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節
抽上來的廢水,甚至可以進入鍋爐產生蒸汽。 理論上來說,只要燃料一直夠用,那這臺蒸汽機就可以不停地運轉。 在這些效率下,地下水就算再多,也是能被抽干凈的。 只有礦井下面沒有廢水,那這個礦井就算活過來,可以繼續開采,開采出來的石炭,就是這臺蒸汽機的燃料。 高夫子越說越興奮:“不用人力,也不用馬力,就能解決礦井廢水的大難題!” 不過隨后,高夫子也道:“但這些東西,都是咱們現有的,并未有什么創新?!?/br> 這也是高夫子慚愧的地方。 因為他們在解決這個難題的時候發現,他們現有的技術,其實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巨大的困難。 可在這之前,大家卻從未考慮將自己手頭的東西,進行實際的應用。 甚至研究蒸汽機,也只是覺得好玩,有趣。 殊不知,他們覺得好玩有趣的東西。 竟然能發揮這樣大的作用。 這倒是不稀奇的。 甚至紀元也差點進入這樣的誤區。 理論跟實踐一直是兩回事。 研究理論知識,跟實際地應用到民間,更是兩回事。 前者的理論研究雖然必不可少,但不用到實處,那就是高高在上的學問,跟普通人的生活沒有關系。 而民間其實也有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研究,卻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撐,發展也會被局限。 唯有兩者結合。 將高高在上的高深學問,跟踏踏實實卻簡陋的工匠技藝結合起來,才能做出實用的東西,甚至是改變所有人生活的東西。 放到現代,或許會叫知識壁壘。 放到如今,也是讀書人跟匠人不交流的結果。 不過,也是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現有的,圖紙才能出來得這樣快。 甚至接下來的建造也會十分順利。 紀元也住到礦井旁邊,每天跟大家一起看著蒸汽抽水機的建設。 他也不算外行,還能給出自己的建議。 這邊熱熱鬧鬧建設,卻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主要是武營先發現的。 “自從蒸汽抽水機開始建設,附近不少百姓有意無意地路過,都想往里面看兩眼?!?/br> 礦井附近,其實建設不少房屋,都是當年礦工們住的。 不過并未有什么圍墻,只有兩條通往外面好路,再有許多條小道。 所以附近百姓想來圍觀,那可太簡單明了,甚至隨便躲到一間房屋里都有可能。 要不是武營手底下幾十個人警覺,估計還發現不了。 當然了,也因為“無意路過”的百姓太多了。 紀元聽到這話沒什么,倒是石興縣知縣尷尬了,他主動道:“應該是當年的礦工吧,他們一輩子都在礦井上,所以對此很關注?!?/br> 作為本地知縣,這點事情還是知道的。 石興縣靠著石炭發家,石炭礦沒了,連帶著焦炭作坊也沒了。 再加上當年挖礦的廢水以及各種作坊弄出來的殘渣廢料,基本都是倒在農田上。 如今石炭挖不成,農田也種不出什么莊稼。 故而本地人日子過得苦。 也有人說,那他們當年也掙不少銀錢吧? 這些都是應該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 石興縣的百姓,說到底都只是礦工,掙的是辛苦錢,賣命錢。 這種情況下,他們又能有多少家底? 無非是礦井主人吃rou的時候,他們喝一口涮鍋的湯罷了。 但是大家無不懷念礦井還在的時候。 畢竟那時候還有刷鍋水可以喝,現在聞一下的機會都沒有。 現在有意無意過來看,自然也是期盼著礦井可以好起來,他們可以有機會繼續賣命。 紀元聽得沉默。 武營他們也無奈。 他們兩個還好一些,他們到底是吃過苦,心里有準備的。 高夫子聽了卻是徹夜難眠,此事告訴師兄弟們,這下整個師門的人都睡不著了。 他們讀書那樣久,孔子也讀,孟子也讀。 為國的書讀了,為民的書也讀了。 原來只是讀了,卻并未實踐。 那些放在他們手里,被他們覺得還不夠完美的設計,卻能改變很多人的生活。 高夫子其中一個師弟,忍不住道:“紀大人當初說,讓我們設計蒸汽織布機,就是為了真正改變人們的生活吧?” 可他們誰都沒有聽。 一心要研究出高效,小巧,完美的蒸汽機。 從化遠三十九年,到如今的四十四年,全都是這個目標。 這會想想,他們想做的事,跟紀元要做的,完全背道而馳啊。 “怪不得紀元要把我們弄到這里?!?/br> “他是要解決實際的問題?!?/br> 紀元其實沒有想那么多,他只是在找蒸汽機的出路,以及蒸汽機的正確使用方法而已。 在實踐當中,才能更好地完善蒸汽機。 路要一步步地走。 即使現在的東西不夠完美,但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 可第二天一早,紀元發現,高夫子他們看向自己的眼神完全不同了。 眼神就算了。 怎么都卷起來了? 原本只是等著蒸汽抽水機的建造。 一時間,他們竟然開始琢磨,怎么改進挖礦的工具,用什么樣的車輪可以更省力。 以及運送礦物的時候,如何才能高效。 紀元聽著他們討論,默默畫了一個現代的軌道:“這樣是不是可以?!?/br> 說著,在旁邊又畫了個適應軌道的小車:“在軌道上運行,運送礦石就省力了?!?/br> 眾人沉默。 紀狀元! 不愧是紀狀元! 你怎么在每個方面都在行??! 如果說高夫子師門的人,還在討論軌道車能應用到多少地方,可以如何改進更省力,以及如何急停,如何保證穩妥的話。 那石興縣本地人石偉忠,石偉陽則愣在原地。 若有這種東西,那他爺爺的腰在冷天就不會那樣疼吧,還有他爹的手跟胳膊,都是當年背礦石,抬礦石落下的病根。 他們兩個本就對紀大人心懷愧疚。 他們差點搶了紀知州,紀知州也只是罰他們在這里做苦力而已。 現在心里更不同了。 而且他們知道紀大人的手腕。 那肅州的貨運商會想要拿捏紀大人,直接紀大人抽耳光抽回去的事,大家可都聽說了。 對幾個貨運商戶毫不留情,對他們卻手下留情,甚至還想幫他們“救回”礦井。 這讓他們如何不賣力做事。 此事傳到石興縣,不少當年的礦工再次悄咪咪來看。 出自高夫子之手的軌道車自然好得很。 當年要是有這東西,大家做事的時候,肯定很輕松啊。 一時間還有人主動來問,他們可不可以來幫忙,不要工錢就行,只要能把這個大家伙趕緊建好。 他們口中的大家伙,便是蒸汽抽水機。 雖然不知道這東西有什么用,可軌道車都那么好用,這東西,肯定也很厲害吧? 至于為什么叫大家伙。 自然因為,單一個鍋爐的高度,就比一個人還要高,再加上活塞汽缸,以及煙囪。 差不多是成年人的七倍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