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書迷正在閱讀:被草原霸主強取豪奪后、臨淵羨漁,不如求而娶之!、眩光效應、善鳶鹿鳴、夫郎他乖巧又能干、老婆,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會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寶、炮灰他又崩副本了、給毛茸茸當老婆[快穿]、路人甲,但逼瘋主角[快穿]
青石“噗呲”一聲笑得直發抖:“反正你吃飽就行了,管他虧不虧?!?/br> 小小年紀就知道賺和虧,沒白費墩墩跟在公子身邊這么久。 不過真要論起來,從一開始他們就虧了,王府的飯菜用料和仝毅家的飯菜用料可不一樣,他們吃仝毅的飯菜七八頓,都不一定抵得過對方吃他們一頓。 可惜墩墩不懂,他就知道自己吃得不如仝毅多,總感覺虧了,所以剛才還在說服叔夫讓青石明天去書院。 “哼,你不懂,我這是幫叔叔叔夫省銀子!”墩墩還記著青石不跟他一起去書院讀書的事,氣哼哼道,“家里有這么多人要發月銀,叔叔叔夫多辛苦??!” “仝毅哥哥肯定會一直蹭飯,所以你要跟我一起去書院,我們兩個人吃得比他多才不會虧?!?/br> 顧明野一眼就看出小孩的心思,十分豁達道:“沒事,下人的月銀有內務府發放,你好好讀書就行了?!?/br> 墩墩震驚了一下,似乎不知道還有這種幫忙發月銀的地方,大眼睛里滿是呆萌:“內福福是什么呀?” 文序無奈搖頭:“是內務府,餓得話都說不清了,先吃飯吧?!?/br> 小家伙摸了摸肚子,確實已經餓得扁扁的了,就拿起勺子準備吃飯,旁邊的青石打開油紙包,兩只油光锃亮的大雞腿出現在油紙上。 分了一只給眼巴巴的小家伙,青石自己先啃了起來:“快點吃,等下涼了就不香了?!?/br> “哦?!毙∑êⅠ娉植贿^一秒,立刻放下小脾氣,抓起烤雞腿啃了起來。 兩人動作一致地吃著雞腿,時不時舔舔手指,惹得夫夫二人又嫌棄又好笑,偏偏青石和墩墩一點也沒有不好意思,反正有好吃的,其他的就不重要。 另一邊,從地牢出來的閆扈看到了在外面等他的烏榆,即使許久未見,但是看到烏榆臉上熟悉的嫌棄,閆扈還是爽朗一笑摟住了對方肩膀。 “我說烏統領,這么久不見有沒有想我???” 烏榆翻了個白眼,有些不太想理這個離開正事就人來瘋的人,“走吧,我帶你去今晚休息的院子?!?/br> 閆扈絲毫不顧他的冷臉,攀著烏榆的肩膀大咧咧道:“我自己選行不行?你挑的我肯定不喜歡?!?/br> “你還想挑?當這是遼北總督府嗎?有得住就不錯了?!睘跤芘拈_對方的手,徑自往一個方向走去,“快點跟上,給你安排完了我還得回主子那邊?!?/br> 閆扈連忙跟上:“你這么忙怎么不讓和叔來?他又不是不認識我?!?/br> 當初因為明啟被拐的事,他自請下船找人,讓其他人護著天臨帝進京登基,直到最后也沒回上京城,反而一意孤行留在了北地。雖然他沒來過梟王府,但是府里總還有幾個認識的人,老管家就是其中之一。 烏榆反手拍了一下閆扈的后腦勺,語氣鄙夷道:“和叔上了年紀,王夫不想讓他多勞累,主子才讓我搭把手,你當自己是什么大人物?還想讓和叔陪你走一趟?!?/br> 作為跟在主子身邊多年的老人,管家和叔的地位可比他們這些侍衛暗衛高多了,連墩墩都叫老管家一聲和伯,閆扈這個王八蛋真敢把自己當根蔥。 閆扈嘿嘿一笑,沒再說什么,這次能找出小明啟的下落,他也有臉回來見主子和兄弟們,心情十分不錯。 地牢比較偏僻,烏榆又帶著閆扈走主路離開,花的時間長了些,二人穿過兩處花園,又轉了一道水榭,才在樹影中看到了錯落有致的院落。 路過一處院子時,閆扈腳步停了一下,“這是……按臨城的明家東院建的?” 烏榆抬頭看了一眼,“嗯”了一聲:“以前明家那位爺三不五時來小住,說是懷念臨城的院子,就這么建了,現在是小主子住的地方?!?/br> 聽到這句話,閆扈露出一抹懷念的神色:“那位爺倒是放得下身段,成了九五之尊還樂意往王府跑,不過這院子確實建得跟明家東院一模一樣,連那口小水塘都一樣?!?/br> 彼時身為明家明面上唯一一位少爺的天臨帝與主子結拜后,便毫不客氣地請主子幫他看顧臨城的家人,后來主子思索再三,留下了一批暗衛和他,自己帶著烏榆等人助天臨帝奪江山去了。 所以他比誰都熟悉明家東院的模樣,也是在那段時間里,他和明啟這個坐不住的小孩玩得特別好,有時候閆扈在想,如果他在明家時,老老實實當個刻板的侍衛,而不是和小孩混熟,導致最后小孩想去甲板玩的時候習慣性心軟,會不會就沒有后來小孩被拐的事情了? 每當他屢屢收到線索是假的消息時,這個念頭都會在午夜瘋長,可是每一次閆扈都知道不可能,他沒辦法看著那個思念父親的小孩呆呆坐在院子里,被母親拘著封禁了天性,日復一日的拿起不喜歡的毛筆,看著空無一人的院門。 「閆叔,我爹什么時候才回來???他不回來,我都不能出去玩了?!?/br> 「閆叔,今天是我生辰,以前每到生辰,我爹都會帶我去玩的?,F在他不在家,你能偷偷帶我去后山窯雞嗎?」 「閆叔,我好久都不能出門了,我娘總是不讓我出去,說外面亂,是真的嗎?」 「閆叔,我好想出去玩啊……」 明啟這個小孩像他父親一樣,明明讀書很有天賦,卻一點也坐不住,他爹年輕時去過很多地方,這些經歷都被當成故事一一說給了明啟聽,在小孩心里種下了名為向往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