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節
紀元再有本事, 難道他的手, 還能伸到戶部里面? 戶部尚書心道,紀元伸不到這里面,卻也不代表我會將此事輕輕放過。 戶部尚書文大學士跟手底下人感慨:“怪不得橡膠司回來第一時間,紀侍郎便請戶部同去?!?/br> 如果工部有意攬權,完全可以說,等他們把橡膠司料理清楚了, 再把稅收部分移交給戶部。 這也算合乎流程。 但紀元第一時間, 就讓戶部同去。 讓戶部去查內務府橡膠司的稅收。 其實這查不查都行。 畢竟那是人家內庫的賬目。 他們這些外臣,并不方便調查。 皇室也是借著這個疏漏, 有恃無恐。 你們外臣,真的沒資格去管我們的事。 可這些外臣里,不包括兩個人。 一個是李首輔,李首輔身體日漸不行,基本不再管事。 橡膠司轉移成功之后,更是深居簡出,連早朝都不怎么來了。 另一個,就是戶部尚書文大學士。 皇上在潛邸時候便重用的人,是皇上真正的心腹。 其他外臣不方便插手,他卻是方便的。 等皇室的人反應過來,這些亂七八糟的賬本,已經被戶部整理清楚,由文大學士親自向皇上匯報。 期間,紀元跟工部尚書洪大人,正在安置蒸汽司跟橡膠司。 兩個部門十分重要,就連太子都親自過問。 主要是那蒸汽船,實在吸引太子。 不同以往,現在的紀元跟太子的關系已經很好了。 太子還跟自己手下講:“在他落難的時候幫忙,果然是有用的?!?/br> 在太子心中,紀元已經是自己人,是太子黨。 這話,好像也沒錯? 反正紀元沒有反駁。 工部這邊加緊處理兩個部門,爭取在年前把政令發出去。 以后天底下的蒸汽機,橡膠,都歸這里管。 不僅如此,紀元之前做的工程內部刊物,也成為工部的內部刊物。 以后天底下所有先進的發明,都可以登記在這上面,好讓天齊國的工程師,科學家們可以看到,互通有無。 他們這邊越忙。 皇室那邊的笑話,就顯得越荒唐。 紀元好像出手了,又好像沒有出手, 反正把趙國公,陳國公兩家攪得天翻地覆。 他做的,只是把內務府橡膠司的賬本交給戶部而已,順便又給出一個字數,是他預估的橡膠稅收。 事實證明,他給出的數字,跟實際數字相差并不遠。 戶部尚書都覺得不可思議。 紀元做橡膠司的掌司,真是再合適不過。 也是,天底下所有生產橡膠地方,都出自他的手。 而紀元給出的實際數字,跟內務府橡膠司給出的數字,可大大不同。 此時就要說一下內務府稅收的分配。 內務府二十五個衙門,全都是皇上的私產,自是皇上的家臣。 那里面的營收,自然也是皇上的。 這些家臣幫著皇上打理產業,可以從里面分出一部分。 但是,再怎么分,大頭也該是皇上的。 否則皇上為何那樣看重橡膠的收益? 其實皇上知道家臣們也不老實,看在每年的收益還算客觀的份上,基本不會計較。 還是那句話,誰不貪?貪的不多就行。 現在問題就是,他們不僅貪了,貪的還非常多。 多到戶部尚書親自把文書遞給皇上的時候,皇上氣得要命。 今年三十九歲的皇上,正值壯年,都氣的叫了太醫,可見其貪污的金額之大。 雖說是皇家內部的事,不好公開。 太子卻把實情說了干凈:“內庫原本應該收八成,七成也行?!?/br> “這次發現,是國公們拿了八成,給父皇的只有兩成?!?/br> 偏偏那兩成的收益,也近好幾百萬兩銀子。 所以沒讓皇上有所懷疑。 “父皇非常生氣,不過也有點心疼?!碧诱f著,看了看紀元。 他父皇還說:“怪不得你們扒著橡膠司不放,原來你們一年能拿幾百萬兩銀子?!?/br> “好啊,真是好啊?!?/br> 皇上確實又急又心疼。 早知道這么多銀子,他估計會把今年橡膠司稅收再扣下來。 可已經晚了。 都怪這些廢物,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東西。 皇上氣的吃了藥,起來又罵。 真金白銀。 誰會不心疼。 太子頗有些幸災樂禍,不過他也有一層意思,就是讓紀元算了。 此事也差不多了,給他一個面子。 其實就是皇親國戚們過來求和。 紀元稍稍出手,他們便叫苦不迭,讓他別在使勁了。 此事到現在。 已經是紀元完勝。 不管什么陰謀陰謀,又或者潑臟水,都是沒用的。 紀元站在道義上,站在正義上。 讓一切陰謀都自慚形穢。 什么? 暗地里對紀元動手? 是怕自己死的不夠快嗎。 就憑紀元現在的名聲,誰敢動他分毫? 好像除了求和之外,再也沒有第二個選擇。 太子在這中間也是最好的選擇。 太子自己也愿意做這件事,從中調停,皇室那邊也會念他的好。 不過在紀元面前,他頗有些不自信,不確定紀元會不會聽他的。 誰料紀元竟然點頭:“既然殿下都這樣說了,那此事也到此為止?!?/br> 太子面露驚喜。 看! 紀元果然是他的臣子! 紀元又道:“說起來,這事三皇子有參與嗎?!?/br> 三弟? 跟他又有什么關系。 “有些事,還是未雨綢繆的好?!?/br> 太子陷入沉思,從工部回到太子府,一直在想紀元的話。 老三有參與嗎。 他不知道。 他出門征戰兩年,老三確實參政了。 小他兩歲的老三,對他應該毫無威脅吧? 太子心里這樣想,但在父皇問他,國公貪污一事要怎么處理時,太子開口道:“聽說那賬目也有三弟參與,三弟可說出什么名目?!?/br> 內務府橡膠司的稅收,牽扯的人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