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站在門口看著他們陸續遠去,嘴里一直發苦,我不知道人活著一生有什么意思。 魏明還在睡覺,家里一晚上的折騰并沒有驚動他。 我正猶豫著要不要關門,嬸嬸卻突然趕了回來,問我找一條母親的褲子,我知道,母親大概是尿失控了。 我不知道母親是什么病,連續幾天親戚們陸續從家里帶走一些東西,同他們交談,我才慢慢知道,母親是腦溢血。我去網上搜腦溢血是什么,搜到的癥狀似乎沒有能與我所看到的母親的樣子對得上的。 魏明還在玩游戲,生活似乎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父母不在,沒有人對他指指點點、大呼小叫,他看起來更加放松了。 魏明過來廚房抱起饅頭和咸菜跑去了我的臥室,電腦音響的聲音開到了最大,我懷疑他的耳朵可能會聾掉。 過不久,他又抱著饅頭跑過來,推開門問我:“jiejie,老媽的病很嚴重嗎?” 我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 魏明該是看到了我沉重的神色,所以才意識到了什么,跑過來問了一嘴。我能體會魏明的心情,他知道自己應該擔憂,卻不知道怎么去擔憂她,從沒有人教過他“擔憂”是應該怎么去表達的。是要像母親嘲笑那個淹死的孩子和玩手機的年輕mama一樣,當個笑話一樣去笑出來么? 年二十八,親戚們帶來消息說母親已經醒了,年二十九,父親打電話讓我過去,因為別人還要過年,而母親很胖,父親自己照顧不了她,于是只能讓我過去暫且頂著,等年后大家都忙完了,才有空繼續輪流照顧她。 我看著母親安穩的躺在床上,渾身上下只有眼睛能動,第一次見她如此平和的樣子,說實話,有些陌生。 大媽問我:“你還要回去上班嗎?” 她問這個問題的語氣讓我開始猶豫——到底是應不應該回去? 接著,她很快說:“別去了,你不得留下來照顧你媽嗎?” 我知道,我的理想再一次化成了泡沫。 年三十夜,醫院忽然大幅度封禁,父親看著手機說,外面鬧起了疫情。 那一夜,武漢疫情大爆發,全國各地陸續封禁。 持續激增的死亡人數,生活受到影響網友們哀怨紛呈,各種提心吊膽的注意事項,似乎都離著我很遠很遠。 我所能感受到的疫情,是護士一次次的提醒戴著口罩和定時定點的測量體溫,叮囑著不允許出病房門;是走廊里永遠消散不掉的消毒水的味道和電梯按鍵上忽然貼上的透明薄膜;是出病房做完檢查以后,再次回來就被鎖上的門,于是只能想方設法研究新的路線回去;是醫院一次又一次的封禁消息,似乎永遠都在延期。 父親接了一個個電話,電話那邊的人無一例外,都說想去探望,但醫院不讓進去。外面的人進不來,里面的人出不去。 我看著手機里網友們眾說紛紜,描述自己的生活受到了怎樣怎樣的影響,公交癱瘓、小區封禁、在家辦公……然而對于我來說,疫情似乎只是網絡上一個個不斷跳動的數字。對于我來說,只有這個不到二十平病房里的三分之一處是屬于我的。 # 黃昏 第21章 疫情 病房里沒有能睡覺的地方,疫情爆發后樓下便利店悉數關閉,住院樓的門出都出不去——病房門剛打開,門外就會有護士將我攔在那里。我買不到任何的生活用品,只有一張折疊椅子能供我晚上睡覺用。 椅子硬邦邦的,因為是三人病房,晚上總有一盞燈會因為某些原因亮起,早六點護士又會開燈進來,叫醒所有人,讓陪護家屬把自己的東西收拾規整,像是來檢查衛生的衛生委員。 連續幾天,我幾乎沒有任何睡眠,每一個睡不著的晚上都逐漸讓我崩潰。 母親尚且無法說話,我和父親都是話少的人,都各自玩著自己的手機。我很希望能利用閑暇的時間能彌補一下睡眠,卻不知道這醫院里到底有多少規矩,任何一個穿白大褂的進來看見椅子攤著就會讓我折起來靠在角落里,我晚上睡覺用的椅子如今只能坐在上面,無法擺任何懶散一點的姿勢,就連堆積在角落里的外套和生活用品都不能凌亂,護士們會叫你收拾整齊,別放在那里。 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大約只有這么幾樣:去開水間打熱水,幫助母親翻身,和試圖讓自己睡著。 我幾乎連續五天沒有睡覺,感覺精神已經到達了暴躁的極端,再不睡覺我大概就要死在這里了。 母親的臨床出了院,我垂著眼看著護士將他的床鋪收拾整齊,蓋上了防塵罩。 我覺得自己的眼神絕對很像僵尸,但那個護士并沒有多看我一眼,她可能見過更病態的神情,所以看不見我的崩潰。 當天晚上,我在陸續開啟的頂燈之下終于徹底抓狂,顧不上什么道德和規矩,撲到了那張空出來的病床上,將圍簾拉上,擋住外面不斷亮起的光線。 第二天父親拍醒了我,讓我幫著給母親翻身,我甚至不知道誰拉開的圍簾,一看手機已經到了九點多。 父親說,睡病床不好,不是病人哪能睡病床的? 他每天在床與墻的夾縫里打地鋪,大概沒有體會過我連續五天幾乎沒有任何睡眠的崩潰,我哪還顧得上什么忌諱不忌諱? 我沒有帶任何行李,換洗的衣服亦或是洗漱用品,只能慶幸這是一個冬天,衣服穿得久一些也無妨,只是我的頭發很長,垂下來已經越過腰際,不洗頭比不洗澡要要人命的多,我的頭發早已變成了鳥窩。因為沒帶任何頭繩,只能拿根筷子隨意插在了那里。 北川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