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他和半個身子從牌位中爬出來的岳飛對視了半晌,感覺自己的靈魂都在顫抖。 自己真的還在人間嗎? 幸好他震撼歸震撼, 手依舊四平八穩, 持著靈牌,沒有出現不小心一抖, 直接將岳飛摔到地下的慘案。 岳飛終于徹底離開了牌位,清肅衣冠,眉眼明湛,噙著一絲微笑地望向他:“文山?!?/br> 文天祥一怔,未料他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當即端嚴一禮, 以一種無比鄭重的語調說:“岳王?!?/br> 天幕前的觀眾們:! 感覺我們見證了傳奇! 這一刻,是大宋三百年歷史上最意義非凡的時刻, 兩位最能代表這個朝代風骨與精神意志的人見面了! 而且兩人都遠遠超越了這個時代, 千秋萬載永不磨滅,是后世仰望日月生光的高山與旌旗。 必須得記錄下來做個紀念啊。 當即,諸天萬朝的各個位面紛紛開始了行動。 “畫,立刻給咱畫下來!” 明太祖朱元璋很快就找來了畫師, 指揮道:“咱要將這張圖放大了掛在岳王廟的正殿!宋濂, 你也別杵在那里不動, 現場作一首文賦來配!” 洪武年間的筆桿子,有啥都需要他上的宋濂:“……” 行叭。 雖然不給工錢,但除了照做還能咋滴。 “幼安,此情此景值得你寫一首新詞來慶賀吧?!?/br> 宋孝宗位面,趙瑗笑吟吟地說,給辛棄疾端上了筆墨,坐在一旁,緊盯著他抬起手腕,字若星流,落筆成文。 一筆一畫英氣颯沓,宛若終古如潮的波濤在紙上奔走,氣勢斐然。 等辛棄疾寫完了最后一個字,趙瑗以一種平常絕難達到的驚人速度,一把將紙箋搶了過來,飛快地藏進小箱子里鎖好,然后心滿意足地說:“很好,幼安的詩詞收藏又多了一個,這些以后都是朕的!” 辛棄疾對此早就習以為常,畢竟自從進宮認識了趙瑗,他自己寫出來的詩文,就從沒在手上停留超過一炷香。 他語氣幽幽地說:“陛下,里面內容你似乎看都沒看上一眼?!?/br> “啊,被幼安發現了”,趙瑗一點也沒有遭到揭穿的窘迫,反而理直氣壯地說,“朕知道幼安的作品一定是最好的,所以先搶過來,以后再慢慢看!” 辛棄疾:“……” 對于趙瑗的這種奇葩愛好,他只能表示,陛下你開心就好。 大明景泰位面,于謙正在案前作畫,低眉握玉筆,丹朱與彩墨從冷如霜雪的指尖靜靜流淌出來,平鋪于紙上,仿佛天邊彩色的霞光翻涌。 他的畫風還是當年自文天祥那里學來,清冷皎潔,又挺拔峻秀,已經畫了挺久。 “陛下覺得如何?” 朱祁鈺站在旁邊看了許久,神色復雜:“當然很好看,可是……” 他欲言又止,一旁的王文、商輅等人看在眼里,更是面面相覷。 廷益/石灰兄/于大人,這幅畫單論畫技水準,確實登峰造極。 但你為什么畫的時候,只給自己的老師開美顏,極盡流麗工筆細致描摹,處處上心只求盡善盡美,卻對岳王草草幾筆帶過??! 甚至連顏色都不帶上的,岳王看起來好像黑白漫畫人! 這就是西湖三杰之間的塑料友情嗎? 然而,更塑料的還是三杰中的最后一位,南明張煌言。 在看到天幕畫面的第一時間,他家陛下鄭成功,就敏銳地意識到了其中的商機所在,當即讓張煌言制作一系列漢人英雄的小塑像伴手禮和故事手冊。 準備分兩批,一批在開疆拓土的時候贈送給當地土人和政權,一批遠銷海外諸國。 這也算是一種海外漢文化傳播。 當然,人選不僅有文天祥和岳飛,鄭成功還列了幾個自己比較有好感的往圣先賢,最后將隆武帝也放上去了。 張煌言沒搞過這玩意,也不知道該怎么cao作。 索性抄了一波作業,趕往本位面的文山祠、岳王廟、于謙祠等地,直接把人物塑像拓印了下來,也不管和真人到底像不像,就這么精致包裝一番,發往了五洲四海。 眾所周知,塑像的外形往往取決于工匠個人的審美高低,在某些工匠被視為賤籍的朝代,作品質量可想而知,甚至有些人鬼莫辨。 荷蘭紅毛鬼們剛被從臺灣趕走,就遭到逼迫,不得不以一座海外島嶼的高價被迫購入了這些小塑像禮物。 拆開來一看,親娘嘞,這些面目猙獰的家伙,都是什么地獄生物啊,只有這個叫隆武帝的看起來還像個人樣。 大明果真是撒旦使者,惹不起,惹不起! …… 此刻,文天祥看著岳飛,輕輕嘆息一聲,眼睫輕垂,墜落了一縷淡金色的細碎光影,仿佛蒼山黃昏中黯淡無邊的一抹暮靄浮云。 “岳王今日顯圣,可是覺得我是宋之罪人,來送我上路?” 岳飛徐徐打出一個問號:? 文天祥淡淡道:“我沒什么可說的,你動手吧?!?/br> 他之前在元營,大罵元人丞相伯顏,而后被打入獄中,押送北上,路過京口時險之又險地逃了出來。 結果這只是個開始,余下的時日中,他遭遇了李庭芝派來的一波又一波追殺。 李庭芝在江淮一帶經營日久,故舊眾多,他一說文天祥已經降元,眾人當即就信了,紛紛義憤填膺地表示會堅決追殺到底。 文天祥死里逃生,本想拉起義師旗幟繼續抗元,結果所到之處,人人皆一片殺心,投以冷眼。 他并非沒有試過反駁和自證清白,但江南各地俱是如此認為,三人成虎,言論蜂起,簡直讓他百口莫辯。 流言的威力恰在于此處,能積毀銷骨,讒謗穿心,使最溫潤的美玉落入塵泥卻無法自清,只能被無數惡意裹挾著,走向毀滅。 而動手的人,甚至認為他們是在堅持心中的正義。 文天祥近來已經習慣了被誤解、被譏嘲,覺得自己此刻落到李庭芝手中,一定無法幸免,見到岳飛的「英魂」,也自然而然想到了同一處。 揚州春日,細雨濕流光,清風也如此溫軟和暖,絲絲縷縷吹拂人面,卻只讓他覺得心灰意冷,思緒如冰。 一只手依稀帶著暖意,安慰似的在他肩上拍了拍。 “抱歉”,岳飛溫聲說,神色中充滿了歉疚之意,“庭芝誤中元人的離間計,這事做得過于欠妥。我已經罰過他了,當時就將實情傳檄告知四方,如今,那些流言應當已經解決了?!?/br> 文天祥深感意外:“那他為何要將我抓來?” 岳飛告訴他:“我接手所有掌兵之事,庭芝的一切軍令均發自我之手。如今,真州得保,瓜州已克,我欲重啟你當日在信中約定的出兵計劃,收復建康,伺機北上,這里還有許多事需要你完成?!?/br> 文天祥頓時精神一振。 若照常理而言,一個人經歷了如此多九死一生的磨難,皆拜李庭芝所賜,難免心懷不滿,抗拒合作。 但文天祥卻是一個光風霽月,皎若清川,謀家國天下而不顧惜己身的人,當即就將所有芥蒂都拋在了一邊,朗聲道:“好,要我做什么?” 岳飛本想將計劃直言相告,但往天幕上看了一眼,立刻改變了主意:“你先休息吧,明天再說?!?/br> 此時此刻,天幕上吵得很熱鬧。 正所謂“關心你的人會永遠關心你”,于謙作為觀眾,見先生一路行來神色蒼白,形影單薄,自不免心疼感慨一番。 甚至寫了一篇小作文@岳飛,寓之以情,動之以禮,讓他代自己好好照顧先生。 岳飛回復了一個“好”字。 問題就出現在這個“好”上,于謙想起了上一次鄭成功等人的奇葩行徑,有此前車之鑒,無論如何都不放心,遂給岳飛列了一長串注意事項清單,還將整個文天祥年譜都發了上來。 如此浩浩蕩蕩,成千上萬字,在天幕上刷了小半個時辰還沒終結。 萬朝觀眾們對這種霸屏行為不堪其擾,紛紛提出抗議。 不料,景泰位面的王文是個吵架慣犯,杠精中的戰斗機,一見眾人居然集火他好友,這還得了,登時戰斗力全開,以一敵百居然都未落下風。 眾人大怒,立刻反唇相譏了回去。 景泰位面的百官為了維護自家少保和天官大人,絲毫不甘示弱,充分發揮了大明文官的特長,那就是特別擅長吵架,個個都加入了天幕混戰,鬧得不可開交。 期間,難免夾雜著一些好事者的吐槽。 譬如新皇帝王莽、陳文帝陳蒨、宋孝宗趙瑗等,這幾個皇帝永遠沖在吃瓜第一線,哪里有熱鬧,哪里就有他們。 或曰“大明文官口才驚人,何不給本位面也來上一打”,或曰“感覺岳飛再不讓先生休息,于謙就要拔刀了”,或曰“鬧吧鬧吧,鬧翻了最好,朕正好趁機挖一下西湖三杰的墻角”。 岳飛見狀,深感無語,直接將這群人統統拉黑。 他轉頭看向文天祥,攜了對方入城,一邊溫聲說:“你就住城主府吧,好好休息一下,我明日練完兵去找你詳談?!?/br> 文天祥在城中經過,見揚州軍民不時過來同他打招呼,神情平和,隱隱帶著同情之色,知道那個叛逆流言應當是已經解決了。 他眉間染著淡淡的倦意,拱了拱手道:“多謝岳王?!?/br> 岳飛擺擺手:“不必。我素知你一片丹心如雪,絕無可指摘之處,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管;其次,我的一位故交——” 于謙是他素未謀面,但經常被相提并論,神交已久的故交。 當然,如果岳飛知道于謙在畫畫的時候對他的形象做了什么,他一定不會這樣說了。 但他并不知道,所以微笑道:“他托我照拂于你,是以,這些不過是我分內之事?!?/br> 文天祥神色充滿了困惑,想不出自己究竟會認識岳飛的哪一位故交,最終嘆息一聲:“那請代我謝謝他?!?/br> …… 瓜州一戰,小皇帝宋恭帝和謝太后均被元人所弒,身死殉國,參與瓜州之戰的將領們傷心至極,為兩宮舉辦了隆重的國葬。 這道消息如風般傳遍了江南各地,在各路仍在堅守的義軍和官軍心中激起了巨大的回聲。 先前太后下諭旨,讓他們奉詔投降,眾人都覺得憤怒不已,哀嘆社稷傾頹。 但如今兩宮一死,他們頓時就忘了先前的愉快,而是化悲憤為動力,裹挾著滿腔激怒與血勇,誓要斬殺元賊,報此血仇。 整個江南地區殘余抗元勢力的人心,得到了空前凝聚。 然而對于元軍來說,這就是一個天大的噩耗了。 主帥伯顏這次滅宋,主要使用了避實擊虛的策略,主力順漢水切入長江,避開了重兵把守的揚州等地,一路繞行,直取臨安。 這其實就是反向版本的子午谷奇謀,打的就是一個速度差,作星夜奔襲、兵臨城下之勢,突擊首都之孤城,逼迫其出降。 伯顏的計劃執行得相當順利,如愿以償地得到了宋恭帝的歸降,可以在政治上名正言順地接收南宋資產了。然而,隨著小皇帝的死去,一切重又化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