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這些與我們又有什么關系呢”,劉伶抱著酒壇子噸噸噸,“來,喝酒!” 今天,是竹林七賢的聚會。 劉伶喝得蒙頭大醉,阮咸坐在對面彈琵琶,向秀在吹笛,山濤在低頭整理衣衫,王戎在……抱著錢箱數錢。 “王阿戎,你什么時候過來的?” 阮籍懶洋洋地翻了個大白眼:“見到了討厭的家伙,晦氣晦氣?!?/br> 又一次慘遭嫌棄的小弟王戎:“……” 每天都覺得自己活得像竹林七賢的團欺! 阮籍:自信點,把像去掉,你就是。 王戎忍氣吞聲地問道:“天幕一出,世間必將大亂,諸君可有什么打算?” 嵇康淡笑一聲,語意清涼:“這世間又何時太平過?” 王戎一怔:“叔夜的意思是……” 嵇康寂然仰望著天幕,看著那一句“十萬軍民齊投海,崖山之后無衣冠”,心中忽然有一些東西涌了出來。 他這個人,過剛易折,皎皎易污。 當年司馬昭讓他出仕,他不愿為當權者所用,所以一言不發,冷笑而去,引得司馬昭勃然大怒。 后來,就隱居在這竹林中。 竹林七賢,絕非不問世事、超然物外的謫仙,而是喋血亂世中,為了明哲保身,不得已而為之的風流疏狂。 可是,有些東西,是不論學著明哲保身多久,都沉積在骨子里,永遠無法消去的。 他為何而彈琴,為何打鐵鑄劍,又為何,不愿留在紅塵間? 只因,年少的熱血,高歌,道義,與堅守。 熱血難熄,高歌難斷,道義難絕,堅守難滅。 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想為無力的弱者拔劍一戰。 他消沉半生,歸來依舊是當年蕭疏軒舉、朗如日月的少年。 嵇康收回了目光,忽而微微一笑:“你知道么,《廣陵散》原名《聶政刺韓曲》,本是聶政殺韓國宰相的曲子?!?/br> 一曲終了,聶政抽出琴中劍,見血封喉。 舉世無人哉,劍出而不悔! 青年抱琴而起,衣衫裊裊,消失在了竹林深處。 王戎一臉懵逼:“他說啥?” 就不能好好說話嗎,非要當謎語人? 阮籍卻已經明白了好友的意思,霍然起身:“王阿戎,速速備車,我們陪他入京去見司馬昭?!?/br> “啊”,王戎驚呆了,“為什么又是我?” 阮籍翻了個大白眼,沒好氣道:“因為你最有錢!還不快去!” 王戎無奈,行叭,他就是被欺負的命。 …… 大唐貞觀位面。 這個年代,將星云集,陣容實在是太華麗了。沒有幾個滅國的戰績,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名將。 程咬金,秦瓊,尉遲敬德,李靖,薛仁貴等人,正圍坐在一起討論崖山海戰。 程咬金拍案而起:“什么崖山海戰?呵呵,到俺老程手底下見真章!” 秦瓊雙手叉腰:“放馬過來吧,我戎馬一生,威震天下,誰敢與我一戰!” 尉遲敬德哼了一聲:“想當年我勇冠三軍,奪槊三條的時候,何等痛快,今日豈能畏懼不前!” 李靖微微一笑:“臣橫掃突厥,用兵如神,未嘗一敗,倒是挺想嘗試一下這個【崖山海戰】新挑戰的,畢竟一直高坐神壇也很寂寞啊?!?/br> 薛仁貴:“……” 救命,你們到底是怎么想出這么多sao話的? 這時候的他,尚未做出日后那些驚世戰績,還是個白衣小透明。 他長得十分俊秀白皙,斯斯文文,甚至有幾分柔軟,此刻抿起唇微笑,更像是一個書生士子,而不是征戰沙場的名將。 眾將看著這個小后生,目光中紛紛流露出鼓勵之色。 薛仁貴沉默了好半天,終于憋出來一句:“試試就逝世?” 眾將:“……” 不愧是你,小薛,人狠話不多。 唐太宗走過來,看著自己的愛將們,滿懷欣慰:“朕得將才如此,今日大事必成!” 他安靜地等了三秒。 一,二…… 到第三秒的時候,魏征果然站出來給他潑冷水:“臣并不這么認為?!?/br> 李世民:“魏卿有什么想補充的?” “陛下請看這天幕”,魏征指著一行字,“【十萬軍民齊投?!?,十萬人馬,放在任何時候都是一股極為強大的戰力,最后卻一齊投海了?!?/br> 他看著全場: “這證明什么?證明他們從將領到士卒,全都已經心如死灰,自認為完全沒有任何勝算!” “但凡有一點希望存在,十萬大軍必然會選擇其他方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怎么會全都去投海呢!” 李世民神色頓時嚴肅了起來。 是啊,十萬人。 李靖憑借一萬人,就輕易掃平了東突厥,何況是十萬人! 他們即將要對戰的,究竟是怎樣一股可怕的強大力量啊,居然讓十萬人全都放棄掙扎,自尋死路! 難道是天兵不成? 眾人也面面相覷,陷入了沉默。 …… 大宋,建隆位面。 宋太祖趙匡胤望著天幕上的【大宋最后光輝】字樣,目瞪口呆。 “什么?我大宋亡了?” 在短暫的沉寂后,他勃然大怒,抄起了手邊的盤龍棍:“小兔崽子,看看你干的好事!” 次子趙德昭本來正坐在一邊,觀看天幕降世,看得津津有味。 沒想到,忽然天降橫禍。 大宋要亡了! 這時候的他可不知道,在未來,會發生一場燭影斧聲。他爹太祖暴崩,即位之人卻根本不是他,是宋太宗趙光義。 而他,則在二十九歲的時候被逼自盡。 趙德昭現在下意識覺得,天幕上這個什么小皇帝趙昺,必然是他的子孫后代。 事實上,這么說倒也沒錯。 因為趙光義這一脈的后人中,宋高宗趙構無子,后來帝位兜兜轉轉,確實又回到了趙德昭這一脈手中。 “不是吧……” 趙德昭一瞬間毛骨悚然,跳起來,趕緊往外跑:“父皇,消消氣,我的子孫他們也是你的子孫啊,這可不能怪我,責任真不在我身上!” “站??!”趙匡胤在后面怒斥,“朕保證不打死你!” 趙德昭溜得飛快,把多年間在軍中鍛煉出來的身體素質全用上了。 沒辦法,要是被他爹逮到,他真的會皮開rou綻的。 趙匡胤是一位戰力爆表的開國之君。 棍、斧、錘、拳,四項全能,一條棍棒打下四百座軍州,太祖長拳三十六勢,天下難覓敵手。 可能也就是因為他太能打了,把老趙家的武力值全都用光了,才導致后世的大宋,出了那么多慫萌慫萌的軟骨頭皇帝。 此刻,趙匡胤抓到了趙德昭,把人狠狠修理了一頓。 趙德昭委屈地爭辯道:“父皇,那是我的子孫,又不是我自己,都隔了不知道多少代了,這能怪我么……” 趙匡胤眼一瞪:“閉嘴!” 趙德昭不爭氣地一哆嗦。 出乎他的預料,他爹這次倒沒急著再動手,只是仰頭看著天幕,若有所思道:“老天給了這一次機會,挽救大宋滅亡。若情況合適,德昭,朕當帶你同去崖山?!?/br> 趙德昭:?。?! 拳頭硬了,等弄清楚緣由,他一定要把那個亡國的不肖子孫拎出來暴打一頓?。?! …… 相比起時代靠前的各個位面。 宋朝之后的那些朝代位面,占據了大量的信息優勢。 畢竟,對他們來說,【崖山海戰】是早已經發生過的事。 皇帝們紛紛召集文武大臣,拿出《宋史》等資料,仔細研究崖山戰況,務必要將每一個細節都摳得清清楚楚。 這里邊,信息優勢最大的,還得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別人都是看史書,難免有偏差,而朱元璋,卻直接找來了一個親歷者! 此刻,在應天府大殿內,一名白發蒼蒼的老翁被攙扶著帶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