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節
這年頭,對天地發誓,還是有些用的。 迎接太子,紀元的一行人,只覺得頭疼。 這個紀元怎么就不按常理出牌。 如今他羽翼豐滿,誰又能拿他怎么辦。 世家大族的臣子們臉色難看。 他們早就說,趕緊給紀元說親,拉攏到自家陣營,可誰料他搶先一步,直接找了個小門小戶占住位置,根本不給他們機會。 皇室那邊則在看太子的想法。 誰料太子竟然主動解圍:“是啊,程夫人落落大方,明艷聰慧,跟紀元正相配,你們就不要再打聽了?!?/br> ??? 太子你? 你那些堂妹表妹們,可都想嫁給紀元。 你這句話,豈不是絕了她們的心思? 一肚子彎彎繞繞的眾人,終于來到新皇面前。 紀元被新皇身邊的李首輔嚇了一跳。 他這次出去,也就三四年的時間,李首輔如今蒼老的厲害,花白的頭發似乎沒什么光澤。 看著就是個垂暮老人。 李首輔今年,七十三了。 怪不得他沒有迎接,而是在皇宮內等著。 李首輔愣了片刻,才慢慢說起贊揚的話,好在邏輯還是在線的。 朝中眾人,似乎早就習慣了。 便是政敵,也等李首輔說完。 這并非是政敵們大度,而是要展現自己的風度。 不跟老年人計較。 因為都知道,李首輔撐不了太久了。 先皇曾說,要讓李首輔干到七十五再走。 如今已經七十三的李首輔,或許逐漸會成為朝中的擺設。 一個擺設而已,不會有人再跟他針鋒相對。 紀元向皇上行禮之后,又來到李首輔面前。 李首輔朝他微微點頭,笑道:“做的很好?!?/br> “給李首輔賜座?!被实坶_口道,“端些參湯上來?!?/br> 滿朝文武立刻夸贊皇上恩德。 朝中又恢復熱鬧。 打了大勝仗,還開疆擴土兩個地方。 朝中不興奮才奇怪。 太子被眾人圍著夸贊,二十的年紀便帶兵帶出這樣大的勝仗,真是厲害云云。 紀元還在李首輔身邊,李首輔朝他微微抬頭,讓他看對面的一個年輕人。 “大哥果然厲害,三弟實在敬佩?!?/br> 大哥,三弟? 紀元眼神微變。 三皇子? 也是,沒記錯的話,三皇子今年十八,確實可以到朝堂議事了。 太子早就知道這事,故而反應還算平淡。 他手握這樣的政績,不會有人能越過他。 想到這,太子看了看紀元。 只要紀元站在自己這邊,就絕對不會有問題。 這場慶功宴,一連開了半個月。 民間的集會歌舞也沒停過。 一直到中秋過完,似乎還沉浸在節日的氣息當中。 時間過的還真快。 去年這個時候,紀元還在準備婚事。 如今則在京城,等著授官。 說起來,紀元如今,倒是沒什么職位的。 從三品的督軍,不過是個臨時的職務。 之前是肅州的知州,之后代任南齊府的知府。 如今這些位置都有人填上,而他倒是無官一身輕了? 不是不想給紀元職位,而是不知道給他什么位置。 京官跟地方官不同,地方官跟臨時的督軍職位還是不同。 所以給他什么職位,讓朝中犯難。 而且大家都知道,皇家還是有意讓紀元去管內務府的橡膠司。 朝中商議來商議去,干脆先給紀元一個翰林學士的位置。 都說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二十五歲的紀元,先進了翰林院,便表明皇上對他的態度。 除了滿意,還有其他的嗎? 所有人都知道,紀元半只腳,已經邁入內閣了。 若不是年紀不夠,以他的政績,直接進內閣當大學士,那也是可以的。 這可不是夸張。 在紀元做督軍的時候,天齊國內里的變化,堪稱巨大。 不管大家習不習慣這樣的變幻,可都要適應它。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紀元。 紀元回到家中后,也在看各方來的信息。 他帶著柴烽,劉寶,鄔人豪把自家收拾好之后,又拿著程家的鑰匙,把程家也給打掃干凈。 剩下的時間,則往李首輔家走了一趟,再把手頭的信件整理好,算是對天齊國的情況大概有個新的了解。 他們在滇州府打仗這兩年,外面的消息不怎么靈通,肯定不如京城這邊消息多。 京城還是老樣子。 可外面的世界,已經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蒸汽工廠,即將全面爆發。 準確是說,蒸汽工廠的建設,將在天齊國全面爆發。 從永康二年開始,紀元的蒸汽工廠初見規模。 一直到永康三年,產能才真正迸發。 有人說,一座千人的蒸汽工廠所產出的產能,抵得過萬人,乃至十萬人的小作坊。 這并非夸張,而是一個質變的過程。 人力跟機器力量的對比,還是太渺小了。 如果說蒸汽機最開始,只是在各個廢棄井礦中得到重視,算是小范圍的震驚一圈人。 那蒸汽水泥廠的出現,則是告訴了所有人更多的可能。 紀元籌劃好幾年的蒸汽水泥廠,終于發揮出它的作用了。 誰讓肅州的水泥廠,在他離開這一兩年里,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與此同時,肅州。 永康元年投產的水泥廠。 如今已經是永康四年的九月份。 從紀元離開肅州,正好過去兩年多的時間。 蔡豐嵐只怕耽誤了紀元留下來的東西,所以完事做的小心細致,也盡量把事情做的完備。 但即使他心里有準備,卻還是被源源不斷產出水泥的工廠震撼。 如今圍繞水泥廠一圈,已經建起工廠的區域,從工人宿舍再到工廠食堂,以及工人們特有的集市。 基本快有一個城中城了。 不過最讓人側目的,還是這座城中城的道路。 一切都是由水泥鋪設的,光滑,平整,好看的水路。 所有的馬車牛車都喜歡這樣的路,因為太省力了,可以多拉很多東西。 可惜的是,蒸汽車一直出現問題,沒有研究出能使用的蒸汽車。 隨著水泥廠產能的穩定,更多水泥源源不斷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