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這區區邊荒小國(?)都能傳祀輝煌,以我大漢幅員之廣,蒼生遼闊,怎么就不能超越他們了! 定個小目標,讓本位面的大漢一直傳承到大明的時間段再說! 此時,他忽然發現鄭成功神色冷冽,眉間凝結了一層霜雪,頓時一凜,差點以為自己試圖把大明(以及之前朝代)全部蝴蝶掉的計劃被對方知道了。 不對啊,劉徹轉念一想,明世祖再厲害也不可能會讀心術吧,當即放下心來問:“你為何忽然充滿了殺氣?” “說到君士坦丁”,鄭成功面無表情,“朕就想起永歷這廝曾向羅馬教宗稱臣乞師,甚至給太子取名君士坦丁. 朱?!?/br> 真是太晦氣了! 劉徹:“……” 他也想起了這一樁放在歷朝歷代都稱得上孝死人的cao作,不禁由衷地感嘆道:“明太祖沒立下祖訓把永歷劈了,當真是手下留情?!?/br> “太祖可能只是忘了”,鄭成功倒是想到自己還有一件事沒做,“朕本打算去勸說他開放海禁來著,結果不小心來到這里,就只能回去再說了?!?/br> 劉徹沒料到世間還有海禁這種cao作,頓時無語:“真是旱得旱死,澇得澇死?!?/br> 他為了發展海外貿易、開拓海上絲綢之路,不惜花大價錢派人乘船出海,到了明太祖那邊居然還有再三嫌棄、甚至說「不」的余地,這叫人上哪兒說理去。 劉徹心中有些羨慕,又接著問道:“長安是如何陷落的?” 鄭成功告訴他:“啊這,比起君士坦丁堡之戰,可以說是非常平平無奇了?!?/br> 司馬鄴登基后,也曾試圖力挽狂瀾,守衛長安城,發詔書讓天下兵馬來勤王。 可惜宗室世家們都前往了南方扎根,早就安頓下來,哪可能去理會他,最后內外交困,孤軍斷絕,堅守長安三個月后眼看希望斷絕,甚至出現了食人慘案,索性一咬牙,降了。 劉徹:“……” 他聽到這邊,頗有些不可思議地問:“司馬鄴登基已經四年了,一支起兵勤王的部隊都沒有嗎?” 鄭成功沉吟片刻說:“民間義士倒是有,譬如你那個后人劉琨,但司馬宗室是真沒有,一來他們不愿,二來他們也死得差不多了?!?/br> 關于五胡亂華這樁慘案,劉淵等胡人固然難逃歷史的裁決,但司馬氏的一眾宗室才是最大的罪首元兇。 畢竟胡人自古有之,最早從舜帝時期就開始“分北三苗”了,但之前都一直是規規矩矩地俯首稱臣,偶爾幾次冒頭,全被打得落花流水,凄慘不已,從來不曾舞到中原疆土上來。 劉淵是第一個在中土稱帝的蠻夷皇帝,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 之前的帝王都能壓制胡人,怎么唯獨到了司馬氏這邊,就一瀉千里、凄凄慘慘戚戚了呢? 自然不可能是胡人一下子就突飛猛進,實力變強了,畢竟幾十年前的魏武帝還把烏桓壓著暴揍呢,只能說明司馬氏實在是太弱小了。 倘若一個國家能君明臣良,政治清和,又何懼外敵兵鋒之強大? 必先自有內釁,而后產生外辱,司馬氏八王之亂打得天崩地裂,朝廷流血,也打碎了所有的有生力量,從此胡人鐵蹄長驅直入,彼為刀俎,中原百姓皆成魚rou。 劉徹:“……” 他覺得這個內斗作死,導致外部胡人有機可乘的saocao作聽起來非常南明,但看了看對面的鄭成功,還是知趣了一回,沒把這句話說出來。 不過,鄭成功也產生了同樣的感慨:“世道雖易,而外敵入侵中原的苦楚總是相同,何其哀哉?!?/br> 西晉末年,離亂紛紛,四海鼎沸,蒼生倒懸。 永嘉之亂致使衣冠世族接連選擇了南渡,前往江東,從此整個遼闊的北方中原地區變成了胡人任意驅策飛馳的牧場。 白骨累累,尸骸如山,堪稱是慘不忍睹,整個人口銳減了五分之四。 自劉琨就義,北方最后一支漢人抵抗勢力就此倒下,往后一百多年間,這片土地上再也沒有升起過漢人的旗幟。 到下一次北方百姓重見星火,復睹漢人衣冠,已經是宋祖劉裕北伐進入長安城的時候了。 這一次進攻長安城也并沒有能維持多久,直到兩百年后隋文帝滅陳,天下才再度恢復了真正的統一。 縱觀整個五胡亂華歲月,始終是一片黑暗,處在一個四海煎熬生民涂炭的狀態中,持續了整整三百年。 這是三百年啊。 它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天下千千萬萬人,在烽火摧折中顛沛流離,飽嘗辛酸悲慟的一生。 “司馬氏真是罪不容誅”,劉徹長嘆一聲,由衷地說。 …… 令人震驚的事隨后發生了。 這一年,南渡的瑯琊王司馬睿在瑯琊王氏的幫助下,來到建康城登基,稱晉王,并且準備順勢稱帝。 他和瑯琊王氏是一種共生依存的緊密合作關系,所謂“王與馬,共天下”。 當然,司馬睿也不想看見瑯琊王氏一家獨大,正準備尋找一些外部力量抗衡王導、王敦等人,便瞄上了劉徹他們這一支進攻長安城的勢力。 當日的消息被嚴格封鎖,并沒有流傳出去,故而外面的眾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世宗孝武皇帝降世”,只是以為一隊漢人扳倒了劉淵,光復了長安城。 司馬睿聞訊大喜,立刻下發詔書準備給劉徹等人加官晉爵,封了一個刺史的位置。 他覺得自己已經很有誠意了,不料此刻,長安城中,劉徹和鄭成功拿著這封詔書面面相覷。 劉徹:“啥皇帝啊,寫詔書連傳國玉璽都不蓋一個?!?/br> 鄭成功:“因為他是弄丟了玉璽的白板天子?!?/br> 劉徹徐徐敲出一個6,等他發現司馬睿如此自信地要讓他去當刺史,卻只開了一張榮譽性的空頭支票,啥都不打算給的時候,頓時流露出了一種看智障一般的目光。 天涼了,讓司馬家滅了吧! 【作者有話說】 文里提到的劉淵登基詔書,全文是真的emmm,不知道劉淵腦子到底怎么長的,我真的想吐槽很久了hhhh 第120章 司馬睿這次發來詔書, 主要表達了這么個意思。 旨在宣示正統,本王(還沒正式稱帝)才是漢人政權正朔,大晉唯一的繼承者, 爾等既然攻入了長安城,理當速速來投,為我效命, 共我驅策。 劉徹見了驚嘆不已, 司馬睿嘴皮子扒拉兩下就想得到北方舊都,一般人做夢不敢做得這么美。 該說他蠢呢, 還是壞呢。 劉徹把這封詔書——姑且稱之為詔書吧, 雖然連傳國玉璽都沒有——翻來覆去看了一遍,屈指在桌案上輕輕一敲:“這個司馬睿, 明明有事相求,想要依仗我們抵抗瑯琊王氏,用詞卻如此傲慢不堪?!?/br> 鄭成功掃了一眼,見字里行間都是那種居高臨下的輕蔑優越感,滿到快從紙面上溢出來了, 不禁搖了搖頭:“可能覺得我們此前名聲不顯, 并非顯宦之后,可以任他施恩拿捏吧?!?/br> 提到這個話題, 劉徹頓時來了興趣, 畢竟他生平最得意的事之一,就是打破圈層,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他感嘆道:“并非顯宦之后就如此對待,司馬小兒眼皮子未免太淺, 豈不知「蓋有非常之功, 必待非常之人」?!?/br> “說起來, 門閥政治也算是一種晉朝特色”,鄭成功斟了一杯茶,語氣悠悠地說,“誰讓他們開國就立身不正,是依靠北方世家利益勾連扶持起來的,所以便有了空前絕后的「八公并置」,將秦漢以來的三公,直接改成了八公?!?/br> “國祚那么短,祖宗倒是封了好些……哦對,他們的世宗皇帝司馬師,根本沒做過一日的天子,是個追封皇帝?!?/br> 劉徹:“……” 頓時感覺世宗這個廟號不值錢了,含金量陡降! “不過話說回來,晉朝這一套cao作還是比較收斂的”,鄭成功又道,“往后一點的北魏直接追封了二十七世祖宗,什么列祖高祖太祖世祖顯祖肅祖敬祖,朕都快不認得祖這個字了?!?/br> 劉徹表示大開眼界,甚至還想再來點刺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還有司馬家的情報嗎?” “得去問馮夢龍”,鄭成功沉思道。 劉徹精神一振! 馮夢龍是一種特殊的生化武器,手握歷朝歷代所有人的瓜。 當他打擊向自身的時候,聽眾會感到憤怒異常,甚至想把他狂揍一頓。 但當他進入別人家的瓜田里面胡亂爬行時候,他立刻就成了所有聽眾共同的寶貝,端茶的端茶,披衣的披衣,只想他再講幾個時辰不要停。 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吶。 于是片刻之后消息傳出,不管是在練兵的霍去病和小老虎也好,在與軍中將領談話的衛青也好,還是在重新規劃長安文教、恢復生產的柳如是等人也好。 眾人很快做完手頭的事,一齊簇擁著馮夢龍走來。 馮夢龍不由受寵若驚,他連日來一直遭受冷眼,還從來沒經歷過這么好的待遇呢,當即無比感動地清了清嗓子:“那老夫就給大家講一下東晉帝系,所謂的「牛繼馬后」?!?/br> “好!”一陣歡呼響起。 馮夢龍大聲說:“晉宣帝——也就是司馬懿時期,有一名為「牛繼馬后」的圖讖,說是一位姓牛之人最終會篡奪司馬氏江山?!?/br> “司馬懿大怒,殺死了麾下一名叫做牛金的猛將。不料數十年后,他的孫子司馬瑾(覲)娶妃夏侯氏,與一牛姓小吏私通,生下司馬睿。所以司馬睿又叫牛睿,我大明先賢李卓吾先生更是在著作中直呼東晉帝系為「南朝晉牛氏」?!?/br> “此事在《晉書》、《宋書》、《魏書》等正史中均有名言記載,傳聞《晉書》的宣帝、武帝、王羲之傳是唐太宗親筆,故而全書又稱「御撰」……” 劉徹:哈?這個唐太宗把牛繼馬后都寫進去,感覺也不是什么正經人吶。 霍去病聽著一陣懵逼,扯了扯自家舅舅的衣袖:“舅舅,這個晉牛氏的故事是真的么?” 衛青一臉平靜,云淡風輕地說:“管他真不真,我們當故事聽就行了?!?/br> 這才是馮夢龍的正確打開方式。 聚眾吃瓜,可。 放出來攀咬自己,不可。 馮夢龍繪聲繪色地繼續講述:“話說牛睿的皇帝當得十分窩囊,因為實力過于弱小,令不出建康千里,只能依靠瑯琊王氏坐穩江山。因此,當瑯琊王氏的王敦掀起大旗造反,殺入建康城的時候,牛睿不僅沒有治罪,反而笑臉相迎?!?/br> “說道:將軍若想當這皇帝,何不早說,自令朕回頭去當那瑯琊王便是了!” 眾人:“……” 好一個開國之君,就算江山不是你牛家的,也不能逮著使勁霍霍吧。 馮夢龍又道:“說來,這牛睿的身世還有一重謎團,和姜維將軍還有后主陛下你們二人呢,多多少少有點關系?!?/br> 被忽然點名的姜維和阿斗:??? 二人想起馮夢龍一貫的信口開河,不禁心生一股不祥的預感,卻是根本預料不到,這瓜怎么轉了一圈還能跟自己聯系上了。 “這牛睿,乃是諸葛丞相的遠房重孫”,馮夢龍超級大聲地說,“諸葛丞相的堂弟諸葛誕之女。嫁給了當時的老瑯琊王,生下長子司馬瑾,字思祖,也就是思念祖先諸葛瑾的意思。諸葛瑾大家都知道,就是諸葛丞相的哥哥?!?/br> “司馬瑾的兒子就是司馬?!粚?,牛睿了?!?/br> 姜維:“……” 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