為冒著超生的風險都要生,并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丈夫被罰了一大筆錢。 從那以后,他們家的生活條件一落千丈,這是誰的錯? 孟冬臣聽到這里,呼吸都要停滯了,他激動地抓緊了手機,通話視頻還在繼續,“他們不會認為,是她的錯吧?” 江雪律點了點頭,“明明是她丈夫冒著風險也要生,可她遭到了丈夫的拳腳相加,丈夫認為都是她的錯?!?/br> 原話更加難聽,“如果你第一胎生的是兒子,那咱不就不用被罰了?!边@個如果論,更是在模糊重點,把過錯全部摘在對方頭上。 她悲哀的一生才剛剛開始,好不容易丈夫死了,結果一個在嬌生慣養中長大的兒子,接過了“家暴”的大棒——什么大孝子,根本不存在——他的暴力習性完全源于童年父親對母親的毆打,這種劣等習性的繼承,在相似基因中延續—— 母親被毆打時,他不僅一點也不同情,還說“媽,你少惹爸爸?!?、“媽你應該反思一下,爸爸為什么不去打別人,總是打你和jiejie?!?/br> 這種暴力與淚水的循環持續了一生。 孟冬臣無法掩飾自己復雜憤怒的心情,他克制不住深吸了好幾口氣,“他沒告訴我這些,他只告訴我,二十幾年來,他多么孝順。因為母親年齡大了,多年來的儲蓄,他都用來給母親買保險、保健品和保養品?!?/br> 江雪律道:“孟哥,他母親生前賬戶上每個月都有養老金,性格也是一分錢恨不得掰在兩半花的節儉。這個男人以擔心母親年紀大糊涂了,會亂買東西為借口,強行扣留了母親名下的養老金。一個月有多少就花多少?!?/br> 可能有人很難想象,一個有養老金、生活還算富足的老人,是怎么淪落到上街乞討的。如果不是女兒出手相助,老人甚至無法逃離魔爪。 江雪律看著面前這虛假至極的采訪稿,幾乎將其全篇推翻,每一個段落、每一處細節幾乎都能指出違和之處。 換言之,這個男人根本沒一句實話。 人老,實話也不多。 最后,江雪律蓋章道:“為母犯罪?完全就是一個笑話!他一生好逸惡勞還虐待親母,到頭來,母親還要成為他違法犯罪的遮羞布?!?/br> 什么為了給母親填上醫藥費去搶劫,舉著這種大義的旗幟,是想洗白誰,又想感動誰?造成她一生苦難的分明就是他。 “他還好意思說,自己很愧疚,沒有來得及見母親臨終前最后一眼。我明明看到的是,他母親臨終前,是在女兒的眼淚前帶著笑意離世,撒手人寰時她很開心,沒見到帶給她一生不幸的兒子?!?/br> 江雪律描述了一下自己所看到的場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躺在潔白的病床上,她身上插滿了管子,她身軀很瘦小,瘦得整張床都顯得寬大,小到讓人疑惑她當年是怎么孕育出兩個健康的孩子并撫養他們長大。她整個人幾乎要陷入床單里,她的眼神渾濁。 她那取名雪梅的女兒在痛哭,悲慟得難以自持。 醫院方給小兒子打電話,根本沒人應答。 孟冬臣震撼了,他久久沉默,直到一滴眼淚砸在西服上,他顫顫巍巍地撫上眼角,才發現自己掉淚水了。 他喉嚨微堵,喉間發出一聲長長嘆息,原以為故事到這里就算結束了,誰知道treasure話鋒一轉:“孟哥還沒結束呢……他那叫雪梅的jiejie,一手出錢cao辦了葬禮,而在母親要火化時男人又來了?!?/br> 他爹的,這什么畜生,有完沒完,一向涵養極佳的孟冬臣眼含怒火,血壓蹭蹭蹭往上漲,嘴里想說臟話。 也許是江雪律講述的主角是老母親,他幾乎代入了那個角色,一輩子過得這么慘了,連死后都無法安生,如果是他,氣得要從棺材里站起來了,暴打這個不孝子。 “雪梅女士在幾年前曾給母親買過一份保險,保險受益人填寫的是自己,如今母親過世了,他作為兒子想來分一杯羹?!?/br> 即使他在撫養母親上一點心力都沒盡,保險也不是他買的,但母親死了,他是母親的兒子,索要賠償他也要一份! 頂級的無賴,滿口謊言的男人。 “后續呢?”孟冬臣簡直像聽一個故事般心情跌宕起伏,他不斷出聲催促,江雪律知道他想聽什么,大家都想聽大團圓爽文結局,可惜生活不是爽文。 “后續啊,就是他進監獄了?!?/br> “???”孟冬臣腦子一團漿糊,“這是不是跳過了什么?” 江雪律面色淡然,指出了他一開始犯的罪行,是一起金額極高的搶劫案:“母親死后,養老金就停了,他徹底失去了生活來源,他也不想去勞動。他搶劫的對象不是什么路人,正是自己的jiejie。他在光天化日之下,蒙面持刀搶劫,劃傷了女子的手臂,他以為jiejie不會報警,可他jiejie勇敢地選擇了報警?!?/br> “他jiejie早就恨透了他對母親的虐待。醫生也曾說過,患者如果不是早年生活太過艱苦,實際上還能再活十年。這句話他jiejie一直銘記于心。他完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br> 這才是真正的事實,一向欺軟怕硬的男人,怎么可能去搶劫路人呢。 要知道搶劫是有風險的,這內在的邏輯根本填不上。 “…………” 還行,勉強算一個惡有惡報的結局。孟冬臣臉色稍霽,微抿的唇角還是有些不悅。直到夜晚降臨,年輕人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始終無法安眠。 他干脆掀起薄被,翻身下床,把treasure版本的話全部記錄下來,這下子文檔的頁面就變了。變成了兩節,形成對照組。 前面那個版本就放他的采訪、男人的原話,后面就是treasure逐步揭穿謊言的版本。 前后兩個版本對比一目了然。 相信每一個閱讀過采訪稿的人,一定會跟他一樣,先被男人的“孝順之心”感動,后面會被事實真相氣到吐血。 —— 后續孟冬臣又采訪了不少罪犯,采訪對象有男有女,整個采訪周期持續了一個月,基本都在循環“白天采訪—晚上treasure揭穿謊言”的階段。 等到積攢了厚厚一摞,孟冬臣突發奇想,一些稿子拿去做實驗課題足夠了,導師那里也稱贊有加,剩下的不如…… “treasure,你跟我一起出書吧。我在上面放采訪稿,你在下面辟謠,我們聯名撰稿,少不了你的潤筆費。我家有出版社渠道,我可以自費腰包出版?!泵隙寂d致勃勃。 江雪律不在乎出不出版這種事。 因為監獄類的采訪文學,真的很無聊,大家每日埋頭一日三餐,誰沒事會去探究一些監獄犯人的內心世界,是明星娛樂八卦不有趣嗎?是國際局勢不緊張刺激嗎,這種書出版只是為了滿足孟冬臣個人,縱使樣書極為精美,真出版了恐怕都賣不出去。 估計出版社老板都要叫苦不迭,想讓小少爺不要隨意插手。 江雪律生活閱歷少,他不太懂這些,也不想潑成年人冷水。 “看你吧孟哥?!?/br> 等到實際出版后,江雪律勸孟冬臣少印一點,孟冬臣也沒全然把握,他說:“要不然第一版就出一萬冊好了?!?/br> 江雪律:“……” 一千冊就足夠了,一萬冊這得賣到天荒地老啊。 等樣書到了,他會給周眠洋他們一人一本,不錯了,剩下的九百九十六冊就慢慢賣吧。他腦子里閃過江州市公安局里跟他交情好的警官,想過要不要也給他們寄一本,可是給別人寄這種東西,光是想一想,少年耳朵尖都開始guntang了,握著筆刷題的手指也開始不自然地蜷縮。 孟冬臣一意孤行:“我找了行家幫我們潤色修改了,這是我和你的第一本書,怎么也得出一萬本,未來我會去申請調查那些重刑犯,北美那鼎鼎大名、專門采訪重刑犯的記者肯德是我的偶像。他的研究和著作滿足了世人的好奇心,每一次出版都登上北美暢銷圖書排行榜?!?/br> 當然了,孟冬臣也清楚知曉自己跟偶像的距離,“賣不出去就放著,幾年內慢慢出?!?/br> 有時候出書不一定是為了暢銷,是一個敲門磚,一份履歷,出版社年年都會自掏腰包出一些賠本書。他以后向那些教授領導自我介紹時,順手就能遞過去一本。 至于那些教授領導看不看書,帶回家很可能是擺在書柜上吃灰這種事,結果并不重要。 出版商也這樣認為,他們一開始也沒當回事,他們要到了版號,兩個月后,他們在宣傳時也很低調,唯獨書封比較用心,把全書的內容概括一下。 “驚天大案、人性罪惡、內心探索?!?/br> “為母犯罪?蛇蝎美人心?宗教兇殺案?如果你好奇他們作案的動機,如果你擔心他們滿口胡言,請不用擔心——孟冬臣和treasure聯合出品,這并非是破案實錄,沒有驚心動魄的緝兇過程,只有他們作為采訪人,走進藍泊山監獄,走進危險,走進各類犯罪人的隱秘世界?!?/br> “包括月前的驚天越獄案,那數名犯人他們內心在想什么,探索人性之奧秘,就等你來閱讀!” 這本書真的定位十分尷尬。 孟冬臣本來采訪的內容是紀實文學,可以分到刑偵紀實,非虛構文學,結果treasure一一戳破謊言后,就硬生生把紀實文學變成了幻想類。勉強可以分去犯罪心理學,但犯罪心理學的書架上全都是國內外知名資深學者的著作。兩個年輕人的作品放在上面,簡直格格不入。 可你要說它的定位是幻想小說,那肯定不是。 一開始分類就遇到了問題。 他們沒有選擇在市中心鋪貨,也沒有在書店最顯眼的地方擺放樣書。 出版商傻了才會浪費這么好的位置,出版這種冷門書。 而是在一些警校、醫校門口多鋪貨,果不其然,他們的判斷沒有錯,一開始購買的皆是警校生、法醫專業的學生或者冷門破案類愛好者,他們本身就對這些東西感興趣,未來也會從事相關職業,自然會為自己的興趣職業慷慨解囊。 一名警校生在翻閱時,甚至還遇到了同校的教授。 這位戴教授是華南警校的犯罪學教授,他在書店里看書,一開始似乎神色挺不以為然,結果翻了幾頁漸漸看入迷了,為此還去華南大圖書館申請借閱了上世紀的報紙,找到了當年的記錄相互佐證。 這名戴教授解答了內心疑惑后,第二天上課就給大家安利了新書。 “在座的各位同學,你們未來有一半以上的人會走向社會,成為審判席的一員或者成為一名警察,你們還稚嫩,可以閱讀這本書。這本書很適合入門級別的你們閱讀,最起碼讓你們知道,不要輕信犯人的證詞。凡事相信證據?!?/br> “正如書中這個treasure說的,不要相信一個犯罪分子滿嘴的謊話,如果形容一個人叛逆,可以用二百零六根骨頭,二百零五根反骨。那形容犯罪分子的謊話連篇,便是他們一張嘴巴再說,腦子里無數神經都在急速調動,在教他編謊話。說謊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本能?!?/br> 如果這個世界上,每個犯人都實話實說,很多案件也不會有疑點了。 教授安利出去,購買的學生更多了。 正好趕期末考試,一些學生根本不想讀厚厚的磚頭書,反而把這本書讀了。稍微一讀如癡如醉。 與此同時,隨著treasure名聲越來越高,這本書開始出圈。一名破案類愛好者在海角論壇上破口大罵:“這本新書好冷啊,我找了好幾家書店都沒問到,根據一個小道消息,在警校門口總算買到了!” “請問這書是什么不可告人的東西嗎,悄無聲息地進渠道,壓根沒宣傳,最后還要我根據情報才能買?!?/br> [曬圖1:艷陽高照之下,一位大汗淋漓的年輕小伙子戴著遮陽帽,站在書店門口拍了一張] [曬圖2:隔壁警校生們在踢正步,小伙子在舔冰棒,他懷里胳膊露出書塑封一角] “加一,沖著treasure和人性罪惡大揭秘買的,結果根本買不到書,出版社這是低估了treasure的名氣吧,出貨量那么少?!?/br> “加二,我就想知道,那些越獄犯在想什么,他們真的在行動前有過三個計劃嗎?我什么都想知道,結果一個下午乘坐巴士跑了三十個站才買到。鋪貨這么不均勻的嗎?@出版社” “歡迎閱讀,我看書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