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霓裳鐵衣曲在線閱讀 - 第187節

第187節

    “在百濟、在倭國、在長安,人家都能青云直上,這種人豈可小視了?”李績冷哼了一聲:“再說我已經這把年紀了,說什么做什么還不是都是為了你們?”

    “孫兒無能,讓阿翁失望了!”

    “罷了!”李績嘆了口氣:“你還是沒聽懂我先前說的那些,有些東西是從娘胎里帶來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不是說你是我李績的孫兒,就能學得會。我又怎么會為這種事情失望呢?”

    “那阿翁就對兒孫沒有什么期望嗎?”

    “忠孝傳家,福壽綿長不好嗎?”李績問道:“敬業呀,你知道嗎?做我李績的孫兒其實是件很危險的事情!”

    “很危險?孫兒不懂!”

    “老夫歷經沙場數十年,僥幸得了點薄名。將來你若是領兵,敵手只會以為你得了我的傳承,將你視為勁敵,偏生你又沒有什么真本事,豈不是危險的很?”

    “阿翁!”李敬業被李績從頭到尾都拿來和王文佐比較,心中早已氣苦,方才王文佐在的時候他還能忍得住,現在沒有旁人在場,哪里還耐得住性子,問道:“您總說我沒有真本事,那什么才是真本事?你現在每日將我留在身邊,講說的那些是不是真本事?”

    “終于耐不住性子了?”李績笑道:“也好,我平日里讓你學的那些都是一軍之將應該知道的!但就憑那些還不夠!”

    “那還缺哪些?”

    “就拿王文佐當例子吧!他前往倭國時對敵情又能知道多少?諸事只能隨機應變,走錯一步便是萬劫不復。別的都能教,惟獨這隨機應變的本事,誰也教不了,這就是你缺的!”

    “你又沒讓我試過,又怎么知道我不成?”李敬業冷笑道。

    “你是我的孫兒,若是真有王文佐那般才具,又怎么會到今天還不為人知?”李績嘆道:“其實你又何必因為這個而不高興,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你羨慕王文佐,又怎知他羨慕不羨慕你呢?”

    李敬業被這番話氣的說不出話來,只是向李績拱了拱手,便扭頭離開了,只留下搖頭苦笑的祖父。

    “三郎你回來了!”沈法僧興致勃勃的迎了上來:“英國公都和你說了些什么?”

    “只是說了些閑話!”王文佐將披風解開,遞給曹文宗:“軍國之事估計要等大家都到了才會說!”

    “這么說還要在營州多待些時日了!”沈法僧嘆了口氣,一副郁郁不樂的樣子。

    “這不是才剛到?”王文佐笑道:“怎得,還想著你的生意?”

    “是呀!”沈法僧嘆了口氣:“說實話,自從跟著三郎你之后,就對征戰殺伐的事情愈發興致不大了,回想起當初剛到百濟的時候,殺個你死我活的,才能得幾匹絹?回去后還要被兵部的小吏刁難,真是蠢透了?!?/br>
    “話也不能這么說,沒有一開始你死我活的打仗,后面的事情我們也沒法做!”王文佐笑了笑:“不管怎么說,擊敗高句麗也是與我們大大有利的事情,不說別的,光是百濟、新羅與大唐東北疆土連成一片,就能讓我們的生意好做多了!”

    “這倒也是!”沈法僧點了點頭:“不過朝廷到時候會不會插手過來……”“這就不是你我現在應該考慮的事情了!”王文佐道:“我們要相信天子圣明,無物不照,定能看出怎么樣才是對大唐最好的!”

    看著沈法僧離去的背影,王文佐不由得嘆了口氣。金錢對自己部下的腐蝕還真是飛速,一兩年前在沈法僧口中靺鞨人、百濟人、高句麗人、倭人還都是夷狄腥膻、不服王化,如果不是礙著元驁烈和賀拔雍他們幾個虜姓子弟,只怕連索虜、胡狗什么的都罵出來了。

    但隨著他名下百濟、倭國的莊園愈來越多,以及和靺鞨人、蝦夷人的利潤豐厚的貿易進項。他對這些人的稱謂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此同時對長安朝廷的忠誠度也飛速下滑,尤其是危害到自家錢袋子的時候。雖然這一切也在王文佐的預料之中,但也未免太快了吧?

    在傳統史學觀點,唐朝藩鎮被認為是對唐大一統政權的侵蝕和破壞,并被認為是安史之亂后唐由盛轉衰的重要原因。但隨著近現代史學的發展,對唐藩鎮的評價就日漸復雜了起來:有相當部分史學家認為藩鎮的存在在削弱了中央權力的同時,也分擔了責任,從而延續了唐帝國的壽命;還有人認為藩鎮的存在保護地方的經濟和文化,因為在安史之亂前,唐帝國實際上是以“關中本位主義的”,以洛陽和長安為中心的,帝國的其他部分只有繳納賦稅勞役的義務,而沒有什么權力,其結果就是洛陽長安的畸形繁榮和其他地方州縣的衰敗。

    而藩鎮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地方,以河北三鎮中的魏博為例,除去象征性的繳納一點賦稅,其余的財力都留給了地方,而節度使由于顧慮兵變,也十分簡樸,無法在中央出頭的士人也可以從藩鎮幕府中尋求出路。

    與其成為鮮明對比的是江南地區,由于在中晚唐的大部分時間江南都不存在藩鎮,于是成為了帝國眼中的“奶?!?,其結果就是魏博鎮在長達一百五十年的時間里無農民起義、無流民逃亡,而江南地區三天兩頭發生饑荒,魏博鎮吃10文一斗食鹽的時候,江南百姓吃著370文一斗的食鹽。(如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一下黃巢、王仙芝、前蜀開國君主王建,吳越國的建立者錢镠,天平節度使朱瑄、南唐開國皇帝徐溫的經歷,他們都干過私鹽販子,這不是偶然的,而這些人沒有一個是河北人)

    當然王文佐并不認為現在就應該起兵造反,提早幾十年搞出藩鎮來,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唐帝國現有的這套體制實在是太容易玩崩了,世人都說明清兩代地方官員腐敗,但比起大唐的地方官來明清的地方官員只能是小弟。

    比如唐代淮南節度使杜亞在任玩龍舟競速,龍舟底部全部刷漆,船員穿刷上桐油的綢緞衣服,船帆紋繡,一口氣把當時著名的富庶淮南府庫用的一干二凈,用了數千萬錢,而這位歷史上還是素有清名,只不過因為沒當上宰相不爽,在淮南節度使任上只玩樂不干活,史書上才留下這么一筆。明清兩代敢這么搞的地方官早就被當地的士紳聯絡朝中的同年搞死了。

    大唐的科舉才剛剛開始,地方并不存在龐大的士大夫階層,只要別碰到那幾個高門,其他地方就可以隨意壓榨。依照大唐的政治游戲規則,中央的大佬相位下臺之后一般會派到到江淮、江南一帶出任節度或者大州刺史之類的,干兩任錢包鼓了或者退休養老或者再回長安玩權力的游戲,這些江淮江南刺史節度使的吃相是和古羅馬共和國行省總督有一拼的,有白居易的名篇《江南旱》為證,有沒有古羅馬元老三榻餐廳風。

    在王文佐看來,現在的高句麗不過是尸居余氣,將其消滅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問題是打完了之后用什么辦法治理,如果把大唐現在在江南、江淮、河北玩的這套放在武德充沛的東北、朝鮮半島等地區,和把涼水丟到熱硫酸里沒區別。就算能將其鎮壓下去,巨大的財政負擔也能把財政搞垮,吃進去了早晚也得吐出來。

    現在看來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在確保其對唐天子的臣服的同時,給予其足夠的自治權力,通過各種專許權、貿易而非稅賦勞役來獲取利益。硬要搞一群干幾年就離任的流官放在這些桀驁不馴的胡漢豪強頭頂上,和以狼牧虎沒有什么區別。

    當然,這只是王文佐自己的看法,雖然從后世的歷史上看,這可能是唯一能夠讓大唐長時間保持對東北亞地區影響力的辦法了,但當時的長安朝廷估計未必肯接受,畢竟從開國以來,大唐鐵騎所向披靡,敢于反抗的無不化為糜粉,既然如此那為何不贏家通吃呢?

    “明公,百濟有急信!”曹文宗低聲道。

    “哦?我剛到這里信就來了,這可是追著我們腳后跟呀!”王文佐笑著接過信箋,拆開看了看,冷笑道:“新羅人還真是一點機會都不放過呀!”

    “怎么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和我們在邊界線上起了沖突!說透了,不就是知道我們明年要出兵征討高句麗,想在出兵前逼著我們出個高價買個平安嗎?”

    “那怎么辦?”

    “報上去就是了!也讓英國公caocao心!”王文佐冷笑道:“咱們犯不著自己去觸霉頭!”

    “文佐,這件事情你怎么看?”李績放下手中的信箋,問道。

    “在下以為新羅人這是在為瓜分高句麗做準備!”王文佐的回答立刻引起了周圍一陣低微的笑聲,在場的人中沒有幾個把這個屬國放在眼里。

    “那理由呢?”李績似乎沒有聽到四周的低笑聲:“像這樣的邊境沖突應該很常見吧?”

    “是,但這個時間點很湊巧!泉蓋蘇文死了,新羅人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猜到我們即將要南北夾擊高句麗,而新羅人是南線的主力,如果這個時間點發生沖突,為了讓他們出兵,很多事情都會被壓下去!”

    “這個想法不錯!”李績點了點頭:“確實可能性很大,不過那也只是邊境沖突,以新羅人的國力,想要瓜分高句麗還差得遠吧?”

    王文佐沒有立刻回答李績的問題,他站起身來,走到李績案前告了聲罪,拿起盤中的一枚香瓜,然后狠狠摔在地上,香瓜頓時摔得四分五裂,眾人不知道他的用意如何,都愣住了。

    “這香瓜便是高句麗,而我們打贏了之后,高句麗故地就會變成地上這一攤!”王文佐指了指地上滿地碎瓜:“列位,想把香瓜拿起來很簡單,但要把這一地碎瓜收拾好可就難了,新羅人就好比蓄養的貍奴,乘著主人不注意過來偷吃幾塊碎瓜,我覺得倒是不難!”

    “這個比方打得不錯,這高句麗確是一枚香瓜!”說話的是營州都督高侃,他雖然也姓高,但和當時的高句麗王室并無關系,乃是渤海高氏出身,與北齊王室算是遠親,營州乃是當時大唐在遼東重鎮,他對高句麗的情況十分了解,開口發言的分量不輕。

    “高都督,還請細說!”李績問道。

    “高句麗本為扶余人所建,共分五部,但除去五部之外,還有諸多屬民,高句麗與他們不過是以力屈之,其疆土遼闊,方數千里,非百濟、新羅可比。我若破高句麗,其部民散落,定然自立為王,據險而守,便如這地上碎瓜一般,豈可盡取之,新羅人若遣兵使招誘,還真的難以對付!”

    “那索性便一股腦兒把新羅也滅了,豈不是省心?”有人道。

    “新羅乃我大唐屬國,朝廷又未發詔書,豈可輕言攻戰?”

    “是新羅自己先圖謀不軌,我等才出兵懲戒,大夫出疆,茍利社稷,專之可也。此乃春秋大義,英國公乃柱國大臣,焉無專斷之權?”

    堂上眾將爭執起來,李績卻權當是沒聽見,只是捻須不語,王文佐也不說話,倒好像這番爭執與他沒有半點關系一般。

    過了半響功夫,爭吵漸漸平息了下來,眾人的目光都重新聚集到了李績身上,畢竟所有人都清楚,這里能做主的只有一人,那就是英國公李績。

    “除了高營州、王都督,其他人都退下吧!”

    “遵命!”眾人齊聲告退。待到只剩下三人,李績冷哼了一聲:“文佐,你有什么打算,都說出來吧?”

    “是!”王文佐見李績看透了自己的心事,也不再隱瞞:“以末將所見,當以假途滅虢之策,一石二鳥!”

    “假途滅虢?”李績笑了笑:“你胃口可不小,仔細說說吧!”

    第469章 魏公

    “新羅人以邊釁挑事,企圖為將來瓜分高句麗之事為伏筆。那便可以讓金庾信為大將為條件,讓其領兵南下,進攻高句麗。此人老謀深算,若其留在金城,便是虎在xue中,必為我患!”

    “金庾信今年都過七十了吧?”高侃笑道:“哪里還能經得起兵馬勞頓?攻打高句麗又不是新羅人在意的事情,又怎么會同意這個條件!”

    “這個簡單,只要讓新羅人多出兵即可,比如出五萬人,或者更多些,可以用高麗之地為補償。新羅人貪圖土地人口,必然會應允,新羅王猜忌他的兄弟,若不讓金庾信來,旁人只怕應付不了仁壽兄,他只有同意!”

    “不錯,這倒是個好辦法!”高侃拊掌笑道:“王都督當真是揣度到了新羅王的心窩里,哪怕明知是坑,也要往里面跳!”李績也微微頷首不語。金法敏登基之后,對建立唐——新羅同盟立下大功的弟弟金仁問頗為猜忌。此番出兵征討高句麗,金仁問肯定是擔任南線唐——新羅的主將,如果如王文佐說的那樣新羅出兵五萬,那金仁問會不會在擊敗高句麗后后調轉槍頭回師新羅奪取王位呢?為了避免這種可能,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金庾信擔任新羅軍的統帥,他是惟一無論威望、能力都足以壓制金仁問,又值得信任的人。

    “將金庾信調到高句麗后怎么辦?”高侃問道:“難道要乘機并其軍,然后回師進攻新羅?且不說金庾信這老狐貍都成精了,肯定會有防備,沒那么容易占他的便宜;再說這么干恐怕也有失大國的體面,朝廷那邊恐怕說不過去吧?”

    “不!”王文佐搖了搖頭:“金庾信肯定會有戒備,我沒有打他的主意?!?/br>
    “哦?那你打算對付哪里?難道直接進攻新羅?這恐怕更不行吧?要新羅拿出五萬人來,熊津都督府少說也要出一兩萬人吧?哪里有人馬出兵新羅?”

    王文佐笑了笑,走到地圖旁指點著細細講述了一會,高侃聽了后半響無語,這是不住捋自己的胡須,最后他向李績問道:“英國公,你覺得此事可行嗎?”

    李績并沒有回答高侃的問題,他對著地圖沉思了半響問道:“文佐,你為何要這么做?新羅對我還是頗為恭順的!”

    “英國公!”王文佐搖了搖頭:“新羅對我大唐倒也還恭順,但當初對我們這些在百濟的唐軍和熊津都督府可不怎么樣!當初我們被叛軍包圍在泗沘城中,缺糧缺柴火,一只老鼠要賣出三四十文銅錢的時候,新羅人卻忙著搶占百濟人的土地,對我方的求援置之不理;后來我們歷經苦戰擊敗倭人和叛軍,平定百濟后,新羅人還是三天兩日的邊境為了爭奪土地、水源和我們打仗;還有……”“文佐!”李績的音調提高了三分,將王文佐的聲音壓了下去:“如果你只是因為這些的話,老夫恐怕就不能同意你的方略了!畢竟大唐王師不能因為你的私怨而調轉槍頭攻打盟友!”

    “我的私怨?”王文佐愣住了:“英國公,這怎么能說是我的私怨,當初被圍在泗沘城中挨餓的可不是我一人,而是駐守百濟的王師;現在和新羅人發生沖突的也不是我王文佐,而是大唐的熊津都督府呀!”

    “文佐,你還是不明白我的意思!”李績道:“當初新羅委質乞盟于我大唐,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消滅宿敵百濟,收復故土;我大唐與其結盟,則是因為百濟與高句麗結盟,與新羅結盟后可以斷高句麗一臂,以南北夾擊之。新羅履行了盟約便是,至于你說的那些事情,那都是尋常事,便是尋常村落之間為了爭奪水源田界,爭斗廝殺也是常有的事情!”

    王文佐皺了皺眉頭,李績的回答讓他有些意外,他猶豫了一下,問道:“難道英國公覺得我先前說的新羅人做的那些事情沒有什么?”

    “不錯!新羅人的確懷有私心,但誰又能夠不懷私心呢?只要他沒有違背當初的盟約,謹守臣節,就沒有必要妄動干戈!”

    “那屬下方才說的高句麗滅亡之后,新羅人會從中招誘吏民,從中取利的事情呢?”

    “你說的那些都是高句麗覆亡之后的事情!而老夫此番出兵的目的就是消滅高句麗,在高句麗覆滅之前,老夫不會想那么多。用兵最要緊的便是專慮唯一,不可三心二意,文佐你覺得呢?”

    面對李績的問題,王文佐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李績方才說的其實就是說一個戰略計劃中只能有一個戰略目標,不能有兩個,你的所有行動都必須圍繞著這個目標,而不能既要又要,這也是王文佐一直遵守的,但在此時王文佐的心里,高句麗已經是尸居余氣,滅亡是時間的問題,反倒是新羅才是心腹大患,所以才提出假途滅虢,一石二鳥之策。

    “英國公所言甚是,是屬下失言了!”

    “熊津都督府乃是百濟舊地,與新羅接壤,對他們的戒備也是分內之事,也不能說你失言!”李績笑道:“只是這件事情乃是軍中機密,不可泄露出去!”

    “屬下遵命!”

    看著王文佐的背影從門外消失,高侃突然笑了起來:“李公,長江后浪推前浪呀!這王文佐好生了得,照我看如果把他方才所獻之策施行,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嗯!”李績神色有些冷淡:“若是讓老夫來施行,至少有七成勝算!”

    “七成勝算?那為何不用?”高侃驚訝的問道,他還以為方才李績是因為覺得勝算太低才拒絕王文佐的計劃的。

    “你真的覺得把新羅滅了對大唐是一件好事?”

    “為什么不好?”高侃驚訝的問道:“王文佐剛剛不是說了嗎?新羅如果在,肯定會在高句麗滅亡后放開懷抱,拉攏部眾,那我們不是白打了?”

    “有王文佐在,新羅占不到什么便宜!”李績道。

    “您倒是很看重他!”高侃笑道。

    “此人深沉有大度,輕財重士,能得人死力,統馭軍眾,臨敵制勝,策出無方!”李績嘆道:“有時候他讓我想起了魏公!”

    “魏公?”高侃聞言一愣,旋即才反應過來,瞪大了眼睛:“您方才說的是李密?”

    李績長嘆了一聲,沒有說話,作為大唐開國碩果僅存的元勛重將,李績口中的魏公便是他的老上司,瓦崗寨軍的首領李密。因為李密曾經接受東都皇泰主楊侗的冊封,被封為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臺行軍元帥、魏國公,所以李績稱其為魏公。李密乃是北周八柱國之一李弼的曾孫,也是隋末群雄中曾經距離天子之位最近的人,乃當時著名的兵法大家。李績對其十分忠誠,李密后來被唐軍所殺,尸首還是李績收葬的。這個時候他把王文佐與李密相比,隱藏的深意著實讓人難解。

    “這個……”高侃苦笑道:“李公您也未免太高看王文佐了吧?他如何比的上李密?”

    “王文佐聲名是及不上魏公,可若當時統領瓦崗軍的是他,奪取天下的未必是先帝?”李績嘆道。

    “為何這么說?”

    “魏公多次擊敗隋軍,然東都堅固,始終不得下,隋軍敗而后振,最后一戰敗于王世充,一世英名毀于一旦?!崩羁兊溃骸岸跷淖羯圃旃コ瞧餍?,若當初統領瓦崗軍的是他,只怕先帝還在太原時,瓦崗軍就已經破東都,入關中了!”

    “他的攻城器械有那么厲害?”高侃吃了一驚:“東都的城墻可不是開玩笑的,還有守城器械也十分精良,當初先帝也奈何不得,是筑長圍困之,在虎牢大破竇建德,王世充見大勢已去,這才自縛出降的!若是真的攻打,只怕先帝倉促間也攻不下來!”

    原來當時的洛陽城乃是隋煬帝建成的,負責設計東都的是當時著名的建筑大師宇文愷,每月使用役丁200萬人,又從各地遷徙數萬戶富戶前來,城墻堅固高聳,橫跨洛河兩岸,府庫充實,是當時的著名的堅城,隋末爭霸戰爭最后的三方大決戰實際上就是圍繞著洛陽城的爭奪進行的??蔁o論是先前的李密,還是后來的李世民,在野戰取得勝利之后,都沒有選擇發動猛攻,而是選擇間接路線來達到目標,這是洛陽城防堅固程度的最好證明。

    “厲不厲害過幾日你就能親眼看到了!”李績道:“不過百濟境內山城極多,這個我們都知道的,他能平定當初的叛亂,善治器械也不奇怪!”

    “那既然這樣,為何不采納王文佐的獻策,一舉滅高句麗新羅二國,您老也能青史留名,我等也能沾點光!”高侃問道。

    “青史留名?”李績笑道:“這的確是很大的誘惑呀!人過七十死不為夭,老夫這個年紀,什么權位富貴都是過眼云煙,唯一在意的就是死后的那點名聲了,若是墓道神道碑上多記上一筆,想想也是舒服!哎,可惜,可惜呀!”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