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他是一名極為驍勇善戰的悍將,單體武力值很高,但基本不講兵法,也不懂得戰場物資調配什么的,更不知該如何處理復雜的政治交際。 好在他作為陳蒨的年少好友,深受信任,陳蒨替他解決了所有暗流涌動的危機,確保他可以毫無掣肘地馳騁疆場。 真別說,吳明徹這種放手一搏的打法還真就取得了效果,勢如破竹,連贏了好幾場,就是文帝陛下每一次大捷之后都要給他收拾爛攤子,主打一個心累。 如果這樣的君臣組合能一直進行下去,說不定能創造一把奇跡。 但陳蒨去世之后,吳明徹就倒了大霉。 他又一次北伐輕敵冒進,然而這一次,卻沒有帝王愿意放下手邊之事,千里馳奔,趕過來救他了,所以他被北周生擒,關了數年后郁郁而終。 武廟眾將有戰死的,有病死的,有壽終正寢的,還有不幸死于己方暗箭傷人的。 而吳明徹,他創造了武廟當中一種全新的死法,那就是被敵人俘虜數年而死,誰人聽了不為此掩面嘆息。 小老虎想到這里,一巴掌蓋在額頭上,不禁為落選武廟的陳慶之、韋睿,還有北齊的蘭陵王、段韶等幾人感到心酸。 吳明徹到底為什么能混進武廟啊,難道就憑陳茜茜是帝王不能入武廟嗎?! 二人交流間,策馬奔過一處荒丘,天際忽然浮現出一線煙塵滾滾,地動山搖,似有行軍隊列正在向此地趕來。 辛棄疾傾聽一會,發現聲響頗為紊亂駁雜,似乎是大軍正在驅趕流民,不覺面色微沉。 他與小老虎對視一眼,都看見了彼此眸中寫著兩個大字:“搞他!” 當即就找了一處隱蔽之所躲起來,布置好圈套,靜待這隊人馬的到來。 …… 侯景稱帝自立之后,建國號為漢(各位大漢先皇:朕直呼晦氣),名義上是一國之主,實際上地位等同于城主。 梁朝的各位皇子們,也就是蕭綱的兄弟,手中可都是掌握兵權的。 如果不是這群人在梁元帝的挑唆下忙于內斗,哪能被侯景撿了這個便宜,徑直殺入建康城。 侯景確實占據了建康城,但也僅有建康和周圍的三吳之地而已。 所以,他一面縱兵殺掠,擴充資產,一面派各個部下從建康城出發四面出擊,開拓新地盤,很快就平定了廣陵、吳郡、吳興、會稽等各地。 還有一件要事,那就是安排部下侯子鑒搜捕逃躥在外的梁朝皇室子弟,盡數誅戮,不可放過一人。 侯子鑒自然是洗劫第一,任務第二,抓住這個機會大肆橫行劫掠。 沒幾天,人也抓了不少,不管是不是梁室后裔,凡是看上眼的一并虜掠而走,錢包也變得鼓鼓的,滿載而歸,準備打道回建康城。 不料就在經過吳興的時候,異變突生。 剛走了數十步,就聽見轟然一聲炸響,腳下的土地猛然陷落。 隨后更是嗖嗖的破空之聲接連傳出,本方不時有人驚慌叫著,莫名倒地而亡,剎那之間就已有幾十個人死去! 侯子鑒部隊本是一群強盜軍痞,烏合之眾,哪有什么軍紀可言,一見到如此駭人聽聞的場景,嚇得一溜煙做鳥獸狀散。 辛棄疾和小老虎都躲在暗處,繼續砰砰砰開.槍。 侯子鑒部隊四望找不到敵人何在,唯有自己人在不斷倒下,一瞬間魂飛魄散,還道是天神降下懲罰,頓時奔得愈發迅速,只恨爹娘沒有給自己多生兩條腿,快到只見殘影。 只聽又是轟地一聲,早已埋在地下的炸藥又又又一次爆炸出來,百余具尸體被炸入深坑中,一片血rou模糊。 “可惜時間太短,只能布置到如此了”,小老虎嘆息道,“還是讓好多人都跑了?!?/br> 爆炸聲如此劇烈,即便他們這里都能感覺到地面在不斷震蕩,過了許久,等硝煙都散盡,才走過去查探情況。 “應該有一兩個活口吧”,小老虎不是很確定地說。辛棄疾望了一眼遠處因為侯子鑒部下被擊殺后,重獲自由,四散奔逃的百姓,搖頭道:“侯軍個個死有余辜?!?/br> 二人扒在坑邊張望,見坑中尸體枕藉,俱是敵軍,半晌找不到一個活人。 結果一抬頭,卻遇見了一個小孩子猝然睜大的驚恐眼眸。 “什么人?” 那孩子還保持著跳入坑中的姿勢,不知什么時候出現,渾身俱是污糟泥灰,一張小臉也灰撲撲的,一看就是逃難的難民,而非侯子鑒的部下家眷。 站在坑里多危險啊,萬一有殘余的火藥呢,小老虎眉頭一皺,伸手將人拎過來,盡量放柔了神色:“沒事了啊,別怕?!?/br> 辛棄疾也溫聲道:“你安全了?!?/br> 那孩子充滿戒備,一直瞪大眼看著他們。 過了好一會,大約是因為二人的氣場都太過清正,相由心生,讓人覺察不出任何惡意的緣故,便不由自主地放松了下來,小聲說:“我……我跳下來,是想從賊子身上拿走一些錢財,我已經很久沒吃過東西了?!?/br> 辛棄疾一嘆,戳戳小老虎,小老虎立刻從魔法錦囊里拿出了一盤點心。 孩子看到吃的,整個眼睛都在發光,小老虎見他一陣狼吞虎咽,不由嘀咕道:“說來這個點心的存量也不多了,之前被蕭綱吃掉了好多……” 孩子忽然激動起來,一下子抬頭盯著他,眸子亮得驚人。 “不行不行”,小老虎大驚,“你都吃了一盤了,不能再吃了,會壞肚子的——” 孩子還是死死地盯著他,辛棄疾看出一絲不對來:“你認識蕭……梁簡文帝?” 孩子有些猶豫,但轉念一想這兩人剛殺死侯景的部下,自己現在這個境地,確實也沒有什么值得別人圖謀的。 于是小聲說道:“我是建平郡王蕭大球?!?/br> 辛棄疾:“……” 小老虎:“……” 他來了,他來了,蕭大球他來了! 萬朝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名字吧,有一種夢境忽然照進現實的感覺! 辛棄疾本想親切地叫這孩子一聲“大球”,但嘗試幾番,還是沒能說出口,只得略去了稱呼:“你既從都中流亡至此,可曾聽聞外界是何情況?” 蕭大球全家幾乎都已被殺,眼中頓時燃燒起了仇恨的火焰,他年紀雖小,卻也口齒伶俐,表義清晰,很快講清楚了近來發生的大事。 辛棄疾若有所思。 眼下的情形算不上好,卻也沒有到特別棘手的地步。 首先是北方的局勢,東魏、西魏都忙著篡權,盡快變成北齊、北周,幾乎可以稱得上一聲自顧不暇。 侯景本為東魏丞相、渤海王高歡(即北齊追封太祖神武帝)部下,受其青眼,承蒙恩惠甚重,甚至一舉晉升為司徒,升入帝國中樞。 高歡剛剛逝世,尸骨未寒,而他叛兵已起,準備弒殺世子高澄。 誰料高歡早防著他這一手,遺命讓高澄任用慕容紹宗破敵,果然將侯景打成了喪家之犬,慌忙逃躥。 侯景本想著投奔高家的老對頭宇文泰,宇文泰一看就知道他不是個東西,直截了當地讓他滾,只好改為南下搞事。 話又說回來,蕭梁王室的大聰明蕭詧,跟蕭大球同一輩份之人,為了獲取自立的資本不惜向西魏投誠,宇文泰當然要派兵來助,將蕭詧的對手梁元帝打得節節敗退。 梁元帝無奈,只好也向西魏俯首稱臣,表明順服之意。 宇文泰一看還有這好事,豈有不應之理,管蕭梁宗室如何打生打死,最后孤王坐山觀虎斗,直接一舉贏麻了。 一方面,蕭梁宗室不惜引狼入室,荒唐得十分可笑,另一方面,宇文泰的地位也并非十分穩固。 如今的西魏是元欽為帝,雖然大權被宇文泰獨斷,仍有不少宗室耆老在試圖反抗,鬧出一茬又一茬的起義與暗殺。 按理說,北方出現裂縫,正是南方大舉進兵,收復中原的大好時機,無奈蕭梁這邊全是漏洞,十個宇文泰摞在一起都比不上它破綻百出。 真正等到南方局勢穩定下來,北方也隨之穩定下來,陳茜茜再想進行北伐,其實只能是硬碰硬,而南方在這一點上又毫無勝算。 畢竟北方政權,魏——齊,還有魏——周的禪讓,大抵都是和平演變,南方卻經歷了侯景之亂的洗劫,經濟、疆域、民生都大大凋敝,基本是一個穩輸的局面,不啻逆天而行。 好就好在他們現在就在吳興城外,若能現在就找到陳茜茜,提前幾年解決侯景之亂,同時讓他發展起來,此消彼長之下,勝算確實不小。 小老虎點點頭,同意了這個計劃,只是內心深處還有些許疑惑:“怎么元欽這個名字好像在哪里聽過似的?!?/br> 哦,他想起來了,是馮夢龍最新出版的八卦小報! 小老虎頗為感嘆地說:“據說元欽和宇文泰的女兒年少相識,互結情絲,始終一夫一妻不立后宮。最后宇文泰要毒殺元欽,將女兒提前帶出來,但宇文皇后不肯,和元欽雙手交握,就此殉情了呢?!?/br> “唉,這一段摻雜在改朝換代、國仇家恨之間的刻骨真情,真是一種吉光片羽啊?!?/br> 辛棄疾嘆息道:“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br> 二人交談間,帶著蕭大球一道返回了吳興城中,尋找陳蒨。 當他們到的時候,陳蒨已經懷著必死之心,決定去孤身行刺侯景,結束這場動亂,并沒有打算活著回來。 他讓吳明徹南下去投奔起兵的陳霸先,順便安排了自己的弟弟陳頊走另一條路逃亡,為了避人耳目期間,還特意安排了一陣疑兵,可謂煞費苦心。 陳頊淚眼汪汪,再三流連,最終一咬牙,翻身上馬。 陳蒨猶不放心,還在叮囑著他注意事項。 他只有這一個弟弟,一生所為可謂是好哥哥的典范,就連臨終都不曾懷疑過他有二心,以幼子江山相托,哪能想到陳頊轉頭就叛亂篡權,實力上演了什么叫做毫無良心。 如此殷殷叮囑,讓陳頊神色很感動,也真讓旁邊二人都聽得無語了。 辛棄疾:“……” 小老虎:“……” 咱就是說,你那個后來奪權篡位、割地賠款的弟弟留了有何用? 親親,這邊建議您當場送弟弟去死呢! 【作者有話說】 茜茜:我好像那個大冤種 第169章 少年陳蒨一轉頭, 看見幾個陌生人莫名出現在自家門前,神色平靜,并未露出一絲一毫的慌亂。 這份鎮定難免讓人高看一眼, 辛棄疾向他拱了拱手:“如今局勢宜自為計,卿絕不可孤身入賊營?!?/br> 真要讓陳茜茜像歷史上那樣被侯景關押好幾年,黃花菜都涼了, 還談什么逆天改命, 北伐光復中原。 陳蒨見他二人身后還跟著蕭大球這一個小孩子,料想絕非侯景部下, 眉峰微蹙道:“閣下的好意我心領了, 如今吳興城中能戰者不到五百,城池凋敝, 糧草短缺,已無一戰之力?!?/br> 吳興是他的故土,城中都是他的故舊和親人。 他不可能讓所有人陪著自己玉石俱焚,而是將能送走的人都送走,提前張榜讓百姓避開兵鋒, 四散逃命, 而后自己一人去面見侯景。 之前兵亂的時候,他就自發組織民兵守衛過吳興一段時間, 威望頗高, 故而百姓都聽從他的主意,早已四散離去。 辛棄疾嘆息一聲:“百姓縱然此刻逃離,恐也難以幸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