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沒什么好擔心的”,劉裕對岳云擠了擠眼睛,神情宛如后世那一種帶著孩子到游戲廳玩耍放松的老父親,撫掌道,“出了什么事都交給朕處理?!?/br> 岳云欲言又止,抬眸找了一圈,沒看見他爹,顯然已經被劉裕暫時支開,以免影響他對孩子進行教育。 劉裕又清了清嗓子:“這是我們之間的約定,不告訴你父王。你要是說漏了嘴,回頭朕惟你是問?!?/br> 岳云:“……” 合著害怕被訓的不止他一個啊,那他就沒什么好擔心的了。 檀道濟在一邊歡欣雀躍,小諸葛亮也神采飛揚,看起來高興極了。 誰能抵抗得了像陛下一樣單騎沖陣,1v6000的誘惑呢,就算他們之中只有岳云是猛將,其他兩人不搞這樣的cao作,但還有其他許多有趣的事等待開發。 反正陛下都說了——隨便闖禍,有事他擔著! 孩子們歡呼了起來:“好耶!” 劉裕見狀,抬起手拍了拍,輕笑道:“很好,再檢查一下道具有沒有帶全了,這些是地圖,趁著鵬舉還沒回來,你們趕快出發吧?!?/br> 他覺得,小孩子么,就是要讓他們充分發揮天性,出去隨意闖蕩,放飛自我,趁著年少輕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至于說如果有什么事做得不對,反正以后來日方長,再慢慢改就是了。而且副本又沒有生命危險,孩子們的武器也都升級過了一番,肯定不會出問題。 哪有人生來就是完美的,自己在錯誤中吸取經驗學會成長,這才是青春歲月的意義所在。 片刻之后,岳飛從營地檢查了一遍回來,見小朋友們已經走了,頗不放心地問了一句:“陛下有叮囑過他們要小心行事,不許胡來吧?” 劉裕:哦豁,事發了。 好在宋祖陛下的為人還是很可靠的,一點也沒泄露任何不當訊息。 “有的吧”,他支頤作沉思狀,片刻后,無比確信地點點頭,“應該是有的吧?!?/br> 岳飛露出了一個“真的嗎,我不信”的眼神。 劉裕直接伸手把他拉回了殿中,一邊揚眉說道:“好了鵬舉,別管小朋友了,快來看看地圖,過幾天你我一道去收拾一下那些俄羅斯境內的北方蠻子,豈不美哉……” 岳飛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拿過地圖觀看起來。 很不幸,本來眾人應該是都被投放到自己選定的城市,但諸葛亮一進來就跟其他兩人失散了。 好在他這邊一抬頭就能看見天幕上的動靜,發現檀道濟和岳云倒是在一起活動,都在臨安城,并且已經花錢雇傭了當地向導,準備開始行動了,堪稱神速啊。 二人:快點干完活才有空去搞事,趕緊的,別耽擱! 此刻,少年諸葛亮面對看著他熱淚盈眶的少年姜維,一臉懵逼,一句“你是誰”尚未說出口,姜維就已經飛奔過來,在他對面站定,淚流滿面。 “丞相,老師……” 他哽咽道,哭得無比傷心。 少年諸葛亮頗為無奈,他根本不認識對方,只好試探著伸出手,輕輕拍了一下他的脊背:“你別杵在這里不動,先跟著我到旁邊歇一歇……” 誰料,他的手帶著一陣溫度,剛觸碰到姜維,姜維整個人便仿佛如夢初醒一般,死死抓住了他的手。 是溫熱的,是活著的少年丞相。 他并不知道這個諸葛亮是真正的少年,還以為是跟他一樣出現了年齡轉換,實際上已經在季漢掌政多年。 但不管是哪一個丞相,縱然跨越千古,時空轉換,在他心中也依舊如同星火永恒不滅,始終如一。 只需要一眼他就知道,這就是他為之等待、想念了半生的人。 姜維有很多話想告訴自己的老師,在您走后,我一個人背負著您的意志走下去,十一次中原北伐,一意孤行,只為光復漢家天。 我或許不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可我已經盡了所有的力量,您……會認可我嗎? 少年諸葛亮眼看姜維哭得越來越難過,簡直悲痛欲絕,嘆了口氣,將人牽到了渭水邊的一處柳樹邊坐下,抬起衣袖,給他擦了擦眼淚。 不知道為什么,看見眼前的這人流淚,分明素不相識,可他心中竟也覺得好生難過。 “你是不是有話要對我說?”他看著愣怔的姜維,微笑道,“說吧,我便在這里聽著?!?/br> 姜維頓時眼前一亮。 …… 與此同時,其他參賽者也都紛紛開始進入副本。 在經過數十日激烈的打生打死之后,尋找朱棣疑冢的三十位參賽者,終于被選拔了出來。 疑冢一共三十六處,至于剩下的六處探測,就交給張世杰、霍去病他們來解決。 一行行個人信息在飛快地閃過,觀眾們直呼信息量太大,眼睛已經不夠用了,話癆與吐槽齊飛,呆滯與驚嘆一色。 他們被定點投放到了自己選定的城池,否則這么多人一起憑空出現在崖海之上,勢必會演變成一場驚天動地的可怕混亂。 然而,就在這一刻,觀眾們忽然發現…… 瞬間多出幾十個挑戰者視角,一格一格,浩浩蕩蕩鋪滿了天幕,一時竟不知該從何看起! 除了霍去病的挑戰頁面,理所當然比其他所有人加起來都大,屬于必看以外,觀眾們只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對所有參賽者進行了篩選,否則根本看不過來。 武廟選手們各有一票擁躉,正在熱情地吶喊追隨,并時常陷入聲嘶力竭的爭吵。 隨著參賽者接連加入,這些位面的全員也都擁有了發言的權限,上至明堂文武,下至豎褐百姓,誰還沒個偶像要維護了,現在不沖什么時候沖啊。 譬如著名的「白韓岳李」組合,白起因為之前已經完成了參賽便沒有來,岳飛……也沒有來。 剩下李靖的若干追隨者,以及韓信的一大群粉絲,在天幕上吵得不可開交。 或曰“我大唐軍神孤軍深入,雷霆萬鈞,縱橫天下誰可擋”,或曰“我大漢兵仙乃戰陣始祖,后世多少風云趨之若鶩,影響力遠非爾等可比”。 很快,話題逐漸開始往不相干的人身上偏離。 什么“白衣兵仙陳慶之這個外號,一看就是積極跟隨韓將軍的步伐效仿而來”,什么“李衛公兵法韜略流傳千古,后世哪個名將沒讀過,張煌言上戰場還讀呢”,又是什么“我們韓將軍擁有百八十個相關的典故,李靖他達到零頭嗎?!?/br> 最后,李靖的追隨者們大怒,直接用一句話結束了戰爭: “衛公善始善終,生前風光無限,死后直接封神,而且還長壽,韓信年齡再乘以二都比不過!” 殺人誅心,不過如此。 韓信的粉絲們大約是被傷透了心,很快銷聲匿跡下去。 吃瓜群眾們倒是看得挺高興的,甚至還想讓雙方多來點。 而那些經常在天幕上發言的風云人物,也得到了極高的關注度,譬如陳文帝陳蒨,選擇觀看他的觀眾人數一度高居前幾。 陳茜茜什么都好,就是長了張嘴,一說話必然要得罪人,多年以來招敵無數,更是曾在天幕上放出豪言,自己參賽之后一定要垂釣集齊西湖三杰。 此話一出,登時就被眾多位面拉進了黑名單。 劉裕等人冷笑不已,都想看看他究竟能有多么精彩的表現。 陳蒨在聽到天幕提示音的第一時間,就立刻選擇了進入副本的建康城,到達之后一看,哎嘿,不禁喜上眉梢。 天幕上,他是第一個抵達的,自己當了一輩子老二,終于有機會拿一次第一啦! 南朝的宋、齊、梁、陳,由于宋祖陛下英杰在前,陳茜茜雖然能力還不錯,也能稱得上盛世英主,文武雙全,“天嘉之治”搞得風生水起,但各方面比起劉裕還是要低一個檔次,只好屈居南朝第二名。 他不是那種輸不起的人,平時也沒少調侃自己是“南朝第二帝”,不過呢,現在劉裕又不在,可不就給足了他的發揮空間。 文帝陛下信心百倍,躊躇滿志地進入了建康城,結果開局掉進了江南行政院的元朝府邸,堪稱上門送菜的。 當地官員見他形跡可疑,又身穿帝王衣袍,頓時覺得逮到了一條民間造反的大魚,居然反其道而行之,不進行關押,反而在一通折磨后刻意將人放走,準備將其身后的亂黨賊子一網打盡。 官員在這邊打著小算盤,陳蒨心中也是滿懷算計,反向利用了一波元廷的監視力量,給自己造了不少聲勢,很快就取得了建康當地世家的支持,儼然已經拉起了一支小型義軍。 對此,觀眾們只想問一句,陳茜茜,你還記得自己最初進副本是為了干什么的嗎,說好的探索鐘山朱棣疑冢呢? 不過,看陳茜茜和元朝官員斗智斗勇也挺好玩的,尤其是看那些倒霉蛋花式被坑,簡直笑死人,宛如看了一場滑稽喜劇。 一時間觀眾數量陡然上升,基本都是諸天萬朝忙著哈哈哈的樂子人。 …… 然而,十個陳茜茜的收視率加起來,都比不上一個于謙。 沒辦法,八卦誰不愛看啊,湊熱鬧乃是全人類的天性,縱然是再嚴肅板正的人都不例外。 小黃月英興沖沖地抱著琴,來到殿前給自家老師送行:“先生,你這次會把師祖一起帶回來嗎?” 一旁,于謙的另一個弟子魚玄機仙姿玉貌,作沉吟狀,若有所思道:“所以先生,師祖等下來的話,會給我們補發見面禮嗎?我的要求也不高,師祖親手寫的字、畫的畫、還有什么棋譜詞譜詩文之類的都可以,我不挑的?!?/br> 小黃月英握拳道:“我也不挑,我全都要!” 于謙:感到頭大. jpg 有你們兩個好徒弟真是我莫大的福氣。 別人都是去找墳墓的,于謙是去搶人的,開局就選了江西廬陵。 天幕都說了,已經參賽過的位面不能再一次結算贏取獎勵,但可以帶點紀念品,那么,是不是可以把這個年輕版本的先生拐回家呢。 就算不能拐回家,能見面說上幾句話也是很好的。 其他挑戰者猜出了他的想法,果然樂得看熱鬧,紛紛避開了廬陵這個選項,讓于謙一人保送進入。 就連在參賽過程中,眾人都始終睜著一只眼,留心于謙那一邊的故事發展。 搞快點吧,這個我們很愛看! 天幕前的永樂大帝朱棣,笑容緩緩消失。 大冤種是誰,大冤種原來竟是他自己,要知道,于謙可是大明四朝團寵,這個第一朝就是他呢。 于謙啊,朕對你的一腔美意終究是錯付了,你對朕在另一個時空的墳墓根本就不聞不問是嗎? 于謙:沒錯,是這樣的。 他被投放到廬陵的時候,伯顏的大軍即將進入江西境內,來自弋陽的謝枋得已經帶人趕過來和文天祥會面,一起討論戰事。 二人的討論因為一封傳信從中截斷,打開一看,好家伙,居然是鄧光薦。 鄧剡自從跟姜才吵架,慢了一步,沒能把陸秀夫接回來,而后再也不敢耽擱,趕緊和姜才、蘇劉義一起去海上找人。 張世杰的五陵島基地何等隱蔽,又有重兵把守,這群人找了數十日還沒找到,眼看存糧告罄,只好先回大陸,結果一通cao作之后卻是不知道去了什么方向,登陸一看,已經到海外的占城島了。 現在鄧光薦就是趕緊傳訊過來,讓他們不要擔憂,自己在這邊過得挺好的,就是沒個三五月鐵定是回不來了。 謝枋得捂住臉,長嘆一聲:“這個光薦,一早便知道他不靠譜,卻也沒想到他竟然能不靠譜到此等地步……” 他心中憂慮極了。 在真正的歷史上,陸秀夫既是他的進士同門,也是一起觀山攔水的好友;在這個倒流時空中,自然沒有參加元朝科舉這一說,二人便以文相會,多次琴簫共奏,引為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