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至于那些想要葉落歸根,迫切希望回到北方故土的百姓,自然要將他們都掣帶回去。 謝晦花了小半年,沿路收集了五六萬的南渡子民后裔,終于走到了江邊,準備過江。 他們是第一批,也是最慢的一批。 后面的大將軍王鎮惡等人南渡的比他們還要晚,就是十幾年前的事,如今更是歸心似箭,也是沿途浩浩蕩蕩收攏了一大批的百姓,遷往江北各地。 而此時,劉裕和岳飛已經打下了洛陽城,滅亡了后秦,開始大搞建設,修復園陵,建造民居,為來日百姓搬遷到此,建設副都作準備。 洛陽荒廢多年,一切皆需要努力營造,到處都是歲月流淌過的痕跡。 劉宋水師自洛水西行,沿著七里橋駛入城中,本土百姓早已站滿了河流兩岸,挨挨擠擠地過來迎接。 一百年以來,這是中原軍隊第一次出現在洛陽城下,這里有許多的古跡,滄桑風物,宛然沐浴著霜雪舊痕。 李清照等人一入城,紛紛被勾起了懷古幽情,開始四處亂逛。 去什么嵇康當年彈《廣陵散》就義的地方、曹丕當年受禪登基之所、邙山古墓、洛水行舟送別處、洛陽太學舊址等地憑吊,瞻仰各處經文石碑、殘垣字畫、題壁舊痕等等。 劉裕他不一樣,他比較務實,進城后就直奔漢光武帝劉秀墳墓……邊上的一顆杏子樹。 “據說這是全洛陽最好吃的杏子樹,果然好大一顆!” 他這么告訴岳飛,而后輕身躍到樹上,身后披風在天風里翻卷,開始摘果實,杏子如雨點一樣從枝頭噼里啪啦落地。 岳飛無奈,折回來時路,接了一杯泉水遞給他:“陛下,來?!?/br> 劉裕端起杯子,豪氣干云地一飲而盡道:“不愧是洛陽啊,泉水都比別處更甘甜?!?/br> 岳飛:“……”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水是用來給你洗杏子的? 他在這里感嘆的功夫,劉裕已經剝開杏子皮,一連吃了四五個,連聲招呼他快來嘗嘗。 岳飛在他身邊坐下,神色沉靜,看天風搖搖吹過樹葉,滿川溪動,江山如畫。 這里毗鄰城市的西南角廣陽門,路邊有王侯宅邸荒廢已久,迎著斜陽,蒼茫了萬古歲月。 劉裕問他:“那處有燕子正在飛的,昔日是何方人家?” 岳飛仔仔細細打量了好幾番,不是很確定,本想說讓李清照過來看一眼吧,忽然在傾頹的門楣間,找到了一些別樣的字跡:“這是你家?!?/br> 劉裕無語,你怎么上來就罵人呢? 好在,岳飛很快意識到自己的話有歧義,又糾正道:“這是劉阿斗亡國之后,從蜀地北上,關押在洛城的住宅?!?/br> 劉裕一怔,回憶起自己曾穿成劉阿斗,在季漢位面的北伐時光:“看來,世間的因緣際會果真奇妙?!?/br> 那個位面的后漢世宗版本的劉阿斗,宏開偉業,光復漢室,還都長安。 他離去的時候,趙云、魏延等人征戰半生,業已卸甲歸田,安享天命。諸葛武侯也已經白發如雪,到長安城外,渭水之側,折柳為他送行。 不知道為什么,他看著眼前凋敝殘破的舊宅,回憶著當時的場景,和那群與他相處半生的季漢故人,心中忽然生出了許多悵然。 原來那些人,在本位面,早已經抱憾而終了啊。 光陰浩蕩如洪流,屈指幾度經秋。 劉裕忽而產生了一個念頭,霎時間,便覺得心口一陣guntang:“鵬舉,孤想要做一件事?!?/br> 岳飛目光溫和地看向他:“陛下?!?/br> 劉裕沉聲說:“我們不是有跨位面紅包嗎,在打入長安、天下一統的那日,孤要讓他們——讓那些立志于北伐,但終究因為種種原因含恨折戟,抱憾而終,致死都未能攻城過江的戰士,都一起來作個見證?!?/br> 長安被留在了最后一戰,多路大軍即將形成合圍之勢,如今只剩羌人在此困守,攻占也只是時間問題。 劉裕想要對他們說,胡寇凋亡,諸夏寧靜,天下復歸于一統,你們所期盼的一切都已經實現,不必再有遺憾,放心地離去吧。 岳飛有些驚訝,但轉瞬卻明白了他的意思,擊節贊嘆道:“好!河山既復,當請萬方來賀,一補平生恨事!” 但因為他們的道具是紅包,并非鄭成功那樣的戰魂點將碑,只能進行一次傳輸,內容也十分有限。 到底該如何安排才最合理,才能最大限度讓別人參與進來,這是很需要推敲的一個問題。 最終,經過劉宋位面的全員商議表決,眾人選出了古往今來北伐失敗、最為慘烈遺憾的八個人,到時候分別發出八個跨位面紅包,告知喜訊。 他們一共有十個紅包,畢竟是關鍵道具,剩下兩個就留著以后備用好了。 …… 大軍云集,水陸并進,主力從潼關攻克,進入關中地帶。 但也有一支偏師小隊繞到了后方,想試試能不能從洛水那邊,一直駛向洛水的源頭,從那里找到一條通往關中的水路。 很不幸,此路不通。 不僅不通,而且沿著洛水駛著駛著,居然就進入了深山,直接擱淺了??! 山的盡頭有一座荒村,此地百姓因為大山阻隔,處在一種比較與世隔絕的狀態,更是從未見過船只行駛,如今看到劉宋大軍前來,紛紛驚呆了! 男女老少如同圍觀猴子一樣,擠滿了沙灘邊,看著船隊指指點點,發出了快樂的笑聲。 眾人:“……” 這些原住民好生活潑! 眾人無可奈何,只得下船,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把擱淺的船只挪移出來,順著窄窄的水道沿路返回。 等他們耗費了數十日,再次回到出發點的時候,發現,天啦嚕,潼關已經被攻克了,大軍已經打入長安城了! 眾人:“……” 我們在外面一路飄零,走水路想抄近道,仿佛抄了個寂寞! 本次隨軍的顏延之若有所思,決定將這一樁趣事記錄下來。 許久之后,他到好友陶淵明家做客,恰好拿出了當時的日記。 陶淵明看了,對這個追溯洛水源頭,在洛水盡頭見到寥落(?應該是活潑)古村的故事很感興趣,當即大筆一揮,創作了一個相關故事。 嗯,就叫《桃花源記》好了! 大軍攻占長安,「宋」字大旗時隔百年,終于又一次插在了中原正朔的土地之上。 此刻,劉裕特意動用了抽獎得到的陸游標志物,「辛棄疾人物卡」,將宋孝宗位面的辛棄疾召喚了出來。 趙瑗正和辛棄疾聊得好好的,一抬頭,忽然發現了人沒了,險些當場昏迷過去。 他回過神來,陡然響起了召喚那一茬,長吁短嘆,直呼劉裕不做人。 入城那一日,大雨如洪流,急促落下,洗去了長安的所有烽火與塵埃。 然而,只是憑闌稍微等待了一會,就已經雨過天晴,一輪旭日噴薄而出,華光朗朗升起。 劉裕立在高高的城樓上,抬指捻去了磚瓦上一粒沾濕的水痕,笑道:“「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鵬舉這句詩,和此情此景倒是很貼切?!?/br> 岳飛輕笑一聲,糾正自家陛下:“豈能是「怒發沖冠」,最應是「喜上眉梢」?!?/br> 在城頭遠望河山,簪纓已定,天下已寧,四海胡凈沙。 萬里飄懸的旌旗屹立山色青蒼,凝結了萬里蒼茫色,報喜的破虜文章傳向了四面八方。這座城中無數的丹霞煙氣,瓊樓玉殿,蘭臺金沙,一切的一切都顯得氣勢恢宏,森羅萬象。 不遠處,許多人正在忙忙碌碌。 或與百姓接洽,告知他們來日安排,或忙于修繕工作,整理宮闕,或清點著前朝的藏書、碑文、天文儀器等物,細心收藏,或忙于安排不日后的登基大典,正在揪著劉穆之掰扯各種流程。 果然是熱熱鬧鬧,生氣勃勃。 向遠望,是帝國清平盛世;向近看,是溫暖煙火人間。 岳飛忽然提議道:“不如就把這一幕畫下來,傳遞給他們吧?!?/br> 劉裕覺得這個主意很好,當下找來了帝國著名的詩畫雙絕謝靈運,讓他如實記錄下如今的場景。 謝靈運擅長寫山水詩,亦擅長對山水的妙筆丹青幻彩描摹,當下就開始揮筆落下,清雅瀟灑,一蹴而就。 畫中不僅有長安城,有象征著五胡盡滅的功德碑,有人間煙火,有森森刀劍鐵甲光寒。 還有英氣高邁、手持長劍的宋祖陛下,憑闌聽雨、回望金闕的岳王,接雨水洗凈刀鋒鮮血的檀道濟,以及許許多多打進長安城、親手將這個天下變為統一的功臣。 劉宋年間,厲害且青史留名的文人著實不少。 岳飛寫下了第一首賀詞,李清照和顏延之各留了一首賀詞題在畫后面,刻意隔得遠遠的,以免畫風不符,導致互相打架。 謝靈運自己也寫了一首,還有陳郡謝氏的「小謝」謝惠連,當然還有辛棄疾。 到最后,所有人不管到底擅不擅長文學,都加入了其中,宛如炫技一般,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就連劉裕自己都在后面加了一首詩,十分言簡意賅: “打呀打呀打,打入長安城。 一統天下事,殺死五胡人。 扛起這個鼎,國家和眾生。 問朕手酸嗎,當然不可能?!?/br> 眾人(盲目而心悅誠服的):好詩好詩,既表達了對過去的追思和痛惜,又充滿了對外來的向往和意氣風發。 用如此簡潔的話語表達出如此深刻的含義,不愧是自家陛下??! 唯一初來乍到,所以不太有濾鏡的辛棄疾:??? 不是,你們這群人到底怎么回事? 當下,這張眾星云集的書畫,就夾雜著李清照數千字的情況說明,一并謄抄臨摹了八份,被塞入了八個紅包中,傳遞向各個位面。 因為紅包總共可以塞下一立方的東西,所以除了書畫,劉裕等人還在里面裝了很多禮物。 這些位面都是沒有被天幕選中的,從來沒有進行過逆天改命的位面。 紅包的第一個接受者,是季漢姜維。 “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姜維欲使漢室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的計策,終究是失敗了,他已經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 門外箭雨如簇,姜維白發垂落,舉起長劍,緩慢地指向了自己的心口。 臨死之際,今生今世無數的畫面在腦海中掠過,年少意氣風發的天水麒麟兒,青年時期追隨丞相南征北戰,五丈原前,長風吹徹,一生的光芒仿佛都隨燈燼湮滅。 姜伯約此生都是漢臣,至死未曾負漢。 就在劍鋒即將刺下的一剎那,仿佛有熱淚混合著鮮血低落在刃上,他淚眼模糊,忽而看到了一卷奇怪的紙出現在了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