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只是這一次,他的眼神有些渙散,神色也充滿了恍惚,仿佛在過去的一個時辰中經歷過極為慘無人道的折磨,整個精神都崩潰了。 石敬瑭大喜,當即在他的指引下進入城中。 隊伍魚貫而入,不過數百人剛剛進城中,只聽轟隆一聲驚天巨響,空蕩的街道上不知從何處躥出來若干訓練有素的精銳士兵,霎時間蜂擁而上,向著石敬瑭一行涌來。 余下的數萬軍隊卻是在河流的另一側,更有同一批準備到來的萬余軍隊被截斷在城外。 石軍先是茫然四顧,不明所以,隨即便看見城頭冒出滾滾濃煙,無數的飛彈火星噼里啪啦向此間砸來。 眾人大駭,又失了主將,當然是毫無斗志,爭相逃竄,只恨出生時未多生兩條腿。 逃跑中,踩踏死了一波,被火藥轟死了一波,剩下一波退無可退墜入河中,尸骸累累互相枕藉。 有少數士兵好容易泅河渡水,艱難回到了那一側的營地,想要倚險據守,進行一通負隅頑抗。 未料旌旗無光,長風摧折,半空中忽傳來一聲銳利的哨響。 不遠處的山坡上,左將軍符彥能推著一輪大炮,作隆隆轟擊狀,身后無數騎士俯沖而下,長劍連著金戈,遠遠望去宛如一片鋼鐵交輝的城墻,就這么沖擊了過來。 石軍被一陣沖撞,人人奪氣,更無戰意,止不住東倒西歪地潰散。 便是石敬瑭手下有數員驍勇善戰的猛將在反擊,試圖重振旗鼓,卻架不住對方直接上了火器,一開始就是毫不對等的碾壓。 符彥能回想著李秀寧先前的叮囑,覷準時機,見縫插針地命人高喊:“陛下有令,放下武器,降者不殺!” 晉軍見此如蒙大赦,趕忙爭先恐后地丟盔棄甲,舉起雙手,符彥能自命屬下去將這些俘虜們一一收攏,等待李秀寧過來處置。 河陽城內,石敬瑭一入城,見此場景,就知道中了埋伏。 但他亦是一個驍勇善戰之徒,手刃數名敵人,竟自被他從包圍圈中撕裂開一道口子,似要殺將出去。 未料剛沖了一步,猛然感覺一道銳利的箭鏃從旁射來,射穿馬尾之后仍舊勢不可擋,從他膝貫穿而過,將人釘死在原地。 石敬瑭支持不住,應聲墜地,旁邊眾戰士齊刷刷涌將上來,七手八腳,趕快給石敬瑭狠狠扎了幾下。 李秀寧打馬而出,手中還保持著射出長箭的姿勢,冷然垂眸將他一掃,驀地勾唇一笑:“喲,這不是「兒皇帝」嗎,現在這么寒磣了?” 石敬瑭聞此稱呼,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將腰板一挺,得意洋洋道:“大契丹國乃天命所向,強漢無敵,你既殺我,難道就不怕得罪我主契丹大王嗎?!” 李秀寧心說,朕從未聽過如此荒謬之言,你不應該姓石,你應該姓趙。 一面示意下屬將石敬瑭綁好拖走,即日處斬,一面語氣淡然自若地說:“耶律德光么,朕正要找他算賬?!?/br> 石敬瑭眼看她不為所動,自己即將被帶下去,終于慌了神,扭過頭大叫道:“知遠救我!” 不遠處,一群人包圍了馬步軍都指揮使劉知遠,在鏖戰中被這一聲驚動,下意識往此處看了一眼。 他作為石敬瑭一開始起兵時的伙伴和助力,雖然支持起兵,卻不支持割讓幽云十六州和向契丹稱臣。 自石敬瑭和耶律德光聯手之后,劉知遠就開始了戰場劃水生涯。 他猶豫了片刻,居然轉頭問李秀寧:“若我歸降,能官復原職,既往不咎么?” 李秀寧都被逗笑了,光天白日之下,你想得還挺美。 這廝未來也是一個篡位稱尊的禍頭子,后漢的建立者,史稱漢高祖(劉邦:6)。 不過,有野心其實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他確實是一把很好用的刀,李秀寧有充足的信心可以壓制他。 于是欣然上前,扶他起身,緩顏道:“將軍既愿投效,朕自然樂從?!?/br> 劉知遠松了口氣,深深一禮:“多謝陛下?!?/br> …… 石敬瑭死了,死成了十六的倍數。 據受刑的人說,把他爿下來的時候還是一片片的。 李秀寧征伐的腳步絲毫不曾停歇,金戈鐵馬,踏破河山萬里。 她也曾考慮過將石敬瑭捏在手中,充當“叫門天子”的角色,所到之處直接招降,以此來收復被后晉占據的大唐土地。 但最終還是對這廝的厭惡占了上風,殺了就殺了吧,無所謂。 朕自當世無敵,所向披靡,開疆拓土什么的從來不在話下,哪里需要走這些迂回路線了。 宇文泰為她留在朝中坐鎮,得以免除一切掣肘和后顧之憂,李秀寧開始盡情揮灑才華,馳騁于茫茫沙場,滾滾烽煙之中。 按照如今的唐-晉地圖來說,與其說是光復故土,不如說是重新打一遍天下。 三月初,潞州收復,隨后二十日連下十三城,兵鋒直抵元城。 守將出降,遂兵不血刃地拿下城池,隨后一干揭榜露布,安撫百姓之事,自不必提,由是全城肅然,莫敢犯令。 隨后,她以元城為軍帳中心,開始了向四面八方的進擊,一路出貝州,一路出邢州,一路出遼州,最后在恒定會師。 到這一年下半年的時候,她已經打過了漳水。 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貴那日見勢不妙,逃了出去,繼承叔叔的位置稱帝,領兵來攻,浩浩蕩蕩擺出了準備大舉進攻的架勢。 李秀寧一看,竟有這等主動來送人頭的行為,這能不滿足他? 石重貴一冒頭,就被打成了死狗,丟盔棄甲、被繳獲輜重無數。 好容易倉皇跑出十里地,準備收攏殘兵敗將,再接再厲,繼續戰斗,就得到了一個噩耗,不好啦陛下,咱們的后軍將軍眼看局勢不妙,跑過去投遞了! 石重貴又來了兩回,統是被李秀寧殺得血流成河,日月無光,心頭無奈。 打是根本打不過,只能開始瘋狂跑路。 李秀寧一面痛打落水狗,給石重貴一些來自戰神女帝的教訓,一面也沒有放松其他地區的兵力部署。 她挖掘出了一批可靠的心腹戰力,如樞密使劉延朗等人,給他們充足的信任,放手去戰,在漳河和滹沱河之間的廣大地域自由縱橫馳騁,收復故地。 同時賞罰分明,手腕凌厲,嚴明軍紀,并杜絕殺良冒功之事。 就在這種君明臣良的環境下,李秀寧最終形成了一股洪流般的無敵大勢,讓對手自覺避讓,膽戰心驚。 后唐疆土的推進過程是驚人的,很快就已經逼近了和契丹接壤的定州。 只有在河東大本營太原府,遭到了一場極為激烈的反擊戰。 太原府的守衛者是桑維翰,石敬瑭的丞相,一個確實很有才華、文武雙全的奇人。 也是極力促成割讓幽云十六州的禍首。 比桑維翰這種奇異行為更難評的,是桑維翰的推崇者們。 趙匡胤建國之后,常感覺趙普才疏學淺,某一次吵架后居然感嘆:“安得宰相如桑維翰者與之謀乎!” 多少讓人覺得腦子有點包,要桑維翰當宰相作甚,留著割敵賣國嗎? 這種歷史人物的辛辣吐槽還得看王夫之,他老人家永遠能一語中的,直呼桑維翰“乃萬世之罪人”。 總而言之,太原城有桑維翰坐鎮,這一戰確實進行得很艱辛,可惜他一人之才,遠遠不足以阻擋洪流大勢席卷,最終在城破之時,舉兵出降。 李秀寧從他手中接過宗卷,望著他在眼前下跪,一動不動背脊筆直。 不由神色冷然地發問:“卿是我大唐同光進士,將幽云燕土贈與夷狄時,可曾想過當年曲江宴上金榜題名,曾發過的誓?” 桑維翰面如土色,戰戰不能答。 “朕答應過降者不殺,但朕也不會再用你”,李秀寧淡淡道,“你自去吧?!?/br> …… 石重貴被人一路追擊,毫無意外地溜進了契丹疆域內,向他的契丹爹爹……錯了,是爺爺求救。 耶律德光也沒想到自己剛過而立,就有一個年紀相仿的大孫子了(笑)。 他聞訊很惱火,覺得李秀寧真的不識趣,不看僧面看佛面吧,怎么還到處亂打呢。 當即率軍出征,準備給她一個教訓。 沒想到唐軍戰力今非昔比,他引以為傲的鐵騎非但沒占到任何便宜,反而被對方的火器弄得全軍覆沒,甚至人都被活捉了去。 十余日后,正在遼朝主持國政的太后述律平收到一條消息。 哎嘿,你的兒子、契丹國主耶律德光被抓啦,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想要得到一個全須全尾的兒子,就得拿幽云十六州來換! 述律平:??? 她作為一位手段老練高明的政治家,更有著金刀斷腕的驚人勇氣,自然不可能對方說什么就信什么。 耶律德光是她分外偏愛的小兒子,素來英勇善戰,述律平為了扶他上位,甚至不惜廢除了長子耶律倍。 述律平謹慎地探明消息確實為真,無可奈何之下,心想,這幽云十六州反正本來也是中原土地,在手里沒幾天,甚至還沒捂熱,給她就給她吧。 但朝中一部分老臣卻不樂意了,反對者蠢蠢欲動,要知道,廢長子一派也是勢力頗大,有自己的支持者的啊。他們巴不得耶律德光趕緊死了,好擁立耶律倍遺留下的長子繼位。 本來一切動蕩還在可控范圍內,可某一日,耶律倍留下的長子竟遭到刺殺,這一下可炸了鍋! 長子黨驚呼,太后好歹毒的心,這是要把我們全部綁在耶律德光的戰船上共沉淪啊,頓時在朝堂上開始了動作,讓述律平應付得焦頭爛額。 述律平萬萬沒想到,李秀寧根本就是把一切都算好了,就連石重貴都是她故意放過來的。 要的就是他來契丹求援,自己這邊再推波助瀾幾把,引發內亂,然后趁著大軍調動、前去接應耶律德光、同時幽云十六州守軍回撤的混亂之際,上京防衛空虛,直接來個直搗黃龍。 這波述律平站在第二層,李秀寧站在大氣層。 直到第二年初春,上京陷落,她都沒想明白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契丹的旗幟倒下了,龐大的疆土還需要再戰收攏,還有西蜀、楚、吳、越……李秀寧還要漫長的征途要走。 終有一日,大唐的旗幟會重新飛揚在五湖四海,輝耀八方。 第189章 番外五 于謙*在大明住了數日, 翻車得很突然。 本來吧,一切發展都很正常。 他在明世祖位面有自己的府邸,不必借住在館舍或者張煌言家, 這就極大地減少了出問題的幾率。 這幾天,就是參加中西學術研討會,盡量低調劃水(?)倒也沒出什么紕漏。 直到某一日, 前往【天龍八部】武俠副本的三朝聯軍回來了。 因為鄭成功大幅度調整了位面流速的緣故, 眾人在副本內待了好幾年,外界僅僅過去了一刻鐘。 他們這次收獲頗豐, 堪稱是將天龍八部整個世界都掘地三尺, 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