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王貞儀:??? 算了,遇事不要慌,關于宇宙時空的研究又有新進展了。 她在半空中淡定地掏出紙和筆,開始記錄本次體驗。 王莽收攏魚線,將她從河里撈出來,看見她奮筆疾書,還以為她在寫詩。 王莽看了一眼她身上的裝束,驚奇道:“清朝擅寫詩文的漢人女子,你是——賀雙卿?顧太清?孫蓀意?哈哈,總不能是王貞儀吧?!?/br> 他怎么可能運氣這么好,一下子就釣出ssr呢。 王貞儀淡然啟唇,聲音如冰玉輕響:“是的,我就是王貞儀?!?/br> 王莽:?。?! 對于自己忽然換了地方這件事,王貞儀并沒有太大的感情波動,只是以一種科學家的冷靜精神分析道: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那么我今日能夠抵達異地異時空,莫非時空流逝的方向亦可以扭轉,那么會不會存在一個點,時空都降為零,根本不存在……” 王莽大聲說:“自然有啊,就在混沌之初!” 王貞儀終于正色看了他一眼:“你也知道?” 王莽微笑,這不就是宇宙大爆炸和奇點理論嗎:“朕能不知道嗎,這可太熟了,你快進來詳談?!?/br> 王貞儀欣然道:“好!” 就這樣,王莽把王貞儀拉入了宮中,秉燭夜談,他有一個等待很久的「大國重器」計劃準備拉著對方一起實施。 縱觀整個古代,沒有比王貞儀更合適的人選了! 在這場交流中,王莽提供了現代宇宙學觀念,王貞儀提供了絕佳的科學思維。 總的來說,雙方對于首次交流的質量都表示滿意,并確立了接下來在農業、工業、軍事等各個方面的深度合作計劃。 王莽考慮到王貞儀早夭,覺得她身體很可能有什么宿疾,加上她初來乍到無處可去,索性讓她先住在宮中,先找太醫做個檢查。 而且住得近,也方便隨時討論工作。 就這般過了十余日,總算把帝國未來的科技騰飛路線敲定,王莽連日以來早朝都暫時推了,這還是第一次離開宮殿,準備帶著王貞儀去見屬下,彼此認個臉熟。 大將軍嚴尤第一個過來行禮,態度十分恭敬:“陛下好,皇后娘娘好?!?/br> 王莽困得要死,本想著趕緊認完人回去補覺,頓時被這一句話嚇清醒了:“你叫她什么?” 嚴尤一臉正直:“皇后娘娘啊?!?/br> 見王莽神色懵逼,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他又補充道:“朝野都傳遍了,說陛下對這位新來的王姑娘無比愛惜珍重,欲立之為后,留在宮中數日不出,孔休大人都開始準備封后大典的儀禮了?!?/br> 哈哈,看陛下被我們這些大臣窺破心思,這一下喜從天降,人都高興傻了。 王莽:??? 救命啊,是誰在污蔑他! 他是生長在紅旗下的四好青年,早就脫離了談戀愛這種低級趣味,和王貞儀之間分明就是純純的戰友情好嘛! 一旁,王貞儀倒是沒有什么特別的反應。 和王莽待了這么久,她早就發現,王莽雖然懂得多,但性格方面完全就是一個憨包,對她還有一種奇怪的迷弟濾鏡。 王莽:拜托拜托,這可是王貞儀啊,朕在自己的時代聽了那么多遍,現在總算是見到活人了,能不激動嗎! 二人的相處模式大約就是,王貞儀寫字他磨墨,王貞儀作畫他鋪紙,王貞儀吟詩他端茶,王貞儀制作儀器,他在旁邊遞工具打下手,王貞儀說要勇攀科學高峰,他振臂高呼「貞儀放心飛,朕等會就帶著十萬大軍殺到」。 可謂是充滿了保姆和小弟風范。 嚴尤等人時常出入禁宮,看見這一幕,難免心思浮動,深覺自家陛下紅鸞星動,當即就這么瞎安排了起來。 殊不知,這兩人的關系,其實是志同道合的戰友。 王貞儀十分驚喜,王莽的腦瓜子里居然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以及種種先進知識,給了她搞科研很大啟發。 而且資源也是任她取用,往往她都不用開口,王莽就自動心領神會,把東西送過來了。 這簡直是科研人的天堂! 王莽則覺得,自己等待許久的大國重器之路,終于可以走起來了。 畢竟王貞儀不僅是科學家,而且精通弓馬騎射,本身是有軍事背景的。她參觀了一下王莽的火藥研究所,大受震撼,當即表示愿意先搞一波軍工行業,進行武器的大幅度翻新改良。 王莽瞬間喜笑顏開,當即就準備給王貞儀封國師,地位猶在百官之上。 他要保家衛國,他要開疆拓土! 等武器全都發展起來了,什么劉秀、高麗、古希臘、古羅馬、古巴比倫,還不是轟隆隆一炮的功夫! 此刻,面對嚴尤等人的揶揄神色,王莽忍不住扶額,心想這都是什么荒謬的事啊,趕緊拉住王貞儀道:“戰友,你聽朕解釋……” 王貞儀莞爾,清秀的眉目間一片溫和:“陛下不用解釋了,我都明白的?!?/br> 王莽感動得都快哭了。 聽聽,她是多么好的人啊,這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一切都捧到她面前? 他當即寫下封國師的詔書,連夜傳告天下,發往九州各地,相關的封后訛傳自然是不攻自破。 結果,流言確實被澄清了,王貞儀是沒事了,他這邊倒是出了大事。 朝廷中的一眾老大人們,本以為自家陛下如此飛揚跳脫,不拘一格,現在總算來了個皇后能夠管管他。 哪知道空歡喜一場,什么皇后,根本不存在的。 現在這個王莽,可不是歷史上那個莽莽撞撞的頭鐵改革者,他確實有點東西,是懷著一顆赤誠之心想要為國家和人民做些實事,成為一代明君的。 他搞的一系列基建cao作和革命,讓大家的生活質量得到了質的飛躍。 王莽雖然腦子里裝滿了現代化見識,但他很謙虛低調,總懷著一種「別人都是大佬,只有我是渣渣」的心態。 畢竟新朝位面的那一群老大臣,幾乎都是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人物,誰沒有兩把刷子啊。 換算到現代的話,要想千年之后依舊有名字流傳下來,那得是什么水平的人物才行?至少得影響一個時代,萬里挑一,甚至十萬、百萬里挑一! 人家只是出生年代較早,又不是腦子笨,在這邊土生土長,受盡世家高門的訓練,論才華不甩他好幾條大街? 所以,王莽一開始就是以一種非常謙恭溫和的姿態掌政的,事無巨細,必要詢問眾臣的意見,絕不搞專橫獨斷那一套。 后人都說「王莽謙恭未篡時」,王莽雖然因為一穿過來就篡位了,遠比歷史上的那位要早,但這種禮賢下士、兼聽則明的作風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以真心換真心,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 眾臣深為感動,再加上王莽本次闖關表現也還算不錯,現在新朝位面的人心,得到了空前的凝聚。 雖然還稱不上四海歸心,因為劉秀還沒解決,但王莽的整個朝廷手下都已經心悅臣服,準備跟著這位老大一條道走到黑了。 老大人們想到這里,紛紛開始上書,諫言如雪片般鋪天蓋地飛來,讓王莽趁早立后生子,以固國本。 王莽:“……” 他娘的,為什么自己都已經是一國之主了,居然還要經歷催婚催生的折磨? 王莽不想結婚,他是一個堅定的獨身主義者,覺得全天下沒有任何一個家庭,可以安放他這一顆有趣而躁動的靈魂! 但是老大人們言辭誠懇,情真意切,他又不忍心直言拒絕,只好來了一招迂回戰術。 不久之后,一個名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作者創作的話本,在朝野之間悄悄流傳開了,很快就轟動全國。 上面寫道:“驚!帝王多年不立后,只因對她一往情深,為你講述那位死去多年的白月光女子傳奇故事?!?/br> “她,旖麗而又絕艷,溫柔而又敏慧,那年春水初生,她撐著一把傘過江南,年輕的公子乘船而過,挑簾遠望,從此一眼萬年,既是宿命姻緣,也是此生之劫!” “都道情深不壽,那一日,懷中的女子身體漸漸冰冷,他神色凄然,一任冰冷的雨水打在臉上,慟哭著對天發誓,此生心中除了你再無旁人,承君此諾必守一生!” “從此,這個名字成了他心口的朱砂痣,不忍觸碰的一道經年舊傷,每每思之,輾轉反側,淚如雨下?!?/br> “她離去的第十年,春風又過江南,當年共同種下的枇杷樹,而今已亭亭如蓋矣?!?/br> …… 王莽把上輩子看過的無數驚天巨刀虐文梗,拿出來拼拼湊湊,搞出了一篇曠世虐戀的千古狗血奇文,專門來騙眼淚。 雖然狗血,但很有效。 一時間,大江南北無數的男女老少無比動容,為了這段壓根不存在的愛情痛哭流涕,就連枇杷樹的銷量都陡然間翻了幾十倍。 就連王貞儀見到他都眼圈微紅,許久,才輕聲嘆息道:“陛下,斯人已逝,還望節哀?!?/br> 各位老大臣們,前些天還在瘋狂上書讓王莽立后,大有一副「陛下若不答應,臣就在殿前一頭撞死」的架勢,如今,也是紛紛嘆息不已,從此對立后之事絕口不提。 多情自古空余恨,自家陛下的過去,實在太苦了啊。 不想結婚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成全他一次,讓他為了心中逝去的摯愛守上一生吧。 若放在以往,他們還會覺得江山從此后繼無人,必定會引發亂子。 但現在,眾人見了鄭成功以隆武帝養子身份即位的案例,相當之優秀出眾,已經意識到了還有另一種選擇可以走,當即也不打算再勉強王莽,而是打算過幾年再讓他收養接班人。 王莽微微一笑,深藏功與名。 …… 周世宗柴榮位面,派出了十朝元老馮道上場參賽。 主打的就是一個玄學,既然馮道一生克死了十個皇帝,堪稱毒奶中的戰斗機,想來遇上忽必烈也能發揮奇效。 馮道的cao作馬馬虎虎,算是發揮了一半功效,因為他并沒有遇見忽必烈,而是遇見了太子真金,穿成一名漢人幕僚。 真金目前作為朝中漢法派的領袖,正在和忽必烈重用的阿合馬打擂臺,阿合馬不惜一切手段搜刮財富,并以其善于巧言令色,諂媚逢迎的性格,深得忽必烈歡心。 在本來的歷史上,太子真金會在幾年后因為忽必烈的猜忌幽憤成疾,英年早逝。 萬萬沒想到,馮道剛進來沒幾天,馬背上長大的真金居然在一次打獵的過程中墜馬,摔斷了好幾根骨頭,到家就開始頭疼腦熱發燒,最后沒搶救得過來,一命嗚呼。 整個蒙元朝廷頓時大亂。 忽必烈這時候對太子還沒有太多的猜忌,聞訊傷心淚下,又暴跳如雷,嚴令百官徹查那天打獵到底發生了什么。 馮道作為經驗老道的十朝元老,又是太子真金昔日的漢人幕僚,立即搞了一通政治cao作,埋下種種線索,最后都指向了宰相阿合馬。 阿合馬不甘心坐以待斃,也開始四處狂吠攀咬,搞得朝廷上下動蕩不安,內亂橫生。 馮道盡最大努力為南方的宋廷創造了機會,至于他們到底能不能真正把握住這次機會,趁著蒙元內亂壯大自身,對此,馮道持比較悲觀的態度。 趙宋開國太祖趙匡胤他也見過,殿前都檢史,現在正被周世宗柴榮關在監獄里。 照馮道閱人無數的眼光而言,此人雖然還算不錯,但軍事能力比起柴榮,以及同時代的后唐莊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等人,還是弱了一籌,更不要說和真正的宋祖陛下劉裕同臺競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