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辛棄疾是個什么人,酒宴上不喝酒,居然喝黑枸杞? 陳蒨卻對好友有一種近乎盲目的濾鏡,雖然這黑枸杞看起來黑黢黢很可疑,他還是捧起杯盞,輕品了品,目光清亮道:“似是苦澀中帶著回甘?!?/br> 陳頊:“……” 滿心法克無法言說。 眼看陳蒨已經捧起了養生茶,今天是很難再喝這個酒了,陳頊縱然滿心不甘,也只好暫時放下殺念,與他談笑風生,說起從前的舊事。 說到激動處,他下意識彈了彈手指甲。 這一下,正好把之前殘留的最后一點毒藥粉末彈進了杯盞中,而陳頊談話之間,端起茶水潤了潤喉嚨…… 片刻之后,整個世界在他的眼瞳中扭曲,他很快口吐鮮血,倒在了地上。 …… 宮變的謀劃失敗后,北周陷入了無比被動的境地。 雖然具體消息沒有流傳出去,但安成王之死卻傳檄天下,有心人稍微動動心思,便能猜到究竟發生了什么。 陳朝軍隊上下聞訊無不暴怒,再無保留,對他們展開了狂風暴雨般的進攻。到此時,北周才發現,他們只有被吊打的份,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開戰僅僅三個月,巴蜀悉平,潼關陷落,十日之后就風卷云殘地逼近了長安。 天嘉十六年五月,長安陷落,北周滅亡,最后一支鮮卑帝系徹底退出歷史的舞臺。 從慕容氏,段氏,拓跋氏/元氏,到宇文氏,鮮卑人主宰北方長達數百年之久,如今這片土地終于回歸了漢家天下。 新的時代正在迎風起航。 辛棄疾將陳朝的旗幟插在了長安城頭,回望來路征程漫卷,長風浩蕩沃野千里,忽有一種茫茫如夢之感。 陳蒨倚在城邊,重重冕旒和云氣遮蔽了他的神色,聲音也無端襯出了幾分飄渺,宛如一聲嘆息:“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br> 這是王粲的《七哀詩》,距今已經快四百年了。 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倒在了這座城池下,只能回首遙望,他們是最后的抵達者,為浸滿血與火的亂世劃上了一個終點。 沉郁不過一瞬,帝王復又意氣風發地立在高城之上,俯瞰江河萬里,天地仿佛都為他做了陪襯:“朕會用余生締造一個太.平盛世,無愧百姓,無怍先賢?!?/br> 他沒有說什么「無負于天」,因為他本不信天命,只愿做陳朝子民的君王。 陳朝能走到這一步,本就是逆勢而為,是所有人浴血奮戰、廝殺出來的結果。天命不在我,是我為人間重開新天。 辛棄疾握了握他冰冷的手,沉聲道:“我助你?!?/br> 陳蒨凝眸微笑:“好?!?/br> …… 在完成一統天下的任務后,溫嶠等人的實踐課已經圓滿,選擇了回歸,就連小老虎都因為另外有事,被明世祖暫時召喚回去了。 辛棄疾倒是在這里一直待了許多許多年。 大亂之后,終有大治,南北的長久隔離已經讓兩邊的人文風氣都迥然不同,需要長期的磨合。余下的修律法,擢寒門,撰史書,民族融合,重開西域,都非一朝一夕之功。 一切皆在有條不紊地往前推進,江南江北,皆慢慢重現出了萬家燈火,升平景象。 唯有一片陰影始終籠罩在帝國上空,那就是,陳蒨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雖然隨著他稍微放松事務而有所緩解,但沉疴已然種下,病情時有反復。 隨著遷都之后長駐長安,不怎么適應北方的天氣,終于在天嘉二十三年的冬日,疾病再度來勢洶洶卷土重來。 帝王不豫,一病不起,缺席了春日祭典。 辛棄疾前些日子和他討論了一些改革條文,本在外面行走,督察新政,聞訊第一時間趕回。傳送門此前在別的地方使用過,正處于冷凍期,故而在路上耽擱了許久。 他歸來的時候,宮中已滿是冬日的哀愁蕭瑟,醫者來來往往,通宵達旦。 吳明徹在宮中侍疾,無比焦灼地等待著他,片刻不曾耽擱:“子華在等你?!?/br> 辛棄疾在門外寂然停留了許久,無端有些不敢推門。 太傅與帝王相談,自然不會有旁人打擾,他隨手拿了一卷書,坐在那里等陳蒨醒來,只是好半天也沒能看進去一個字,改為盯著對方的臉看。 又過了許久,他感到一股很輕的力道拽了拽自己的衣袖,見陳蒨從漫長的昏睡中醒轉,目光定定地看著他。 他雖然沒有說話,辛棄疾已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放心,新政一切都順遂”,隨后隨意撿了幾件路上發生的趣事講。 陳蒨神色蒼白,似乎很是倦怠,沒有力氣說話,聽到此處眸中閃過了一絲極為微弱的笑意。 辛棄疾講了一陣,想起太醫先前明里暗里的知會,忽然沉默下來,聲音有點沙啞地說:“婺華還未及冠,你我花費了眾多心力將她雕琢成治世之君,你怎忍丟下她呢。子華,你這一生都在向天爭命,做了一樁又一樁不可能的事……” 再試這一次吧。 “幼安”,陳蒨微微苦笑,輕聲道,“生離死別奈何天?!?/br> 辛棄疾默然。 他本以為自己對早有預感的事會很平靜,然而真到了這個關頭,卻依舊覺得心如刀割。 “朕不能清醒太久”,陳蒨像是回光返照一般,忽而握住了他的手,“……我在等你來商討遺詔?!?/br> 與其說是遺詔,倒莫如說是帝國未來的祖制與國策,將會代代傳承下去。 辛棄疾指尖微微顫抖,一條一條地寫著他們早已敲定好的最終決策,這個過程很長,陳蒨的聲音也越來越微弱,好在多年的默契讓辛棄疾明白了他所有的未盡之意,最后一筆落下,已然日暮西沉。 一切都寂靜下來,陳蒨面色沉靜地躺在榻上,殿內門窗緊閉,昏暗幽深,燒著很旺的爐火,極目所見唯有殿頂的昏暗一角。 可他的目光卻像是透過了這一層穹頂,悠悠地望向了千里萬里,家國天下,驀然輕聲道:“如此江山?!?/br> 相見時難,別亦難。 又喃喃道:“如此一生,已是無憾了?!?/br> 辛棄疾的淚水滴落下來,心想怎么會無憾呢,你還沒有親眼見太多自己親手締造的盛世啊。 那只手在他的掌心逐漸變得冰冷,又過了很久很久,當他再度推開門的時候,忽覺臉上一涼。 天地間飄搖著今冬的第一場飛雪,茫茫一片素白。 吳明徹等眾臣都垂眸立在廊下,飛雪落滿身,猶如縞素衣裳,惶惑的情緒在眾人間蔓延,開國之君中道薨逝,眾人皆覺得天塌了一般,不知未來何去何從。 辛棄疾抬袖拂過臉頰,再抬頭時,已然恢復了平靜堅定的神色。 慌亂中的眾人見他身影挺拔,仿佛滄海橫流中的擎天一柱,忽而就有了主心骨,眸中煥發出新光彩。 人群自動為他讓出一條道來,辛棄疾穿過層層疊疊的人墻,走向了陳婺華,他所扶立的未來君王。 天嘉二十三年,陳蒨駕崩,廟號太.祖高皇帝,歸葬永寧陵。陳婺華即位,改元天康,以次年為天康元年。 她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守成之主,秉承天嘉遺風,深化改革,重視民生,在位期間疆域版圖拓展至最巔峰,亦是一個盛大的治世。 是年新春,在萬人空巷的歡慶中,女帝送走了她的老師。 “先生即將遠行,從此一別永別,再次相見唯有名姓同入青史,您可還有什么話要贈予朕?”她微微哽咽地發問。 辛棄疾道:“萬事須思于民有利,于生計有利,于疆土有利,民為天下主,君為天下客?!?/br> “你已經做到很好了”,他告訴自己的弟子,“往后千秋萬載,各有各傳奇?!?/br> …… 辛棄疾離開了副本失控,帶著一絲悵然,回歸劉宋帝國。 “歡迎歸來”,劉裕為他舉辦了極為熱情的接風洗塵,檀道濟、岳云等小伙伴們也少不得拉住他盤問,都熱情地湊過來聊天,各種亂七八糟的話題亂飛。 酒過三巡,眾人笑鬧不已,辛棄疾總算心情好轉,不由舉杯感嘆道:“還是回家的感覺好?!?/br> “看你這么高興,朕也就放心了”,劉裕笑著拍了拍他的肩,隨后手一揮,一大串宮人魚貫而入,每人懷中都抱著厚厚一疊紙張,堆積如山。 辛棄疾陡然心生一股不祥的預感:“陛下,這是?” 劉裕微笑道:“幼安啊,你離開了這么久,書院欠缺的課程易安都給你記著呢,等會別忘了把作業補上?!?/br> 宋祖陛下是不會承認自己確有一些捉弄人的奇怪趣味的,他期待這一幕已經很久了,辛棄疾聽完之后的表情果然很精彩! 望著眼前一疊疊根本見不到底的作業,辛棄疾:“……” 哦豁,現在隨機開一個新副本溜走還能行嗎。 【作者有話說】 寫到這里,茜茜的副本圓滿結束,本文的正文部分也就告一段落啦! 接下來會寫一些非常簡短的番外,大家有什么想看的嗎?我選幾個寫。 a.正史中的xx穿越(or 靈魂互換)到本文時空的經歷 b.秀寧在后唐稱帝的經歷 c.鄭森森攻打荷蘭稱霸西歐的經歷 d.宋祖陛下搞一通大事的經歷 e.王導帶著幼年司馬紹在靖康年間暴揍徽欽二帝的經歷 f. ______(自由填空) 第185章 番外一 “先生, 菜菜,撈撈,這題能再加十五分, 算我及格嗎?!?/br> “先生,這成績單非得給家長簽字不可么,我怕我父皇一怒之下打死我qaq” “廷益老師, 等會你會和我們一起去大明參加笛卡爾老師的西方哲學與數學課嗎?有沒有相關書籍提前給大家看一下?” “聽說「西方哲學與數學課」不算分, 也就是說怎么鬧騰都不會影響最終成績,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我勸你立刻收起你那大膽的想法, 敢在大明鬧事, 真當我們陛下提不動刀了?!?/br> …… 于謙*是被一陣混亂無比的議論聲吵醒的。 他分明記得,不久之前自己還在德勝門披甲登城作戰, 大破瓦剌軍,敵人潰散北退,城上眾人劫后余生,一片歡呼如潮。 然而,不過是慶功的時候稍稍一晃神, 再睜開眼, 就發現自己來到了這樣一處陌生的地方。 看起來好像是……一間學堂? 室內窗明幾凈,無比寬敞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