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已經跌價了
有很多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彩禮將來會不會逐漸消失? 答案是:彩禮不但不會消失,不會減少,而且還會繼續增加。 我一向認為,男女兩個性別,在根本上就是不同的。男女有不同的分工,而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應該服從分工,認清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所謂的平等根本就是一句坑人的鬼話,屬于政治正確。而你們都知道,我這個人最討厭政治正確。 而2024年了,男人現在在大自然中是什么位置呢? --------------------------- 彩禮這個習俗的本質是什么?這個問題,相信大家的答案是眾說紛紜。 彩禮并不是你們字面上理解的“聘用一個女人”的聘禮。彩禮,本質上,是——買,命,錢。 買命。買命什么意思?就是字面意思。購買生命。出錢購買一條生命。 花錢,把一條生命買回來。 購買什么生命,誰的生命? 你們猜猜? 不是買女人的命,也不是買胎兒的命。這買命錢,是買男人的命。 這彩禮,是男人的父母辛辛苦苦湊出來,從死神的手里,買下兒子的命,為了讓他能夠活著,這樣的一個錢。 男人的價值,從古代到現代已經大幅降低。 男人,跌價了。 ---------------------------- 經常見到有這樣的說法:“在古代女子是重要資源,是極高價值物品,是國家和軍隊要好好保護的”。 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在古代,男人才是重要的稀缺資源,是高價值物品,是國家珍惜的財寶。 誰想要女人?我要是古代皇帝,我也不會花費力氣保護女人。我就算把宮里的太監帶著跑路,也不想帶一個女的,又麻煩,又不值錢! 別跟我說她有用,能生育。生什么?沒等到生育,她就死咯! 在過去,路邊丟出來的父母不要的嬰兒,都只有男嬰有人搶,幾十個家庭為了搶一個男嬰打得頭破血流,女嬰連青樓老媽子都不撿的!——撿回去,喂養長大,吃的飯都超過了一個成年女性的價值! 女人是很容易死的。女人懷上第一胎,還沒生出來,說不定就已經得了孕期疾病死了。 (女人孕期死亡風險是極高的——也就是還沒生的時候,就死了,這個可能有人不知道吧?) 無數的女人活不過生育,折在了某一次的懷孕或分娩中。(哦,對了,無數女人還沒懷孕,還沒懷上第一胎,就已經折了——你們知道宮外孕就死了好多女的吧?)即使活過了的,也有很多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的,終身大小便失禁,終日要坐在馬桶上。 那些什么歷史上出名的皇太后、貴妃、皇帝之母,有多少是終身漏屎漏尿、終身坐馬桶的,你都不知道呢,史書沒記載下來而已。 即使是從未懷孕過的女人也有被難治的婦科疾病纏上的,二十來歲的姑娘,就已經終日被粘在馬桶上了。 甚至連月經流量大一些的女人,在經期都是要被硬控在尿桶上的!古代哪有衛生巾。 女性的生殖系統——zigong、卵巢、yindao——總比男人的易出錯,難治好。 在古代,投資女人就是傻子,誰都知道應該投資男人。女人沒有什么價值。 你們都愛說:啊……女人有做家務的價值,有照料孩子的價值,有縫補/織布的價值。在這里我要澄清的一點是,這些價值,都只有健康的女人才具有,但大部分女人都不健康! 照顧孩子?死人怎么照顧孩子?病人怎么照顧孩子? 古代女性哪有做家務的價值???我從來都沒見過死人做家務哦。 古代女性哪有照料孩子的價值???我從來都沒見過死人照料孩子哦。 古代女性哪有縫補和織布的價值???我從來都沒見過死人會織布哦。 在古代,是男人才會做家務!男人才會照顧孩子! 而現代改變了什么?首先,女人的存活率大大提升。感謝醫學的發展,孕婦的死亡風險降低了,產婦的死亡風險降低了,甚至未懷孕女子死于婦科及乳腺疾病的風險都降低了。 我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是大小便失禁,古代治不好,現代也治不好的女人,也已經擺脫“被粘在馬桶上”的命運,可以在應用了新科技新材料的成人紙尿布的輔助之下,起身活動了! 女人,活下來了! 女人,能工作了! 女人,能做家務了! 女人,能撫養孩子了! 國家和社會作為一個整體,“養女孩”的收益飛漲,而相比之下,養男孩的收益,不但沒見漲,甚至還有下跌的跡象。 現在的男人們整天抱怨自己感受到的種種壓力,就是社會對你們開始轉向嫌棄的一種具體化。男人的父母還當他是個寶,男人的舔狗妻子還當他是個寶,可社會作為一個宏觀的整體,已經開始嫌棄他了。 而正因為這樣,國家和家庭投入在養女兒中的資源也開始增長。 古代的女兒,既沒有什么用,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死掉了,你辛辛苦苦養大她,怕是還沒有生下一個活著的外孫就死了,怕是還沒有幫助兩個家族之間形成感情就死了,很少有家庭會花錢花精力去好好地養她。 比如我剛才所說的,女嬰是沒人撿的,撿回去養不出價值;同理,女嬰在她自己家里,即使沒被父母拋棄,也是被認為養不出什么價值的。 家中兒子吃rou,女兒吃糠。兒子有病了吃人參,而女兒有病了,就踢她去豬棚躺著。 這樣下來,幾乎全國的女子,除了少數不差錢的上流家庭出身的富養千金之外,多數都是病懨懨、發育不良的,既沒有體力,也沒有智商,更不會有學識。 在這里我就想提一下題主問到的彩禮問題:彩禮是自古就有了,然而,在古代,你花了彩禮,娶到的就是一個那樣的發育不良的病懨懨的瘦小姑娘??梢哉f,現代人花了彩禮娶到的女子質量比古代的好得多,屬實是撿了大便宜。 ------------------------ 另外一個就是腦力勞動的興起,女人的價值翻倍。 到了現代,機器設備和信息技術使得腦力勞動的占比大幅提升,而傳統以體力為主的勞動則顯著減少了。機械化與自動化取代了許多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女性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逐漸與男性拉近了差距。 現在,雖然通常腦力勞動仍然是男性的工作效率更高,但女性工作產生的價值相比起古代的女性,已經翻了無數倍。 有些女權主義者樂觀地認為,女人和男人已經完全相同,女性在工作中已經完全逼近男性。雖然這未必是真的,然而男性的價值不管怎么看都仍是毫無變化,與古代男性持平,而女性的價值與古代相比卻翻倍了。 這就打破了千萬年來兩性保持的一種平衡,而我們都知道,平衡一旦打破,就會有大刀落到某一方的頭上。 有了現代醫學,女人的身體素質提升了;有了現代科技,體力勞動強度降低了。這世界已經變得越來越適宜女性統治,或者說,越來越適宜女性獨自占據。 另外一個翻天覆地的改變:古代的教育系統與現代差別甚大。 在古時候,無論是文化教育(經史典籍)還是職業培訓(木匠收徒),都是成本相當高的。 古代社會的教育系統類似于“精英教育”的形式,全社會99%的普通人,供養1%的人受教育。而男人因為精力更充沛、時間更充足,常常是男人成為了有機會受教育的那1%,而不是女人。 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即使是到了現代,女人可用于工作時間都是比男人少的。 就算她是一個身體像鐵一樣健康的女人,生孩子后的那幾天總要躺在床上吧?差距這不就出來了。 即使沒生孩子,即使不痛經,女人每個月花在使用、處理衛生棉的時間也不容忽視。你們總見過女廁隊伍緩慢、排長隊的場景吧?差距這不就出來了。 在一個社會的總教育資源少得危急的情形下,把教育資源一股腦的統統給男性,這確實是一種可行之法。 現代教育做到了廉價、普及。小學、中學網點如地毯般地鋪展開,亮如白晝的教室能夠容納60-500名學生,造紙術、印刷術和電腦排版的技術使得大量印刷的書籍如泥土一般便宜,更別提成本接近于0的電子書、電腦文檔了。 就連你想學點兒手藝,想學個烹飪、木匠、修車之類的技術,也能0成本地從網絡上下載教程,觀看視頻。 教育,即使仍然有成本造價,但分攤下來也已經是十分便宜的了。因此,就不再是一小群人的專利,也不再是男人的專利。 因此,大量的工作不再專屬于男人,而是可以轉而使用女人。 女人精力差,又怎么了?女人時間少,又怎么了?反正教育又不用花多少錢,統統都來受教育吧! ------------------------------------- 而比勞動力轉移更可怕的,是責任的轉移。我可以坦誠地說,現代的男人比起古代的男人,那是爽多了,輕松多了。 古代的男人個個肩上都背著不小的責任,而這些責任,現代的男人卸了一部分給女人。 就先不說現代很多家庭需要妻子承擔一部分開支、需要妻子參與干重體力勞動了。 古代的封建禮教可以說主要是束縛男性的,雖然女性也受到封建禮教的限制,但仍然是男性受到的監控更嚴苛。而到了現代,男人可謂是享有了最大程度的自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貪、yin、懶都毫不為恥了,甚至還時常高呼“男人小氣有理!”“男人軟弱有理!”“男人善妒有理!”乃至“男人躺平有理”了。 男人一個個回家不做事,拿著份報紙坐在那兒看,閑時逗一逗鳥(現在已經升級為坐在那里玩游戲了)。 是你們的妻子沒有難產而死進棺材、也沒有產后漏屎大小便失禁坐在馬桶上,給了你們這樣寬裕的個人自由時間的吧? 恕我直言,男人的總價既然下跌了,還不多干一點活、減少一點娛樂來求饒免死,反而更加追求“自由自在”“享受生活”,這是自取滅亡之道。 真的,現在男人的所作所為,在我的眼里就跟男人自己拿刀子殺自己沒什么區別,這樣下去,遲早滅亡。 在傳統文化中,男人負起比女人更重的責任。妻子犯了錯,丈夫要受罰。家族有人謀反,男性統統人頭落地,而女人只需沒為奴婢。 你們以為古代的孩子是母親教的嗎?不,母親是不用教孩子的。至少,母親沒有教育孩子的責任。 舉個例子,數量龐大的生產后遺癥漏屎漏尿婦女大軍,教什么孩子?哪有空教孩子? 如果有哪個極為健康、極為吃飽了閑得沒事干的母親樂意教一教孩子,那是她自己的興趣,她愿意自找苦吃,跟責任無關。 “子不教,父之過!” 而現代,還有誰記得這句話?每個人掛在嘴上的話變成“你媽怎么教你的”! 還有一句:“有媽生沒媽教!” 現代的男人,工作效率相對女性降低了,責任相對古代男性降低了,那你們這些現代男人的價值會怎樣變化?自然也就降低了。 會計還有個能蹲監獄的價值呢,你們男人大多數責任都不用扛了,那還要你們干什么?還不如雇會計。 ------------------------------ 男女在戰斗能力上的差距也在急劇縮小。 刀劍的發明,是相對于赤手空拳地打架的一次飛躍;而火槍的發明,也是相對于刀劍的一次飛躍。 刀劍的發明讓男女戰斗能力的差距急劇縮小,而火槍使男女的戰斗能力進一步縮小。 現代,戰斗甚至已經不僅限于火槍,男性按下核彈發射按鈕與女性按下核彈發射按鈕的能力是差不多的。 在你乎上,我看過無數次“軍人必須要男人,而賢妻良母必須要女人”。這些說法恐怕已經不太準確了。 對國家來說,最優質的軍人已經不是男人,而是既能打仗又能用zigong為國家做生育貢獻的女性軍人。國家出一份錢,買兩個功能,劃算! (那古代女人為什么不是優質的軍人呢?很簡單,因為古代女人戰斗力太弱 很可能還沒生出孩子就死了。) 男人只能算是第二優質的軍人:雖然這些不能生育孩子的男人能為國家貢獻的價值低了一大截,然而他們的體力優勢能夠更好地完成任務,挽回1/10的尊嚴。 男人的價值暴跌,甚至連在戰場上的價值也暴跌了。 將來,世界上最后一個男人在臨死前會后悔,他們當初為什么要發明槍。 ------------------------------ 自從男性的“覺醒”,男人越來越傾向于成為不穩定因素。無數的男人都惡狠狠地威脅“如果怎么怎么樣,自己就怎么怎么樣”,有的是磨刀霍霍向女人,有的是磨刀霍霍向群眾。 這使得男性的管理成本更加飆升,男性的價值更加暴跌。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最佳的管理方式是不要男人,只留女人。 就好比禁槍令,沒槍的國民總是比有槍的國民好管得多。 人民最好不要有槍,這樣最好管。 女人男人同理。 國家眼中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就是不要男人,只留女人。最好國民全是女人,這樣最好管。 很多男人對彩禮深惡痛絕,這很目光短淺。 男人應該感到慶幸,現在自己還能送得出彩禮。 你能送得出彩禮,說明這個民族很溫和,不殺伐決斷,收收錢就放過你了。 到了想送彩禮都送不出,沒有地方接受你的彩禮的時候,才是最可怕的時候。 ------------------------------- 女人已經可以取代男人的勞動力,即使不能,也可以用人數彌補。何況女人還有生孩子的潛力,男人沒有。 只要兩個女人的能力加起來超過一個男人,那就有賺。 科技的發展,性別選擇技術的出世,使人類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此處省略十萬字……性別選擇技術帶來的巨大變革,我懶得展開說了。) 若家家都是一夫一妻的組合,延續種群人口需要每個女人平均生兩個孩子; 而當家家戶戶都是只有一個女人的情境,延續種群人口只需要每個女人平均生一個孩子! 更何況,男人已經成為了“我們這個社會信不過的人群”。因生理的原因,女性的沉沒成本高——男性的jingzi低廉,而女性的卵子珍貴。男人與孩子的聯系相對來說是較為稀疏的。 男人對子女的照顧,遠遠不如女人那般上心。對于一個生育率緊張、兒童彌足珍貴的社會來說,是男人更有用還是女人更有用?不言而喻。 古代,國家是養男人有賺,養女人有虧;而現代,已經變成了國家養女人大賺,養男人大虧! 每為了生出一個男人,社會都浪費了一個母親的一次寶貴的生育機會。他mama的zigong本來可以給社會生一個女孩,一個有用、有價值、有可持續性發展的女孩,可這個zigong卻生出了個男嬰。 女人的一次生育機會,砸進去了; 女人孕育胎兒的九個月時間,砸進去了; 家庭照顧、哺育孩子的無數時間精力,砸進去了。 為了這兩人生一個兒子,醫保不知花了多少錢,社保不知花了多少錢,夫妻兩人不知缺了多少班,親戚們不知缺了多少班,不知多少親戚、朋友要分心照顧。 而他們捧出來的,就只是一個兒子?一個跟女孩相比起來,毫不值錢的男孩? 她,這個自私的母親,她本來可以生一個女孩,可是她卻生了個男孩! 在全民都應該響應號召,多生女孩為國作貢獻的時候,她卻為了一己私利,生了個男孩! 就因為她覺得男孩可愛、好玩,就因為喜歡男孩子,就因為這可笑的雄性崇拜,她就違抗命令生了個男孩!你們說國家會多生氣? 你們說國家會多生氣? 我們都知道,這一種個人很想養、天天當寶貝一樣捧著,但是社會非常厭惡、將之視作賠錢貨的東西,應該怎么處理其中的矛盾? 答案大聲告訴我: 收錢! 生一個,收一百萬!生兩個,收兩百萬!你要是真喜歡,你就生,交了錢,你家就可以生! 國家養女人大賺,養男人大虧,而有些家庭認為生男孩他們有利,生男孩他們自己家有賺,非要生男孩。對于這種自私自利的家庭,國家會怎么辦? 狠狠地打擊他們! 國家向每一個男孩的家庭收一筆買命錢/人頭稅,是將來必然的發展趨勢。 不讓生的性別,你還生,就必須受罰。 我們歷史上經常會遇到這一類情況,某些政策是必然會、遲早會寫入法律的,可是國家的立法有著滯后性,反應時間慢,而民間則會產生一些替代制度,作為此時社會宏觀趨勢的反映。 現在民間的“彩禮習俗”,只是在“國家還沒反應過來”時,起到了一個暫時替代的作用。女性的家庭只不過是政策的先行者,替國家“代收”這筆錢。 彩禮的要求不但會越來越高,而且還會越來越普遍。 將來,國家會統一向有男孩的“男戶”收繳費用,然后用這筆錢來發給有女孩的家庭(簡稱“民戶”)。 “向女方家庭繳納彩禮”會逐漸地被更公平、更合理的“向國家繳納彩禮”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