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節
對此公事,紀元自然知無不答,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這些事,進一步刺激太子的神經。 他在紀元面前都想發脾氣,生怕紀元真的轉向三皇子那邊。 若真的是如此,他處境會更加艱難。 紀元會嗎? 很有可能。 因為太子隱約知道,紀元對高產的糧食很看重,誰能帶回來海外的糧食,誰就會被紀元看重。 第二日,太子同樣向皇上請求,他才是最適合出海的人。 不管是身體素質,還是對海的了解,甚至對蒸汽機的了解,他都是最合適的那個人。 他也一定會把高產的糧食帶回來,讓天齊國的百姓們吃飽,讓天底下再也沒有餓著的人。 這番話說的激動人心。 但也不代表太子真的能去。 第一個反對的就是皇上。 皇家父子關系,難免有些扭曲。 一直到八月份,第一次女子科舉結束,朝中才最終做主決定。 太子終于在這件事上打敗三皇子,獲得了出海的機會。 太子強烈要求,朝中也多方位考量。 就連紀元也是默許的。 紀元甚至對太子道:“不管有沒有找到,只要能回去,一切就好說?!?/br> 這話,等于是紀元的承諾。 差不得等于,太子你盡管去吧,這里有我看著。 太子興奮點頭。 他本就想去的,沒人能爭得過他。 只要出去了,就能證明他的能力。 他也會像紀元一樣,成為百姓們的榜樣,成為一呼百應的人。 當年在滇州府,他見識過,真正的被愛戴,被擁護是什么感覺。 只要他能回來。 他就能有紀元一樣的待遇。 終于考上進士的殷茂,如今正在翰林院做庶吉士。 他在這場朝廷爭斗里,顯得格外弱小。 坐在翰林院里,他只覺得無趣? 之前聽他爹說,翰林院多么多么森嚴,多么多么難纏。 還說什么,這里匯集了天下大事,天齊國的所有事,都會在這做出決定。 其實,也沒有吧? 雖說太子黨跟三皇子黨爭得你死我活時,讓他覺得,自己在這弱小的厲害。 但拋開這些,其實挺無聊的。 正事不做,天天吵來吵去。 而這些旋渦里,都避開一個人,紀元。 似乎所有人都想得到他的肯定,他的答案。 但紀大學士一心撲在天齊國的建設上。 “是割裂?!币竺鋈坏?。 是上下層的割裂。 京城朝廷,在天齊國飛速發展的近十年里,好像一直沒什么變化。 這些上層人,還在重復幾百上千年的套路跟故事。 但下面,他們看不到的民間,已經發生了聚變。 殷茂拍拍身上的官服:“這庶吉士,好像做不做都無所謂了?!?/br> 可轉念一想。 也不是這么回事。 朝中的新派官員們,可不是這般。 他們有著無數的事情要做,有著無數的目標要完成。 那好像才是新世界。 李首輔離開之后,帶走了一部分舊世界的秩序。 如今,新世界的蒸汽船,要帶著天齊國的儲君同樣離開。 他的離開,似乎意味著舊世界的混亂要走了。 殷茂撓頭,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啊。 殷茂把他這些想法告訴紀元的時候,紀元帶了些詫異,笑道:“放心吧,都會適應的?!?/br> 人的適應能力很強的。 再大的變化,都能接受。 紀元看著自家娘子回來,她穿著戶部官員的公服,跟新進的女官們分開。 看,大家都能習慣的。 有些事既敢想也要敢做。 反正,做了再說。 大家都會習慣的。 不喜歡的,只能被時代拋下了吧。 永康七年,九月。 太子隊伍正式出發,帶的全都是心腹。 讓紀元意外的是,崔偉,石新會,鄔人豪都沒帶。 前面兩個,是太子還是皇長孫的時候,就跟在身邊的。 鄔人豪自從寧安州回來,一直是太子親衛。 這次出海則完全是皇室的一套班子。 看來出海這件事,確實是個香餑餑,大家都想從里面占點好處。 紀元挑挑眉,并未多說。 太子走的時候,一步三回頭,他不知道這個決定是對是錯。 但他真的忍不了三弟搶了這個機會去海外。 他也不能忍受繼續留在京城,到時候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一想到會被父皇軟禁,會被父皇刁難懷疑,他就忍受不了。 去找新大陸吧,去找高產的糧食。 太子看到父皇母后,還有紀元目送他遠去,心底燃起希望。 等他回來。 一切都會結束的。 他相信。 第198章 第198章 六年后。 “現在是永康十四年了吧?!碧訐Q了整齊的衣衫, 帶著僅存的皇室成員回到故鄉。 太子的語氣帶著顫抖,六年來的航行讓他沉穩很多,可好不容易回來, 還是讓他有種想哭的沖動。 太子身后的人, 早就哭個不停。 終于回來了。 六年了, 終于回來了。 當年慫恿他們去海外的, 都是蠢貨,都是故意的。 就是想讓他們死在那! 六年里,知道他們經歷了什么嗎! 大家簡直痛不欲生! 他們出行的時候,共計十萬人,大大小小一共一百多條船,其中大船七十條, 全都是天齊國最先進的蒸汽船。 皇室的隨行無數,士兵,水手,更是極多。 到現在, 人手不到四萬, 船也折損不少, 總共只有八十多條船了,不少蒸汽船還廢棄在海上,沉在海底了。 他們從閩地的港口出發,一路往西行,中間遇到風浪無數,像是隨時會死在大海當中。 在海上, 再大的船都會變的渺小, 海面一望無際,根本到不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