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董宿頓時打了個哆嗦:“不敢不敢,陛下會當場劈了我的?!?/br> “哦”,話音未落,他聽見視頻那頭的呂布涼颼颼地說,“奇了,你怕景泰陛下刀你,卻不怕我動手?!?/br> 呂布:就是你這家伙不安好心,成天想跟我搶人? 殺氣四溢. jpg 董宿猛然打了個寒顫,立刻慫了,表示自己再也不說了。 陳宮看見這一幕,笑著搖搖頭,天光云影流淌在他眸中,蜿蜒成一線蒼然挺拔的遠山。 他目光回落到面前的紙箋上,神色復又變得沉靜冷凝:“棋子該歸位了,明公且靜待吧?!?/br> …… 翌日,新的“證據”被陸陸續續地送到了眾人眼前,以表明忽必烈一事確如傳聞中所說,理應進行殉葬。 原本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心懷疑慮,此前從未聽聞如此之事,現在一上來就玩這么大,這誰吃得消??! 然而,面對鐵證如山,特別是陳宮根據先前無數副本,所總結出的忽必烈登基之前曾做過的各種cao作,列出了樁樁件件的罪名,他們最終都陷入了沉默。 忽必烈到底犯了多少錯,別說十四條了,一百四十條都不一定能概括完。 雖說想登上最巔峰,乃是英杰們共同的志向在所難免,但也不能如此不擇手段,暗地里搞這么多事吧! 眾人幾乎都經歷過蒙哥上帝之鞭的西征時期,深知蒙哥對于敵人是何等殘酷,如風掃殘云,凡是為敵者,堪稱是疆土流赤,伏尸百萬,寸草不生。 相比之下,自家先皇對他的處置已經不能算是放水了,而是放了一整片汪洋大海??! 這其中必定有問題(苦澀微笑. jpeg) 當然,這些都只能算是側面證據,真正將忽必烈錘死的,還是呂布手中的蒙哥大汗遺詔。 呂布既是他的托孤臣,也是蒙哥詐死計劃從頭到尾唯一的知情者,在他離開后獨自掌印,因此要篡改遺詔,也就是分分鐘的事。 雖然他不懂蒙古語,平時全靠天幕自動翻譯,但是沒關系,陳宮懂啊,學幾天這不就初步掌握了。 這一日,呂布摒除一切閑雜人等,偷偷溜進靈堂,按照之前商議好的,給服藥陷入靜默狀態的老皇帝灌了點水。 反正老皇帝也聽不到,呂布就對著棺材,將自己的計劃小聲說了一遍,末了義正嚴辭地道:“義父放心,我定會讓二叔父到地下去陪你的?!?/br> 話音剛落,他忽然看見余光中似有一抹極低的人影閃過,頓時厲聲喝道:“誰在那里?” 呂布第一時間追了出去,但見屋內屋外,一室空空蕩蕩,如水的明凈月華照在地上紋絲不動,似是從未有任何人來過。 天幕上的觀眾由于角度問題,啥都沒看清,紛紛發言表示自己也沒看到人。 呂布還以為自己眼花了,當下不作他想,搖搖頭,回歸了營帳。 第二天,蒙古帝國高層召開了一場會議,主題關于忽必烈究竟該如何進行殉葬,除了忽必烈本人以外,所有利益不相關者悉數出席。 由于蒙哥本人曾明確反對過殉葬制度,堅決不愿讓他的皇后隨他一起死,這位皇后甚至一直活到了后世泰定帝南坡之變時期,年近百歲,可謂是相當長壽了。 故而此刻,眾人必須討論出一個合理的殉葬章程來。 參考成吉思汗時期的殉葬舊歷也是不行的,只因成吉思汗時期是大規模入土,他們這邊卻只有忽必烈一個,而且還位高權重,敷衍不得。 觀眾們看完了會議的全過程,只有一個感受。 活菩薩見多了,但一群活閻王聚在一起,是真的不多見! 蒙古親王塔察兒首先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想法,準備拋磚引玉:“不若一劍殺之,直接送他上路?!?/br> 呂布搖了搖頭:“二叔父乃是我帝國親王,地位至高無上,僅在一人之下,怎能如此草率行事?應當將他就地處死,棺材緊隨著義父葬入帝王陵寢?!?/br> 紐璘相當中肯地評價道:“呂帥的想法是好的,但就地處死,是否仍舊有傷顏面?不若將其送入先皇陵寢,不留飲食,放下墓道斷龍石,任其自終便是了?!?/br> 呂布立刻修改了自己的建議:“自然餓死多痛苦啊,我心疼二叔父,覺得應該給他加上一杯鴆酒。等到了墓中,如若實在熬不下去,便可以給自己做個了斷?!?/br> 紐璘頗為認可地點點頭,又道:“既然如此,不妨給二王爺最后的自由,將他的弓箭、長劍,還有什么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盡數放進去?!?/br> 忽必烈想怎么死就怎么死,給了他充分的自主選擇權,我們也是很有人文關懷的! 呂布欣然點頭:“好!” 于是,眾人經過表決,對于紐璘最后的提議全票通過,忽必烈就這樣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理所當然的,忽必烈作為一代英杰,也曾是英姿蓋世、文武兼資的小天才一枚,自不會蠢到坐以待斃。 他雖然因為囚困在軍營中,失去了兵權,卻一面遣人去探聽蒙哥之死的具體情況,待揭棺看見蒙哥的尸體后,終于放下了最后一絲疑慮,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大業圖謀發展。 忽必烈設法派出秘史,與正盤踞在荊襄的呂文德接上了頭。 呂文德面對呂布大軍,那是一瀉千里,潰不成軍,但面對宋廷以賈似道為首的一眾宋軍,他卻是宛如猛虎下山,處處耀武揚威。 雖然之前被呂布搶走了很多地盤,一時半會要不回來,卻可以從宋廷那邊狠狠咬下一塊rou,彌補回自己的損失。 加上呂文德現在已經稱王了,行事根本就毫無顧忌,不多時,就徹底完成了自己的計劃,將整個軍事集團的力量堪堪恢復到自己未經受呂布打擊的全盛時。 與此同時,可憐的宋廷地盤則是一縮再縮,如不是朝中還有一些義烈之士站出來浴血奮戰的話,怕是要被呂文德硬生生給轟沒。 王堅這時候已經帶兵退出了臨安城,考慮到呂布大軍已遠,他留在這邊也是腹背受敵,干脆選擇在全盛時離去,反而讓多方敵人摸不清虛實,未敢輕舉妄動,就這么一路從容南撤。 直到經過江西境內,被文天祥伏擊了一把,直接丟掉了二萬之眾的人馬。 文山軍團倒是很揚眉吐氣,歡歡喜喜地搶走了王堅的輜重行李,回到了他們的城池。 王堅無可奈何,只好就地駐扎下來,和信州城的守軍競日對峙,不時這么你來我往,小范圍炮火轟擊一下。 呂文德見自己有機可趁,準備跳出來痛打落水狗,卻又被王堅干凈利落地擊敗,灰溜溜地回到了荊襄大本營。 恰在此時,他收到了忽必烈的傳訊,頓時喜上眉梢。 這是天賜的好機會,讓他可以扶持忽必烈上位,借此來染指蒙古帝國內政! 呂文德當即拍著胸脯表示,你放心帶著,我會派兵將你護送出來的。至于護送之后到底會去哪里……那自然是他的控制之下了。 忽必烈將他的小算盤一眼看穿,直呼從未見過如此拙劣的圖謀。 不過,他也需要借助呂文德力量完成第一波攻勢,二人就這般心懷鬼胎,一拍即合。 忽必烈也僅僅是將呂文德作為一招閑棋,他在封地開府多年,金蓮川幕府自有一桿死忠,表面愿意為呂布效忠,暗地里仍舊只歸心為他效命。 俗話說,事以密成,語以敗泄,忽必烈精挑細選了五個絕對信任、并且無論在何種境地下都不會背叛他的人,讓他們安排起兵之事。 分別是漢將史天澤、董文炳、張柔,謀士郝經、賈居貞。 事實會證明他的眼光究竟有多離譜。 這批人得到命令,也先后準備行動起來,接應忽必烈。 當然,忽必烈也沒忘記罪魁禍首阿里不哥,已經準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安排了數十個文士連夜撰寫劇本,準備給漠北小王子阿里不哥施以最殘酷的報復。 阿里不哥的想象力實屬有限,就知道一個兄弟情,哪里比得過他這種漢化多年的人,無比要將阿里不哥全方位無死角編出花來,從此成為蒙古帝國八卦風流史上一座無法逾越的豐碑! 忽必烈本來不想這樣做的,但阿里不哥這次實在是太過分,手段太下作了,讓他忍無可忍! 甚至他自己都給阿里不哥寫了幾個富有殺傷力的花邊新聞,一邊在家中等著援兵的到來。 然而,一切的發動安排都需要時間,比援兵更早過來找到忽必烈的,是轟轟烈烈鬧上門,準備送忽必烈殉葬的一眾人等。 軍士們將忽必烈的府邸圍得層層包攏,如同云聚,見了此地如此富麗堂皇的裝飾,又不免要感嘆一聲他作為一個罪人,待遇實在是太好了,先皇對他果然是真愛啊。 忽必烈:淦,這些都是我自己的錢,我自己從封地上掙來的錢! 花自己的錢改善生活質量,難道有什么不對嗎! 眾軍士群情激昂,紛紛讓開一條道,讓呂布走上前來,為忽必烈執行死刑。 然而今天就是按照約定,他們該發動事變的日期,也就是蒙哥死后的第九日。 忽必烈眼看援軍遲遲不至,滿心無奈,只好先走出門來,準備和這群人先虛與委蛇一陣,主打一個拖字,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 呂布見狀,雙眸含淚地大喊一聲:“看吶,二叔父主動出來了,他已經迫不及待要到地下去陪義父了!” 眾軍士高聲呼喊,甚至有人當眾抹起了眼淚,大嘆特嘆此等情緣堪稱情比金堅。 紐璘拿著眾多的死亡道具走上前來,讓呂布一一過目檢查。 呂布一邊看,一邊念著它們的名字:“繩索、匕首、毒藥、長劍……二叔父,你看好了,這些都是侄兒的一點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還望你笑納?!?/br> “不用謝,我一向很體貼!” 他說了一長串名字,耽擱了好多時間,最后終于指揮幾名下屬上前,制住了忽必烈,準備將他拖走。 忽必烈手心冒汗,正準備一咬牙,握緊了手中的弓刀拼死反抗,忽然聽見外面傳來了一陣喊打喊殺的廝殺聲,夾雜著烈火沖天燃燒,許多地方爆炸碎裂的聲響。 起事的軍隊來了! 第81章 忽必烈見己方援軍到來, 內心頓時有了底氣, 他神色依舊沉穩,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目光鋒利地刺向呂布:“你的話太多了,自尋死路?!?/br> 呂布唇角一翹,英挺的眉宇間掠過了刀劍般的寒光:“我很欣賞二叔父的自信, 這么快就覺得自己又行了?!?/br> 此時, 外面的戰斗聲愈發激烈,許多走火、飛箭、轟石、兵戈相擊的聲音, 火光熊熊, 迎著夜色灼燒席卷,直欲扶搖縱橫而上, 燃盡整片蒼穹。 雙方廝殺進入白熱化,一片又一片的軍士被收割,成群結隊倒下。 但總地來說,因為忽必烈起事突然,兵貴速神, 打了個蒙古官軍這邊一個措手不及。許多官軍尚在睡夢中, 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就已經被倉促剿殺。 忽必烈的一眾下屬史天澤、張柔等人, 個個作戰英勇, 一馬當先,幾乎鑿穿了營地。 大多數官軍也確實沒有什么抵抗能力,很快敗北。 但叛軍的前行速度卻在靠近王帳附近時,大幅度減緩。 一來這里戒備森嚴, 一時半會打不下來, 二來, 忽必烈想要兵不血刃地拿下蒙哥的大兀魯思,即斡耳朵的掌管權,以便進一步得到漢廷承認。 蒙古帝國可不興嫡長繼承制那一套,忽必烈要想名正言順登基,就得迎接蒙哥的靈柩回京,并手持帝王印璽,在忽里臺大會上經受眾人推舉任命。 一場關于蒙哥尸體的保衛戰即將打響。 老皇帝生前一向嚴肅簡樸,不愛奢侈,不好宴飲,早早就決定了死后進行薄葬,不設碑墳。 照常理而言,呂布作為遺詔持有人,應當護送靈柩北上返回大都,為老皇帝舉辦風光大葬。但蒙哥特別叮囑他一切以滅宋為先,莫要離開江南,將自己就地埋葬,一切從簡,莫要舉辦任何悼念儀式。 呂布覺得義父的葬儀如此低調,固然是考慮到了當下時局,但更多的,一定是因為…… 蒙哥也知道自己連年征戰,雖功勛卓著,卻也殺人如麻,對他恨之入骨的人大約能繞中原地區整整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