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國之將亡,誰家沒有忠臣義士,即將與山河同葬?等著吧,接下來的時日,這群蒙古人在忽必烈的號召下,反撲將會史無前例的強烈?!?/br> 他說到這里,見奧斯曼一世仍舊滿臉懵逼,壓根不知道他在說啥。 不覺意興闌珊地擺擺手,拂袖而去:“你不懂也可以理解,誰讓你們突厥是沒有歷史、也沒有文化的民族?!?/br> 奧斯曼一世:? 聊得好好的干啥又罵我,雖然延平王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鄭成功傳令全軍,退后扎營五里,正好在龍馳大炮的最遠射程范圍內。 一方面,這樣可以避開一心死戰到底的元兵們瘋狂出戰進兵,留下緩沖余地。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哀兵的意志通常都是消耗品,很快就會在長久的困境和僵持中逐漸散去。 另一方面,鄭成功也實施了「圍師必缺」的原則,搞一搞元兵的心態。 在表面上將包圍線缺了一個角,讓元兵認為自己還有可以出逃的機會,盡管他們理智上知道沒有,可誰還能不在情感上懷著點指望呢? 這般連日下去,遲早心理出問題,忽必烈的領袖力再強也沒用。 果不其然,在僵持后的第二個月,城中出現了欲要連夜出奔的逃兵,被忽必烈以血腥手段滅殺,掛在城頭示眾。 新宋的火力始終在不斷加強,他們的裝備被從最近的安南研發基地一路運輸過來,源源不斷,方便快捷。 他們甚至不需要付出太多人力,只需要一些火器營的士兵輪流換班。 城內的元兵卻早已苦不堪言,極端疲于應對。 這一日,又一輪炮轟稍歇,新宋照例有人來到城下勸降,被亂箭射了回去。 如血的殘陽籠罩著大都的宮殿樓宇,四野城垣,仿佛在天地這張黯淡的畫布上,肆意潑灑開了朱砂,涂抹出無邊無盡鮮血與焰火的色澤。 忽必烈立在城頭,目光遙望著遠處率軍與他對峙的新宋主將。 鄭成功鮮衣怒馬,獵獵當風,長弓弦上一點金色的箭鏃,似華光閃耀迎著旭日。 就是這個人,一手締造了旭日東升的海上霸主帝國,又直接將蒙元王朝送入了地獄。 在更遠一些的地方,新宋的眾人皆意氣風發,鐵甲旌霓席卷,肅殺戰鼓雷鳴,浩浩蕩蕩的鋒芒直欲刺破天幕。 忽必烈看著這群人,他曾經見過其中的某些,當年的亡國之人,敗軍之將,只能在蒙元耀眼的光輝下掙扎逃亡求生。 可如今,已經是風水輪流轉,大不相同了。 他看著這群眉間寫滿了傲然自信的青年將領,仿佛光陰倒轉,依稀望見了許多年前草原上奔襲如風的自己。 一切似乎都俱往矣,他已經老去。 但誰又能說,一切真的俱往矣? 此刻,年少的熱血仿佛又在他蒼老的軀殼中奔流沸騰,作為草原之上的雄鷹,他眼神如刀鋒般锃亮。 這次即使是死,也要在新宋的咽喉上狠狠咬下一塊rou,留道致命傷疤! …… 攻打元大都的戰局,陷入了一場極為漫長的相持。 即便鄭成功早有準備,也未曾想到,大都最后真正陷落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數月之久。 期間,忽必烈帶領元人嘗試了各種可能的突圍與自救方式,從挖地道、偷渡戰,到開城巷戰、不惜一切代價地決一死戰,反正就是,已經完完全全地竭盡了所能。 那種尸骸枕藉、前赴后繼的慘烈與悲壯,那種最深的絕望中爆發出的最堅強之意志,讓所有人都為之側目嘆息。 然而,大都最后還是被攻占了。 城破的那一日,眾多的元人士兵悍然不畏死,欲要護送忽必烈出城北逃,殺出一條血路。 在他們的心目中,只要忽必烈在,蒙古就在,總有一日可以卷土重來,為他們報仇的。 但忽必烈拒絕了。 他帶著親衛且戰且退,準備殉死于皇宮中,先行入城的新宋軍團在劉師勇的帶領下一路廝殺,最先進入皇城,準備一杯鴆酒賜死忽必烈。 忽必烈的神色很平靜,手邊擱著一把弓。 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有著鷹隼般銳利的目光,已經到了行將就木的年紀,卻依舊氣質冷厲,仿佛是草原上伺機待發、欲要對獵物一擊致命的狼王。 “你不配,讓鄭延平來?!?/br> 劉師勇躊躇了一會,終究不敢越過延平王做決定,當即派人去找鄭成功。 忽必烈見到了鄭成功,神色森寒,一字一句地說:“我今日之敗,非戰不如人,我要你同我堂堂正正一戰?!?/br> 劉師勇大驚,直接準備上前給忽必烈灌鴆酒。 鄭成功忽而抬手制止道:“且慢?!?/br> “末路的英雄也是英雄,給他留一點最后赴死的體面吧”,他淡淡說,“一個戰士應當死于弓刀鐵馬,而不是鴆酒宮闕?!?/br> 他在殿前紅衣颯颯,騎著雪白的駿馬,伸手向衛官要來弓箭,“忽必烈,本王同你比試?!?/br> 眾人皆錯愕地看著他。 “使不得!” 張世杰立刻站出來反對,“忽必烈的箭術冠絕蒙古,是能彎弓射落天狼星的水平,你……” 如何能與之相比? 鄭成功修長的指節在弓弦上輕輕一叩,宛如撫琴般優美,又充滿了肅殺之氣。 他極目望向遠方的天際,似有碧云千里,輕簇上眉間:“我亦曾想過要西北望,射天狼?!?/br> 隆武帝是亂箭穿心而死,所以自那之后,他最擅長射箭。 忽必烈也接過弓,和鄭成功一道策馬,來到了元軍的一處校場。 張世杰等人欲要緊跟過來,卻被鄭成功以眼神制止,只好等在遠處靜待。 浩莽的草場上,唯有長風勁吹獵獵,一排箭靶矗立在不遠處,于草叢深處時隱時現,如同錚然迸濺的星火。 二人誰都沒有率先射出第一箭。 鄭成功開口打破了這沉默,淡淡道:“你本可以選擇不入城,回到草原,待來日東山再起?!?/br> 忽必烈冷笑一聲,臉上洋溢著無邊高傲的光輝:“朕乃大元皇帝,非你宋國昔日天子,安能棄國而逃!” 鄭成功又道:“我聽你此話,像是心氣難平——你說你今日之敗,非戰不如人,不覺得可笑嗎?戰敗的唯一因果,就是技不如人?!?/br> “蒙古本就打不過新宋,就像從前的南宋根本打不過你一樣?!?/br> 忽必烈轉過頭,頗為審視地看了他一眼:“鄭延平,你倒不像是個宋人?!?/br> 從前他掃滅南宋,宋恭帝出城歸降,將戰敗的理由歸結為天命。 是天命不站在宋這邊,所以錢塘江潮三日未至,沒能卷走元兵,才有了今日的失敗。 鄭成功目視著眼前的遲暮老者,淡淡道:“天命只是為勝者加冕的戲謔之談,你黃金家族自比為天,在我看來本就十分荒誕不經?!?/br> 忽必烈眉頭一豎,目涵怒意,忽而拉開滿弓,喀啦一箭洞穿了靶子:“朕早年征戰四方,未嘗一敗,彼時,你小子尚未出生!” “朕是飛翔在草原上的雄鷹,自比為天高,讓蒼天以下的群雄都要束手稱臣,這是朕的天之道!” 鄭成功同樣一箭射中了靶心,衣袖拂動,姿態十分輕描淡寫:“我生于大海之中,是廣納百川、包容并濟的海。所以天下江河四方往來,都將追根溯源到我處,萬古長青——這就是我的海之道?!?/br> “而我的海之道,永遠都會戰勝你的天之道?!?/br> 忽必烈一怔,竟是仰頭大笑起來,笑聲中殺機漸漸顯露,忽而一轉身,將手中的弓箭對準了鄭成功心口。 鄭成功微微一挑眉,神色很從容,也抬起長弓對準了他。 忽必烈看著他,似乎想說點什么,比如后生可畏之類的話,但最終還是什么都沒說。 這個人已經跟他站在同一高度了,并不是他可以用一種贊賞或居高臨下的視角來評判的。 他沉默著,對準鄭成功射出了這奪命的一箭,這也是他唯一的翻盤機會。 然而,就在手腕剛剛搭上長弓的那一刻,忽而感覺一陣劇痛,火星裹挾著巨大的熱度,在此刻轟然炸開。 鄭成功一展衣袖,露出了素白腕底綁著的一枚小型火器,就在放才正好投射了出去。 他一步步走近忽必烈,研究著對方面上的不甘心神色,不禁驚訝道:“不會吧,你不會真以為你能打到我吧?” 忽必烈被火藥轟在身上,聞言一口血噴出來,栽倒在地。 鄭成功居高臨下地看著他,忽而粲然一笑:“我朋友讓我不管做什么,都不要主動把自己置身于危險之中,所以,我會一直很小心的?!?/br> 天幕上的李定國:! 感動,太感動了。 他說了那么多遍注意安全,鄭森總算有一回聽進去了。 忽必烈聽到這樣一句話,當真是氣得半死,噴血如泉涌,怎么都止不住。 許久,忽然迸出了一句:“你這樣的人,宋室絕無可能容得下你?!?/br> 鄭成功乍聽此一問,真真是莫名其妙:“本王為何要管宋室能不能容下我?” 是新宋在依賴他好吧,忽必烈怎么老是跟不上時代! 忽必烈:! 他的眼神驟然一亮,“哈哈哈”,猛地仰天大笑三聲,居然在情緒過于激動的情況下,血崩吐血而亡。 鄭成功:“……” 過了好一會,他忽然反應過來,忽必烈聽他這么說,不會以為他要造反新宋奪權吧。 就因為對敵人的發展太過于幸災樂禍,一下子就死了? 所以說,忽必烈到底是氣死的呢,還是樂死的呢,這真是個千古未解之謎。 …… 忽必烈死后,大都戰場全面陷入崩潰。 新宋軍團如狂風掃落葉,席卷而來,很快平定全城。 他們迅速抓捕了所有的孛兒只斤皇室成員,公開處死,其余的各路文武百官,視其品行事跡定奪處理方案。 對于百姓,則無論漢蒙一視同仁,均秋毫無犯。 大都的陷落也標志著整個元朝政權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