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寶 第34節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他又崩副本了、給毛茸茸當老婆[快穿]、路人甲,但逼瘋主角[快穿]、白月光們的自救指南[快穿]、攻略反派后成為團寵、炮灰美人他總在外貌焦慮、炮灰身后的男人竟是[快穿]、重生后懷了前未婚夫的崽、重回八零當軍嫂,被純情硬漢寵上天、偽萬人迷雄蟲被劇透后決定反殺
村里人都說,這家男主人的老婆,帶著兩個孩子跟別人私奔了。 男人去報警,不知道女人和孩子到底跑去哪里了,神通廣大的警察局出動了多名警力,也沒找到人。村里都傳謠言,男人是被人戴了綠帽子。時間一晃過去多年,實在無法忍受流言蜚語,在老婆孩子失蹤三年后,男主人選擇吞服農藥自盡了。 竟真有此事??? 19年前真的有一名女子和兩個孩子失蹤了?事情還鬧得當地沸沸揚揚? 志愿者們眉宇間遮不住震驚之色,他們扭過腦袋,第一時間看向了徐征明。 按照帖子里的說法,徐征明可是那個失蹤的大孩子。 徐征明一聽,心中情緒激烈起伏,他恨不得朝這群人大聲怒吼:“沒有私奔!她是被人害了!” 你們怎么能隨便誣蔑她!敗壞她的名聲!她是不幸遇害了,她當年的孩子之一,今年回來為她報仇了!徐征明幾乎想不管不顧地大吼大叫,而后聽到父親因為受不了謠言自殺后,他一腔來不及發泄的激憤心情,忽然像是被打了一個悶棍,臉上血色盡褪。 眼淚不受控制地奪眶而出。 啊啊啊啊啊原來這屋里竟不止一起命案,他的父親也! 如果不是江雪律扶著他,徐征明幾乎要跪在地上失聲痛哭。 潮聲志愿者這一刻是真的信了,相信這間屋子里曾經發生過駭人聽聞的慘案。 除了孟冬臣,從村里人開口,大少爺微皺的眉頭一直沒有松開,眼底里的譏諷之意久久不散。 等村里人說完,他隨手指了一個志愿者道:“你去問他們,treasure和念念不忘給了他們多少錢一天的群演費?” 志愿者去了,很快就回來了:“孟哥我問了,他們的方言語速太快,我聽都聽不懂,只聽明白了一句?!?/br> “哪一句?” “他們說,一分錢都沒有,群演你個仙人板板?!?/br> 孟冬臣:“?”這是在罵他吧,絕對是吧! 第二十九章 孟冬臣不信,他也不是什么被害妄想癥,純屬這些村民不僅罵他,口風還太一致了。 人都是健忘的,事情都過去十幾二十年了,一些女人私奔男人自殺的家長里短,村里人怎么可能記得如此清楚! 更重要的是這年頭,騙子們的手段層出不窮,騙術永遠在進步??v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又如何,沉浸其中時往往意識不到是騙局,等被騙得一干二凈后才會恍然大悟,到那時已經遲了。 潮聲是他一手組織的社團,孟冬臣難免疑神疑鬼,他不允許潮聲成為騙子們刷名聲的工具。他擔心志愿者們的同情心被利用,也疑心自己不是進了一個民風淳樸的村落,而是一個《楚門的世界》。 劇本從兩輛面包車顛簸入村就開始上演了,這些村民都是按天收費、盡職敬業的群演。 孟冬臣還不明白。 就是一些家長里短的事情,村里才會咀嚼多年記得清清楚楚!誰家二婚了、誰家蓋新房了,哪個老鄉在城里賺錢了,村里父老鄉親們比誰都門清。 更別提當年這件事鬧得不算小,一個姿色不俗的年輕女人帶著倆孩子在年后失蹤,一個五六歲,一個三四歲,一去不復返,在村里可謂是轟動,大家都說女人絕對私奔了。 流言一起,說得有鼻子有眼。 他們都傳,也許是大過年期間,人來人往的,女人看到自己多年前的老情人了,兩人眉眼往來一下子舊情復燃,年節一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跟著老情人跑路了。至于女人投奔新生活,倆孩子拖油瓶該怎么說,一般私奔也不會帶孩子啊。村里人也有一套言之鑿鑿的邏輯:絕對是當媽的舍不得孩子,私奔時也跟著帶走了!反正倆孩子年齡都小,跟著新爹養得熟。 總之,民風淳樸的村子里,他們不憚以最大的惡意、自己的邏輯去揣測一個女人,卻從沒有人想過可能是出事了。 當年男主人也是以失蹤案報了警,警局來了不少民警,各種走訪調查也沒找到人,案子就這樣漸漸擱置了。男主人后來也自殺了。 一瓶農藥下去,不出三天尸體都臭了。這間磚瓦房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兇宅,村里人誰能不印象深刻。 當然了,這都是快二十年前的事了。 隨著村里的人事物幾經變遷,部分村民變得衰老健忘,新談資取代舊談資,近幾年眾人已經不再討論這件事。 不討論,不代表不知道。 江雪律一問起,所有人塵封的記憶再度被喚醒。 孟冬臣還抱有懷疑之心,可他帶來的六名志愿者已全軍倒戈。志愿者們有自己的判斷力,夢境之說確實令人驚奇。 劇本好編,可這些陳年舊事不好造假??! 村民們說,男人曾經報過警。 報警這種事會留記錄,去當地警察局一問便知,村民們可以是拿錢辦事的群演,破屋子可以是人為裝點的道具,警察局卻不會陪你弄虛作假。 更別說,treasure和念念不忘就算是騙子。 編出一起三男殺一女的案件就足夠駭人聽聞,何必再多一起男主人自殺案?謊話往往越簡單越好,編得多了,就會露出破綻。 所以志愿者們相信,這是一起真實發生在十九年前的案子!這一刻他們愿意摒棄偏見,幫助徐征明! 另一邊,徐征明心膽俱碎、啜泣不止,江雪律在安慰他。 少年的口吻十分冷靜:“你已經找到自己的出生地了,無論事情過去多年,血親離去讓你多么無法接受,你還不能倒下,你忘記我們一開始說的了嗎?” 徐征明從淚眼模糊中抬起頭,與江雪律那雙漆黑若星的眼眸對上,“我沒忘……我記得!”他只是乍聽之下,心灰意冷而已。 treasure當時說:“我陪你一起找出兇手,為你母親報仇,讓這個案子沉冤得雪!我們先回到你出生地,找到你母親的尸骨,有了尸骨,警方一定會立案——” 當時這番話,在帖子里跳出來,透露出堅定的意味,如同宣誓一般,隔著網線讓他心驚rou跳、感激不已。 時過境遷,發生在當下,依然給了徐征明充沛的力量。 treasure說的對!他不能倒下! 他要找出母親的尸骨,有冤報冤,有仇報仇!這二十年過去了,母親的死亡沒有人知道,她的名聲被敗壞,父親也因不堪忍受流言而去世,一切種種淋漓盡致,他都不該消沉困頓下去! 見他打起精神了。 江雪律壓了壓自己的黑色鴨舌帽,松了一口氣。 尋找到白骨只是第一步。 后面他會幫助徐征明更多,比如……幫他尋找那個夢境中三四歲的小男孩,他的血親弟弟。 要知道,糾纏徐征明十九年的噩夢里,他是親眼見證慘案的目擊者,卻不是唯一的主人公。當年血腥一幕出現在眼前,嚎啕大哭的小男孩可不止他一個。 徐征明一直在刻意逃避。 母親的死讓他刻骨銘心,他自己這么多年也飽受折磨。幼童夭折率高,徐征明不敢去想,夢境中那個比他還小、身體還柔軟脆弱的弟弟,如今在哪里,是否還活著。 江雪律想告訴他:對方還活著,成長在北方的一座城里,這些年也迷迷糊糊記得這樁慘案。 當然了,尋找唯一血親之事可以往后放。 他們已經到了茂竹鄉,當務之急,是先破案! 十九年前,一個女人被殺,三個惡徒殺人棄尸是肯定了。那尸體哪去了? 江雪律與兇手精神共振,他知道兇手當年做了什么,可他不能直接說。 他只能用商量引導的口氣跟徐征明對話。 “你說這些年,你每次都夢到三個男人舉著刀走向一個女人,然后夢境便戛然而止了,如今你已經找到家鄉,看到這熟悉的屋子,你有沒有想起一些新的東西?” 江雪律又道:“如果我是兇手,我闖入你家里,殘忍地殺害了你的母親,人死了,你覺得我會怎么做?” 為了不引起懷疑,接下來一定是棄尸。 讓一個當年才五六歲大又受驚過度的事件親歷者兒童,記住那么多細節,簡直強人所難??烧墙洑v過磨難,才有徐征明的今日,如他的賬號“念念不忘”。 眾所周知,念念不忘,反復念叨的東西,必會發出震撼人心的回響! 十九年徐征明一直沒有遺忘,那些夢在他腦海里儲存著,清晰得仿佛發生在昨日,沒有因光陰而褪色。 江雪律一開口十分有條理,徐征明自然也順著這個思路,閉上眼睛陷入了沉思。 江雪律知道,徐征明這是絞盡腦汁讓自己潛意識去回憶,任由那些痛苦的記憶鋪天蓋地般再度席卷自身。 當年兇殺案發生在眼前,心理防御機制保護了他,同時也如一道枷鎖束縛了他,讓他遺忘了一些東西。 夢這種東西十分虛無。 如果是第一人稱,一個幼童見到慘案一定崩潰,只能看到鮮血和失去呼吸的女人,他會哇哇大哭,瞳孔里只能倒映這些,不會去考慮太多。 除非是抽離出來,強行調轉第三人稱,以上帝視角去看,無疑就冷靜許多,有一種撥開迷霧的審視之感。 比如這三個男人的樣貌,是熟人作案還是陌生人作案? 比如兇器,一開始三個男人對女人拳打腳踢,粗暴地揪住孩子的衣領,目的顯然是為了掠奪孩子,后來為什么又選擇動刀子? 比如女人被拖出去,奄奄一息的她被拖去了哪里?又是被棄尸在何處? 再比如事發時間是什么時候,附近有沒有目擊證人等等,在那個沒有監控網絡的年代,命案的偵破全靠走訪調查和目擊者。 當年又是什么情況,是什么樣的天時地利人和,才能讓一樁慘案在光天化日之下發生,事后沒有引起懷疑? 順著這些思路,徐征明還真如醍醐灌頂一般想起了東西。 他目眥欲裂、眼眶漲紅:“我想起來了,那三名惡徒擔心在屋子里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血噴濺出來,弄死人不好清理,所以選擇把我母親拖出去……我印象中,沒拖行太遠!” 他的母親大概有一米六十多公分,體重有四五十公斤。即使是經常干農活,身材魁梧、力大無比的男人,沒有交通工具輔助,三名男人輪流拖拽,確實也無法拖行太遠。 這邏輯說得通。 九十年代,村里主要交通工具是手推車、自行車和拖拉機,三個男人均沒有使用。 那證明棄尸地就在這附近! 20年前,殺人后毀尸滅跡的手段遠沒有后來那么花里胡哨,主要是丟進河流和土埋兩種,而二十年過去了,村里沒聽說,從河里打撈出什么尸體,那證明—— 徐征明脫口而出:“是土埋!他們把我母親殺了,應該是隨便找了塊地方埋了起來!” 江雪律點頭:“兇手殺人拋尸,一般會遵循一些規律,比如殺人五公里內是他們的心理安全區,除非特別有把握,等閑不敢跨越雷池。而埋尸時為了不在路途中被人發現,一般講究就近原則……” 潮聲社團志愿者們,一直在旁聽兩人的對話,聽得格外全神貫注,好似也沉浸在當年兇險異常的刀光劍影中。 當“就近原則”一出,他們精神一凜,略帶刑偵學的一名妹子脫口道:“類似遠拋近埋!” 除非是激情犯罪后的手忙腳亂,否則一般兇手選擇埋尸地,不會胡亂選擇。 案發時間是冬春,氣溫普遍很低,部分土地會結塊,兇手為了方便埋尸,一般會選擇那些質地不是特別堅硬、比較濕潤松動的土壤! 五公里安全區、再加上遠拋近埋原則、松動柔軟的土層——一切清晰明了! 兇手一定就是當年的村里人! 埋尸地一定就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