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不然為什么古往今來那么多名將,他沒釣上來別人,偏偏是狄青呢? 這分明就是天選的君臣相得,千古佳話??! 狄青問:“陛下先前想對我說什么?” 劉秀頓了一會,直接就翻推翻了先前的想法:“啊這,朕其實是想夸你近些日子練兵卓有成效,做得甚好來著?!?/br> 見狀,狄青不禁感嘆道:“陛下確然禮賢下士,體恤人心?!?/br> 光武陛下已經放棄了掙扎,不僅沒反駁,甚至還驕傲地點了點頭:“沒錯,朕就是?!?/br> “對了,讓朕看一看延平王的情況,看能不能幫他一把……” 狄青也欣然看去。 然而,就在君臣二人交流的功夫,由于天幕內外的時間差,鄭成功已經乘風破浪,殺出了一條生路。 劉秀看見他的解決方案,目瞪口呆。 太秀了! 這都能絕處逢生,真是萬萬沒想到的cao作,果然,天下就沒有延平王渡不過的坎! …… 東海之上。 颶風襲來的時候,波濤洶涌似山巒,海浪急促如擂鼓,天地間,唯有茫茫海浪狂卷,怒嘯出一片驚天動地的毀滅。 新宋帝國一方都是高大的戰船艦隊,銳利無匹,如一道道劍芒切割開了碧海。 但再怎樣的鋼筋鐵骨,對上了這股雷霆萬鈞的自然偉力,都顯得如此孱弱,不堪一擊。 狂風如一只只巨手,輕而易舉地捏出了一道道呼嘯的漩渦,裹挾著船只,重重拋起又墜落。 風浪如電光疾掠,一下又一下重重地擊打在桅桿上,碎裂的星火交迸,與銅鐵木材一并飛濺,無數士兵也都被巨浪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驚呼著墜入深水。 鄭成功立在船頭最高處,望向遠方。 肅殺的紅衣被長風吹蕩成一團躍動的火焰,也像是一滴最濃烈的朱砂,墜入了一望無際,綿延千里的鉛灰色冰冷森寒海中。 災難在飛快地蔓延,但新宋軍團并沒有第一時間就陷入崩盤。 所有人都竭力穩住陣腳,將目光投向了他。 軍中戰士們,漢人,土人,還有其他膚色各異的士兵和將領,甚至是隨軍遠征的陸秀夫。 在長年累月的征伐與前進中,他們已經見證了太多原本絕無可能的奇跡,將延平王視為了帝國唯一的主心骨和精神信仰。 此刻,所有人都在等待鄭成功的命令,等他帶著全軍逃出生天。 在無數焦灼希冀的目光注視下,鄭成功聲音冷肅,下達了今日的第一條命令:“全軍進擊,今日絕不后退!” 眾人愕然。 “這……” 聽聞這般與猜測大相徑庭的命令,任何人的第一反應,都難免躊躇質疑。 但最終,還是對延平王的信任,壓倒了其他的一切情緒,眾人紛紛急切地追問:“怎么進擊,到底該如何走?” “隨我來!” 鄭成功錚然拔出佩劍,如虹般指向了晦暗無邊的天際,擊碎了一道奔流不息的浪花。 明亮的劍光若雷霆迸發,倏然間照亮了他的眉眼,一片決然如雪。 他斬斷風帆,率先駛入了風暴最猛烈的深處,語聲如利刃,刺破了寒芒凜冽的青霄:“都向前,今日即便我死在此處,你們也絕不能回頭!” 所有的船只很快都動了起來,追隨他破浪而去。 狂風吹動得愈發猛烈,似地動山搖,海竭天崩。 新宋的艦隊宛如破碎跌落的珍珠,一粒粒墜入浪花中,無比渺小,被澎湃的海水擊打著,撕裂著,高高拋起,又似隨時要將它們徹底拍碎成齏粉。 戰士們,陸秀夫,連同天幕前所有的觀眾,都不明白延平王到底想要做什么。 這不是去送死嗎? 為什么到了這樣十萬火急的關頭,還不趕緊退兵? 鄭成功立在船頭最危險的地方,望著身前長風高鼓,吹徹天地間,仿佛只剩下了一片急如密雨的海嘯,濺玉般的碎浪如狂風暴雨,落滿了衣衫。 他的眸光依舊是清亮,驕傲,堅決而篤定的。 仿佛已經穿過了層層疊疊的海墻,望見了即將抵達的前路。 他出生于海邊,成長于海上,生命中最熟悉的,莫過于眼前這片生于斯、最后或許也終將葬于斯的碧海。 如此,又豈能不知—— 此刻最合理的戰略,應是就此后退,待來日卷土重來? 可是…… 這場北伐一旦開始,便不能再退卻。 這一次新宋軍團是秘密登陸,為的就是兵貴速神,想要神兵天降,直逼臨安城下,裹挾著這一股摧枯拉朽的兵鋒威勢,直搗黃龍,叩開臨安的城門。 若是此時停下,沿海南下后撤,固然可以盡可能地保存實力。 然而,戰機如星火,一失則永不再來。 元廷不會再給他們第二次畢其功于一役的機會,愛德華一世等人也不可能將忽必烈在西征線上拖太久,一旦對方反應過來,就將是一場日夜持久的鏖戰。 一個新崛起的海上霸主,與一個根深蒂固的草原強國之間的較量,勝負難料。 鄭成功做出了一個極為冒險、甚至有些瘋魔的決定,并且絲毫未曾猶豫,那便是,一路逆行往前,駛入這場颶風的風眼之中。 風眼是沒有風的。 但即使他對海上的一切都無比熟稔,能隱約推斷出風暴的運行軌跡,卻也無法說自己的判斷一定全然準確,至多四五分罷了。 余下的幾分命數,唯有聽天由命。 然而,他已經不再相信命運。 從年少至親慘死,焚去青衣,漂泊海上,自一人一舟開始募兵起。 這一路行來,他遇見了那么多的風暴與摧折,萬山浮動,天幕倒卷,也見證了那么多天意暗藏于其后的滔天惡意與冷眼嘲哳。 昔日也曾慟哭過,消沉過,迷茫過,似是不明白——為何世情如刀,偏偏獨傷我;既然天道無私,為何竟陷我于永劫。 但他現在知道,有些人生來就注定命懸一線,注定要為了活下去,而向命運永恒宣戰。 暴雨如注,黑風吹動四面的海水,皆高高聳立如天柱,無數的巍峨大岳憑空而起。 鄭成功握著長劍,自天崩地裂中穿行而過,勢不可擋,一路扶搖,沖破了一層又一層的巨浪阻疊。 他很輕地低聲說:“天意未曾眷顧我,所以,我也絕不祈求天意成全——今日,我要為自己一戰?!?/br> 宛如一縷沖破了莽莽黑夜、無邊滄海的戰魂。 也像是孤海嶠月、險浪蟠煙,是萬般殺機兇惡淬煉成一脈,沖天烈火燃燼時,那一縷猶是一往無前,且永遠不會回頭的劍光。 整支新宋軍團的艦隊都追隨著鄭成功的身影,目光緊緊凝望著他。 仿佛獲得了某種奇異的動力似的,就這樣,一路與風暴廝殺拼搏,艱難地向前。 陸秀夫看著這一幕,喃喃:“瘋了,今日我們真是全都瘋魔了……” 他長發披散,雪衣凌亂,在風浪中,搖搖晃晃地艱難爬上了中央戰艦的最高處。 破碎的桅桿和木頭碎屑扎入身上,一路拖拽出鮮血淋漓,觸目驚心。 小陸相公絲毫不管自己的傷勢,拿起鼓槌,擊響了最高處的行軍鼓,一聲聲震蕩在云霄之間。 “轟隆隆——” 與天地中鳴奏的雷霆聲,此起彼伏,響成了一片,激越到仿佛洞穿了心魂,催人奮進。 “將軍百戰魂歸,海國一別千秋。 古來將臨決勝地,而今興亡重又。 幾人嗷嘯爭雄事,幾人乾坤輕袖手? 盡東望,百川流。 虎踞龍蟠生蒼莽,飄蓬斷瓦任淹留。 曾見江山如畫之錦繡,亦有流宮變徵之垂眸。 黃沙星火摧銀漢,赤血江頭蕩危舟。 金壁鈴鐸昔皇陵,穗禾青覆新墳丘。 滿座豪英三山去,海上滄流千重樓。 千重樓,望神州。 誰不懷憂?空我白頭! 漫白頭,攜劍彈鋏付吳鉤。 生同草木塵灰土,也欲乘風攀北斗。 死酬知己澆碧血,萬劫未負少年游。 但有英魂在,不教此身休——” 鼓聲在無數的船頭接連響起,浩浩蕩蕩,匯成了一片鋪天蓋地、足可以搏擊風浪的洪流。 遠處,不知是何方,似有人高歌應和:“但有英魂在,不教此身休——” 他們是一群有著深刻的國仇家恨,曾被迫背井離鄉,飄零而去的人。 許多人當年,更是曾在東海之上、在臨安城外征戰過。 如今故地重游,心頭有感慨,有憤怒,有獵獵不休的復仇火焰,有驚天撼地的故國哀思,唯獨沒有了畏懼。 此身已許國,從前在崖山僥幸未死,已經多活了十年。 今日便是葬身于此,又如何? “但有英魂在,不教此身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