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眾人心中都是一個念頭,冠軍侯,你快別管張太傅了,直接放棄這個「拯救張世杰」的任務吧, 自己找個地方先上岸。 萬一出事了可怎生是好! 雖然副本里不會有生命危險, 但在視頻這邊看著的, 都是極為關心他的人,溺水而亡多受罪啊,誰忍心讓他經歷這個。 然而,大家又不敢在這個無比關鍵的節骨眼上打擾霍去病,連一點聲音都沒發出,無比安靜地觀看著。 萬里之外的龍城,衛青提著劍,鋒刃猶在滴血,也在目光一瞬不瞬地盯著天幕。 他剛剛宛如趕牲口一樣,把抓到的幾百號匈奴王者和他們的子嗣都趕到同一處,直接進行了處決。 劉淵的先祖也在這群人里面。 從此之后,再不會有一個自稱是漢室后裔的匈奴人,打著大汗的旗幟,第一個發動五胡亂華入侵中原,掀起無邊血禍與殺劫了。 匈奴們大聲哭嚎求饒,說要獻上一切金銀珠寶贖命,待發現他根本不可能放過自己之后,又開始了痛罵,說他是魔鬼,是冷血的屠夫,是劊子手,偉大的草原之神長生天一定不會放過他的。 “明明之前接受了我們的投降,卻又出爾反爾,非要將我族斬盡殺絕!” “我們在地獄等你,還有天幕上的這個——” “你二人手中沾滿了我族鮮血,必定不得好死!” “聒噪”,衛青神色冷漠,手起劍落,直接斬下了叫得最兇的那個人頭顱。 按照副本規則,這些匈奴人也能看見天幕,正是因為他們與挑戰者本人的故事密切相關,是高光時刻被虐的那個菜,也是戰績如虹的背景板。 相似的,還有宋祖位面的鮮卑人,景泰位面的瓦剌人,前秦位面的北方諸族…… 匈奴們怒罵紛紛,話題總是不離對霍去病和衛青的詛咒,用詞極盡惡毒。 若放在平時,衛青不過冷笑置之而已,區區幾個敗軍之將、喪家之犬的無能狂怒,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但如今自家外甥正在崖海之上遭遇危險,衛青再聽到這些話,頓時就忍無可忍了,直接讓行刑官上前,一溜兒送匈奴王廷全員上路。 嘴上功夫最厲害的幾個,舌頭還被扯了出來,吊在龍城門口供路人觀賞。 呸,晦氣東西,讓你瞎說! 匈奴首領都解決之后,衛青便沒有再理會這些小角色,而是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天幕上。 去病,你可一定要平安呀,他在心中默默祈禱。 就在此時,霍去病終于游到了沉船的地方,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四處尋找張世杰。 “我大漢就是最好的,什么都要拿到最好,所以這回一定要帶著滿分離開”,他這么小聲道,神情中寫滿了銳利與堅決,“一定得把張太傅撈上來?!?/br> 然而,海波茫茫,駭浪翻涌,太傅大人究竟在何處呢? …… 片刻之前,張世杰面對沉船風暴,沒有作任何抵抗,而是選擇了放任自流,如同怒??駶械囊幻遁p葉,在漩渦中越陷越深,墜入海水深處。 就這樣吧…… 他獨自奮戰了這么久,已經無法再堅持,這便是一切的尾聲了。 如今,是崖山海戰結束之后的第三個月。 二月初六那日,張弘范和李恒率領元軍水師大舉進攻,張世杰浴血奮戰許久,眼見不敵,立即派人去接陸秀夫和小皇帝,準備護送他們逃亡。 他的親信都在戰爭中折損殆盡,只能就近找了一個宋兵,令其迅速乘上小船,穿過重重艦隊的封鎖與阻隔。 之前,為了凝聚起二十萬軍民的士氣,張世杰選擇將所有船只以鐵鏈相連,橫斷海面,收尾續接,繞崖門三周,拱衛小皇帝的龍舟于正中。 這是他萬般無奈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好處是,讓一盤散沙、慌亂不堪的大宋軍民們迅速平靜了下來,重新聚起戰意。 壞處就是遇見了如今這樣的突發變故,陸秀夫和小皇帝的船只被眾多艦船環繞,單憑他們的力量,完全無法斬斷鐵鏈進行逃生,只能張世杰這邊派人去接應。 張世杰把接應的人派出去之后,才發現情況不妙。 他和君實提前做過很多預案,也演練過類似情況,主要就是擔心會遇見元軍的jian細,伺機抓走小皇帝。 之前的靖康之恥,以及臨安淪陷,德佑皇帝與謝太后出降,對異族北虜極盡卑躬屈膝、腆顏求生之事,實在是太恥辱、太淪喪了,毫無民族氣節,幾近打斷了漢人的脊梁骨。 這樣的悲劇絕不能又一次上演。 宋廷可滅,但天下漢人衣冠不可,小皇帝此刻作為天崩地裂、西山日暮時分最后的漢人旗幟,自然也絕不能落入元軍手中。 唯有一死。 當時,張世杰就和自家好友約定,若是傳訊,一定要以小紅繩為信物,或者講一套對應的暗語,這樣才能確認身份可信。 結果現在小紅繩還好端端戴在自己手上呢,他頓時知道壞事了,立刻回身去追。 但他這邊恰好是元軍炮火最集中的位置,張弘范瞄準了他一個人狂轟濫炸,又鏖戰了半日有余,才終于得以斷維出走,向著后方海域疾速駛去。 緊趕慢趕還是晚了一步,崖山之前哭聲震天,水花浪涌。 軍民們見丞相帶著小皇帝跳海,自知大勢已去,不愿留下來平白受辱,接連縱身一躍,如道道驚虹般劃過深冬晦暗的天際,為一個時代的落幕,劃下最蒼勁有力的終結篇章。 張世杰立在那里,怔然看著眼前的場景,只覺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場深遠無邊的夢魘。 都是他的錯…… 為什么不肯再多等他一會? 小皇帝的龍舟已經被徹底撞碎,張世杰站到最大的一塊碎片上,望著洶涌的碧海間浮尸茫茫,刀劍輝映,赤色的鮮血盤桓流動,甚至覆蓋了海面本有的冰冷淺灰色。 無論怎么看,都找不到他的好友究竟葬身在何處,帝王在何處,故國又在何處。 一枚火藥擊中了船只,劇烈的晃動讓張世杰清醒過來,伸手抓住了劍刃,一下鮮血淋漓,染紅了鋒刃上的刻字,「宋太傅越國公世杰,陸君實德佑元年贈」。 他握住這把劍,就好像握住了贈劍之人的手,垂下眼,在心中輕輕地說: 君實,你已經不在了……讓我帶著你的那一份繼續走下去,能到何處,便到何處吧。 張世杰迅速地收攏了殘兵敗將,清點輜重。 一面命尚書、水軍都統蘇景瞻留下斷后,一面與部下蘇劉義、劉師勇等人潛伏于水下,趁張弘范志得意滿,召開慶功大宴,過來點檢戰果時,趁夜駕船奪港逃出重圍,預備前往順德一帶登山立寨,繼續抗爭。 張弘范驚怒交加,帶著元兵水師窮追不舍,一路笳鼓震天,炮火齊鳴,未嘗有片刻消歇之時。 沿途歷經二十一戰,大大小小的短兵相接,蘇劉義等人先后戰死,張世杰在一場場血戰中突圍,目睹戰友們接連逝去,最后來到海陵島,又遇上了一場空前絕后的颶風。 遠處是元軍重重疊疊的艦隊,數以萬計,近處是風浪狂囂,包圍了己方僅剩的寥寥數百人馬。 下屬讓張世杰登岸,再圖后事,但他拒絕了。 事已至此,即便是沖出了這場風暴,未來也不再有任何希望,就停在這里吧……在這一片故友乘風蹈海的冰冷水中長眠。 張世杰在急速下沉中,忽而被一只手緊緊抓住,他這時候已經極度神智不清,唯有速死的念頭占據了所有的一切,當下抬手一劈,要讓來人趕緊走開,別影響他去死。 這一下,瀕死之人動用了所有的力氣,霍去病一時不察,險些被直接按進了水底,回過神來,心中驚愕不已。 不是,這個張世杰怎么回事,求生的時候沒見他這么積極,打人倒挺有力氣的! 二人便在這漆黑的深水之中動起手來,沒兩下,他就輕而易舉地止住了張世杰。 就算是全盛時期的張世杰都打不過他啊,何況是眼前這個溺水許久、幾乎處于瀕危狀態的版本。 一位普普通通、勉強算是入門的半武廟選手,和一位「讓他進入武廟,是因為武廟就是武將的最高榮譽上限,而不是因為他只能進入武廟」的選手,顯然存在著巨大的實力差別。 霍去病輕描淡寫地一路拽著張世杰,往上浮動,最終破水而出,來到了一塊巨大的木板上休息。 張世杰這一波頗受重創,終于離開了水中,神思在慢慢恢復,下意識伸手摸向了自己的腰間。 “你的劍?!?/br> 霍去病將劍遞給他。 張世杰的手原本還有些抖,但一觸碰到劍刃,立刻就如同被注入了某種奇異的力量一般,本能地變得平穩起來,艱難撐起身,挪到木板邊緣吐水去了。 眼見他這一時半會是吐不完了,霍去病也不理會他,坐在一邊托腮沉思:“陛下,現在該如何行事?” 視頻那頭,劉徹正在對著面前的資料進行頭腦風暴。 漢武帝位面雖然沒有陳宮、蔡文姬那樣記憶力驚人的奇才,能夠完全一比一復盤此前所有副本參賽過程,但文人卻不少。 司馬相如、莊忌等人作為飽讀詩書的大文學家,頭腦十分靈光,讓他盡可能地對參賽副本詳細記錄,還是問題不大的。 劉徹把所有資料都翻了一遍,最終得出來一個結論,那就是,這些資料根本就毫無幫助! 哦豁。 自家冠軍侯是所有參賽者中,進入副本時間最晚的一個。 此前再晚也不過是陸秀夫和小皇帝跳海,還可以圖謀出海建國之類的,到他這邊,直接就已經宋廷滅亡,兵力全滅,一無所剩了。 這還能怎么努力? 別的不說,「拯救大宋」這個任務肯定是沒法完成了吧? 他倒是知道有個人應該很了解此事,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外公陳英之前就在張世杰的隊伍中,一直奮戰到了最后呢,老朱小時候肯定聽過相關故事。 但漢武位面的參賽機會是通過打敗人家得來的,現在正處于一個相看兩厭、最好不見的狀態,沒法直接去詢問老朱。 劉徹嘆息一聲,愁得頭都大了。 忽然想起霍去病還在等他的回復,于是沉聲說:“你那邊的情況朕不清楚,等張世杰醒過來再說?!?/br> 霍去病無語,這可真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說了等于沒說。 此刻風暴漸轉平緩,他們正坐在一條木板上,持續順水往前漂流。 張世杰在邊緣處一動不動,宛如一尊雕塑,凝眸望了海面中自己破碎的倒影半晌,驀然舉劍,割向了頸間。 眼看他就要血濺五步,幸而霍去病早就有所關注,在第一時間就奪下了他的劍,冷聲道:“一上來就要自殺,你究竟想干什么?” “我想死”,張世杰神色平靜地說,猶如死寂的深水般毫無波動。 霍去病微微皺眉:“可你剛脫離險境,劫后余生,照常理而言應該生出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br> 張世杰搖了搖頭:“謝謝你救了我,但我已經沒有繼續活下去的理由?!?/br> 霍去病又道:“若是陸秀夫在此處,斷然不會如此?!?/br> 張世杰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他低頭望著自己的佩劍,眸光凝駐在「陸君實」三個字上,流露出了深深的痛色:“他確實不會?!?/br> “那年端宗小陛下新喪,群臣人心惶惶,皆欲一哄而散,是君實留住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