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今日就連兩宮都來勸降了,他們已經降了元,我的國家已經滅亡了啊,那我究竟是為誰而死戰,這一切終歸到底都沒有了任何意義。 因為兵荒馬亂,信息阻隔,他并不知道陸秀夫、張世杰等人已經帶著二王南下,一路轉徙,重新豎起了宋廷的旗幟。 他也不知道,雖然臨安出降了,但數不盡的仁人義士還在外面奔走,江蘇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各地還有許多宋軍駐扎,此時反抗大有可為。 他只知道,他在外面血戰,但宋朝卻已經覆滅,支撐著他往前走的一切信念都已不復存在。 李庭芝緩緩端起了一杯鴆酒,只覺萬念俱灰,但轉念想到滿城百姓,握杯的手終究是停在了半空中。 罷了。 自己這一死固然痛快,但揚州子民就真的只能淪為刀下魚rou,任人宰割了。 李庭芝最終決定戰至最后一息,誰要想傷害這些揚州人,誰就踏著他的尸骨過去。 他將鴆酒放在一邊,繼續寫自己的遺書。 他一生征戰,傲骨不屈,卻在遺書中極盡所能地放低了姿態,自稱罪臣,百身莫贖,想著在城破之日,戰死之時,如果有人找到他這里,可以將一切罪責都推在他身上,放過全城百姓。 因為情緒激烈,太過于投入,李庭芝完全沒發現岳飛的到來。 岳飛站在他身后,看著他寫完遺書,輕輕嘆了口氣,伸手搭在他肩上:“你……” 李庭芝駭然回頭,第一反應還以為元軍已經打進城了,看見對方一身漢人衣冠,才稍稍松了口氣。 但這一口氣還沒徹底送下來,他就看見了岳飛的正臉,如同做夢般,轉頭又看了看畫像。 一般而言,畫像和本人之間都存在著較大出入。 甚至有極端情況,連物種都變了,比如之前新宋帝國,趙昺給張世杰設計的黑洞嘴獼猴腮畫像。 但李庭芝不是一般人,他是岳家軍四代目,他家中許多前輩都親眼見過岳飛本人。 所以,這張畫像風儀峻秀,氣骨挺拔,望之如見穿云破霧之利劍,和岳飛本人可謂是十成十的相似。 李庭芝一看,頓覺眼前一黑。 天吶,師祖都來接他了,他難道已經到地下去了? 那揚州城定然是守不住了…… 就這樣,他上前兩步,死死抓住岳飛的手,急切地想要說點什么,比如自己不是國家罪人,對天下對先賢問心有愧。 但他實在傷得太重,又許多日未曾合眼,這般情緒上涌,一下就昏了過去。 岳飛本想把李庭芝搖醒,問問情況。 見他全身都是傷,不知該如何下手,只得嘆了口氣,先給他簡單包扎了一下,讓他在邊上休息一會。 此刻,門外那名匯報“追殺文天祥”之人,早已離去,行色匆匆地復歸戰場,來不及停留。 岳飛找了一些城中簡訊資料在看,越看越眉峰緊蹙,待看到那個謝太后命令本方投降的詔書,更是目中迸出了如刀劍般的寒芒。 視頻那頭,劉裕大罵:“這個謝太后還有小皇帝,真不是東西!” 參賽者身在副本中,可以與原位面連通視頻,故而劉裕、劉穆之、檀道濟、李清照等人一直同岳飛連著視頻,隨時準備出謀劃策。 劉裕想起了之前他穿成的劉阿斗,在真正的歷史上,這位也和李庭芝的遭遇一樣,曾下詔讓大將軍姜維歸降鐘會,又是另一個版本的「臣等正與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他長嘆了一聲:“縱然歷史光陰輪轉,昏君卻古今皆同,使我生民飽受罹難?!?/br> 岳飛點點頭,覺得大宋三百年,奇葩帝王確實不少,很需要自家陛下到這些位面動身一趟,教他們做人。 他將李庭芝的名字打在了天幕上,問眾人這是誰。 【新皇帝王莽】:岳王你問對人了,這個朕熟!李庭芝算是你的直系徒孫,最后在揚州城殉難了,結局非常悲壯慘烈。 【陳文帝陳蒨】:莽子,全天下還有誰是你不熟的嗎? 【宋仁宗趙禎】:都知道這王莽的身份有大問題,不過他給大家提供了快樂,這次就先放過他。 【新皇帝王莽】:笑死人了,朕要你放過?你這樣的,朕一手能打十個。 【漢光武帝劉秀】:趙禎還敢出來發言?趕緊過來挨打! 【漢光武帝劉秀】:(憤怒)(惱火)(高高地舉起了長劍)(大嘴巴子啪啪左右開弓)(朕看你是活得不耐煩了) 【宋仁宗趙禎】:……(不敢說話.jpg) 【北齊神武帝高歡】:有沒有人來給朕捋一捋到底什么情況? 【魏文帝曹cao】:就是,請照顧一下宋末之前的觀眾好么,朕都搞不知道岳將軍現在在哪里,又處于什么年代。 【新皇帝王莽】:大概是崖山海戰正式開始前的兩年多,岳王在揚州城,陸秀夫等人正在前往南方建立朝廷的路上。 【成化大帝朱見深】:如此說來,岳王開局就可以順理成章接管李庭芝的軍隊,畢竟是祖宗嘛。 【漢昭帝劉弗陵】:好像是這樣的,岳飛怕不是要殺瘋了! 【南唐后主李煜】:嗚嗚嗚,他值得。 【南明弘光位面. 太子太傅史可法】:武穆王,李庭芝追殺文山先生是有緣由的,還請你不要責怪他。他不是在搞內斗,也不是誤國jian臣。 【南明弘光位面. 太子太傅史可法】:李庭芝在一月內接連遇見了十三批勸降者,包括謝太后和小皇帝。這時,有人到處傳訊說,有個宋朝丞相也會來勸降。 【南明弘光位面. 太子太傅史可法】:這時候,文山先生剛好第一次從元營里逃出來,準備去南方開展義軍活動,過揚州城欲見李庭芝,李庭芝就以為他也是來勸降的,于是下了追殺令。 【南明弘光位面. 太子太傅史可法】:整個事件,其實完全就是一場誤會。 【周世宗柴榮】:史可法,朕很好奇,你怎么這么維護李庭芝? 【大秦天王苻堅】:史可法是南明的,和李庭芝之間至少隔了好幾百年吧。 【南明弘光位面. 太子太傅史可法】:因為我本來的命運也是殉死揚州城,揚州二十萬人民盡遭清兵屠戮。是以,對他無比感同身受。 史可法輸入完這一番話,輕嘆一聲,靜立在揚州城頭,橫吹一支枯笛曲。 那聲音蒼涼悠遠,若江波飄搖萬里,連接著天幕,寄慨遙深地連接著古今。 “烽火揚州路”,當真是一語成讖,在四百年前,李庭芝曾在揚州城血戰而終,在不遠處的未來,這里本來會爆發一場名為揚州十日的屠殺。 當然,他們這邊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揚州現在成了南明弘光位面的首都,秦良玉登基后,將都城從南京遷徙至此地。 一來可以重鑄江淮防線,控扼上游,抵抗清軍。 二來南京這個地方多少有點詛咒,從六朝開始,到南明弘光為止,在這里定都的王朝和國家就沒有一個國祚長的。 弘光位面的局勢遠比其他兩個南明位面更加容易上手。 畢竟,這時候他們仍舊坐擁半壁江山,與清廷隔江對峙,大可以從容布署北伐,比起鄭成功從云貴之地出發的地獄級難度北伐,顯然十分友好。 但秦良玉同時又要面臨更大的壓力,只因她是徹底的改朝換代,而且還是女帝,各地都有不服之聲和兵戈烽火四起,需要一一鎮壓。 好在忙歸忙,一切都充滿了希望,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他在深冬的冷風中站了太久,身影單薄,秦良玉走過來,給他披上了一件外袍。 秦良玉輕聲說:“真希望武穆王可以改變揚州城覆滅的結局?!?/br> “一定會的”,史可法語氣堅定,“縱然揚州已經到了絕境,但他是岳飛啊,他一定可以創造奇跡的?!?/br> …… 李庭芝在昏睡中,依舊很難受,充滿了憂慮,蒼白的眉心深深刻入了斧鑿般的痕跡。 他掙扎著醒了過來,第一眼就看見岳飛坐在窗前,低頭看著輿圖。 雪白如銀的月色穿窗而入,溫涼地潑灑了一身,更顯得他神色淡然平靜,似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靜默的眸底時有劍光交疊,似寒芒破空綻鴻蒙。 李庭芝皺眉看著他,以為自己還身在夢中,卻見岳飛抬頭看了他一眼:“祥甫是吧,過來?!?/br> 不是,你誰啊,我憑什么聽你的。 李庭芝這么想著,身體卻很誠實地走了過去,驚疑不定地看著岳飛,而后被按在桌案對面坐下。 他感覺這一幕未免也太過真實了,做什么夢能夢見這好事啊,忽然膽大包天地伸出手,摸了摸岳飛的臉。 岳飛一動不動,任由他摸。 李庭芝摸了一會,發現對方是有呼吸和溫度的,霍然抬頭,滿臉驚駭地說:“你真的是——” 岳飛溫聲道:“我是?!?/br> 李庭芝神情呆滯地望著他。 眼前人比想象中還年輕一些,但容色沉靜,意態堅決,是那種縱然天崩地裂、星隕如雨,依舊會沿著既定道路向前的堅決,讓人一看就覺得心中一定,不由自主要追隨著他一路同行。 這世上真有人生來就注定為王,天生就是最好的領袖。 岳飛看著他,眸中溫和如水,還帶著一絲隱隱的對自家晚輩的關切之意。 李庭芝對上他的目光,忽然心中一酸,覺得再也堅持不下去,踉蹌往前,一把攥住他的手,淚水已經奔涌而出:“岳王師祖,你來了,你是顯靈來救我們揚州的嗎,太好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岳飛拍了拍他的脊背,安撫他道:“好,我知道了,你先冷靜一下……” “你根本就不知道?。?!” 李庭芝哭得好大聲:“師祖,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出現意味著什么,在此皇帝投降、人心渙散之際,你只需要現身一呼,無數的宋人都將熱淚盈眶,會有千軍萬馬跨越山海來追隨你。不,你甚至什么都不必做,只需要一個名字就好。你以為我堅守揚州城至今,是因為自己的威望嗎?不,是因為我是孟珙的弟子,岳家軍的那個岳??!” 岳飛不禁動容:“這些我確實不知道?!?/br> 結果李庭芝一聽,哭嚎得更加凄慘悲痛了:“你說你不知道,師祖你怎么能不知道!我和周圍的無數宋人一樣,自小都是聽著你的故事長大,萬般仰慕,一切的榮耀、光輝和號召力都是你應得的,往后的千秋萬載歲月你都必定會成為傳奇,風波亭成了我的一生憾事,我只恨不能跨越時空替你以命換命,你怎么能不知道!” 岳飛:“……” 他算是看明白了,李庭芝現在根本無法進行正常溝通。 他一只手緩緩拍著對方后背,權當安慰,自己也沒閑著,繼續翻看各種訊息。 看了許多資料,又聽了許多天幕觀眾的交談,大致摸清了現在的情況。 關于李庭芝守揚州城,要說他做得不好吧,他確實有些能力,招募流民在揚州城南修筑堡壘宋大城,極好地防備了火炮流矢,起到還算不錯的抵御作用。 又在戰爭間隙開設學校,開鑿鹽場發展經濟,搞得有聲有色。 若不是他這兩條措施,揚州也守不了這么久。 但要說他做得好吧,看看今天這個局勢,這句夸贊又實在是說不出口。 這時,李庭芝終于平復了心情,緊緊抬眸盯著他。 岳飛見狀不再耽擱,單刀直入地問:“你為何要追殺文天祥?” “哎,師祖居然也知道文天祥么”,李庭芝有點驚訝,當下將事情的始末細細一說,“外面都在傳,一名投降元朝的前大宋丞相將會前往江淮各地招降,他剛離開元營,又給我寫了信,自然就是他啊,我肯定要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