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節
皇帝自然會認為,紀元已經投靠了李首輔。 這才是讓皇帝不喜的原因。 如今,他倒是有答案了。 王長東的案子里里外外的事,皇帝都已經了解。 當年王長東害死紀元爹娘,卻能平安離開,全仰仗楚大學士。 楚大學士包庇王長東,此事被紀元意外知道,那他天然遠離楚大學士的陣營。 說白了。 以皇上的視角來看。 紀元倒向李首輔,是無奈之舉。 是為了讓李首輔的手下聶家幫他報仇。 這一條線順當合理。 如果是為了這樣的事投靠。 那皇上可以接受。 為了爹娘報復王長東。 為了爹娘投靠李首輔。 這都無所謂。 皇帝接受不了的,是紀元自然而然地選邊站隊。 畢竟后者是不好動搖的。 而前者,則很不一樣。 紀元再次行禮,真切道:“方才聽到,王長東要在下個月問斬,還是皇上您親自下的旨意?!?/br> “微臣無以為報?!?/br> 說著,紀元眼圈微紅,頗有些大仇得報的痛快。 這副表情,讓皇上更加滿意,語氣也溫和起來:“何必行禮?!?/br> “若你早些說了家人的冤屈,朕四年前便給你主持公道了?!?/br> “何必浪費這么長時間?!?/br> 可四年前的他什么也沒有。 皇上為什么會幫他? 這個問題被大家默契忽略,紀元表情難過:“那時剛剛考上功名,對做官并不了解?!?/br> “只想著自己去了應天府,可以收集罪證,好告慰爹娘在天之靈?!?/br> “微臣的父親,真的是很好的人?!?/br> “他聰明,勤奮,是十里八鄉最勤勞的農戶,初一十五還會帶臣去拜佛燒香?!?/br> “他什么都沒做錯,他不該被那樣對待?!?/br> “他這樣的人,是該長壽的?!?/br> 是啊,聰明,勤奮,還有信佛。 什么都沒有做錯。 就不該被那樣對待。 這樣的人,確實該長壽。 一個帝王,年邁的帝王,竟然跟死去的農戶共情上了。 他此時嘆氣,此時的哀傷,很容易被理解為同情一個可憐的河工。 可實際上,他是在為自己嘆氣,為自己哀傷。 農戶死不死的,不要緊,要緊的是借著這個事,物傷其類一下,為自己難過一下。 歸根到底,該長壽的,是他??! 紀元見此,便知道自己已經安全了。 “說的好?!崩匣实鬯坪踔匦掠辛司?,竟然又問了句,“你這般聰明,可知道如何才能長壽?!?/br> 紀元帶了些驚訝,這次是真的驚訝了。 他沒想到老皇帝能瘋魔至此。 他都有些低估皇帝對長生的渴求了。 紀元思考片刻,答道:“上天眷顧之人,必然能長壽吧?!?/br> 上天眷顧。 這世上,還有比皇帝更被上天眷顧嗎。 他可是天子。 是天下之主。 紀元出了皇宮,還是帶著無數賞賜出來。 不少暗中觀察的人,都大跌眼鏡。 這是在做什么啊。 紀元這都沒事? 還有賞賜??? 他跟李首輔的手下串聯,皇上都不生氣? 他投靠李首輔,皇上也不生氣? 憑什么啊。 沒有憑什么,無非是說中對方想法而已。 如果說進皇宮之前,紀元對那件事,還只有三四分把握。 如今,竟然有了七八分。 隨著老皇帝的日漸衰老,這份把握會越來越大。 所以他在做的事,才要盡快才是。 京城里還在觀望紀元動向的時候。 滇州府以南的景國等無數小國,已經出發了。 他們年前請求朝拜。 年后五月得了回復,五月還沒過完,迫不及待地前往天齊國京城。 這幫人走得著急,甚至想在八月十五,天齊國重要節日前到京城,以示誠意。 為什么這么著急? 因為看著隔壁滇州府的占城稻又豐收了。 人家二月份收獲七九三占城稻,一畝地均產四百六十五斤,總共產了五十一萬斤左右。 這些稻種分出去一部分,剩下給當地人繼續種植,差不多兩萬畝地。 三月上旬種了一批,依舊是七十五天左右收獲,也就是五月底已經收割了。 七九三占城稻,其實已經算第五代。 這次種植的兩萬畝地,均產四百五十七斤。 看著是比上次的四百六十五少了一些,但種植的人多了,數據有所下滑很正常。 可最讓人震撼的是。 其中一戶人家的最高畝產,已經到了六百三! 六百三十斤! 這塊地已經被當地戶司給圍起來,專門用來培育新稻種。 如果說占城稻已經足夠讓人瘋狂。 那試驗田的另一種稻子,更讓人癡迷。 寧安州試驗田里,曾經把十二株格外飽滿的普通稻子圈起來培育。 這些普通稻子的產量,似乎是普通稻子的三倍。 如今已經種了兩畝地。 若普通稻子真的被培育起來,或許一畝地的產量,能到千斤? 就是大家最常種的普通稻子,一畝地千斤? 不怪景國也好,河輝國也好,一直偷窺天齊國的物產。 誰讓這些產量,足夠讓任何人眼紅嫉妒。 要是有一天。 占城稻跟普通稻子一起推廣。 四月到九月種普通稻子,一畝地九百斤左右。 十二月到次年二月是占城稻,一畝地五百斤左右。 那是什么好日子? 景國的國君想要這些稻種想瘋了。 可他們不能去搶吧。 得到天齊國朝廷的許可,肯定立刻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