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節
程大人基本不能出門,他看到香燭之類的東西就會陷入癲狂。 而程教諭也知道了秘佛殿的存在,嘴角帶著諷刺。 雖說不知道那到底是個什么東西,但他們太知道皇帝是個什么東西。 程夫人的身體倒是完全好了,她撐起整個程家里子。 程亦珊的弟弟程亦淮,一面讀書,一面做些零零碎碎的事情,已經像個當地的孩子。 外面自然還是程亦珊在管。 甚至這次的中秋家宴,也是她先舉杯。 她是程家如今,名副其實的一家之主。 上次他們這些人一起過中秋,還以為未來一片光明。 程教諭都對朝廷抱了些希望。 現在? 現在反而釋然了。 程家一家,已經做好扎根滇州府的準備。 遠離京城,特別是如今這段時間,遠離京城是好事。 過了中秋之后,占城稻七十九號三代試驗田,終于可以收獲。 種植周期八十六天。 此稻與其他占城稻一樣,不挑土地,對水質要求也不算高,但施肥的時候要格外用心。 最后,最重要的畝產量。 也要揭曉了。 一共五十畝的試驗田,就看均產多少。 官田的官吏們,一畝地一畝地的統計重量。 整個寧安州衙門的人都來了。 甚至還有圍觀的百姓。 這些圍觀的人當中,更有不少各地來做買賣的。 沒辦法,誰讓這是糧食。 誰家不喜歡糧食。 如果有高產的稻子,對他們各地來說,都是極好的。 說這是件撫育萬民的事,一點也不為過。 糧食的重量被一點點報出來。 官田官吏們,并非好大喜功之人,也不會當眾宣讀,只是在低聲交流記錄。 所以他們的表情,就成了大家觀察的重點。 “???怎么皺眉了?有什么不對嗎?” “為什么笑得那么開心,是不是畝產極高?” “怎么跳過那一塊,怎么回事啊?!?/br> 在大家竊竊私語當中,結果終于送到紀元的手中。 從今天早上開始,紀元一直都在這里。 收獲這種大事,他怎么可能不來。 這可是他們寄予希望的七十九號三代試驗田! 大家如今已經直接喊七九三了。 算是這里的代號。 “七九三試驗田,一共五十畝?!?/br> “每畝地的產量分別是,四百三十斤?!?/br> “四百七十斤?!?/br> “四百九十斤?!?/br> “三百九十斤?!?/br> 紀元的記憶力跟閱讀速度本來就超強。 旁邊報數的小吏,都沒能打擾到他。 對方還在報,他已經在計算均產了。 田地之間會有差異性,還是算均產最為合適。 而七九三的均產,為四百五十二斤。 占城稻。 只用種植三個月,甚至不到三個月的占城稻。 均產在四百五十二斤。 拋開官田的特殊條件,均產也能在四百斤左右。 而如今正常的稻子,一季差不多也是四百多斤。 便是紀元,也覺得雙手發麻。 如果是他剛來古代的時候,那會肯定覺得,不過四百多斤,又有什么了。 因為他習慣現代動輒上千的稻子,如果一畝地沒有一千斤,只會覺得今年歉收了。 可經歷了那樣多,又自己去找稻種,去培育良種。 才知道占城稻的一畝地四百多斤,耗費了多少人心血。 “七九三稻種!種植周期近三個月!均產為四百五十二斤!” 不知誰大喊了一聲。 圍觀的百姓們幾乎不敢置信。 過了好一會,大家才忍不住詢問。 多少斤? 種多久? 是真的? 這些問題被大家反復提問。 就連他們自己,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問得太多了。 可實際上,不是他們問得太多。 是他們一直在確定,這是不是真的。 因為太過激動,太多不敢置信,也太過期待。 過了好一會,人群里爆發出巨大的歡呼。 “我們要種占城稻!” “我們要種七九三稻種!” “啊啊啊啊,給我們這些稻種吧!三個月就能成?!” “我家分了十幾畝地,如果多種一季,就能多五千多斤糧食???” “我們要種!” 寧安州本地人還好一些,外地人是真的著急。 他們都知道,寧安州培育出來的良種,可能是給本地人用。 甚至鎮南關百姓都不太擔心,紀知州也會想著鎮南關的。 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方呢? 他們能不能買到七九三啊。 滇州府以外的商賈們更著急,怎么輪,好像都輪不到他們??? 天齊國的人都這么想。 混跡其中的景國人,河輝國人則更為復雜。 這些人多半也是來經商的,不過他們國家小,能經商的,基本都跟王室有聯系。 景國的人更多是羨慕跟嫉妒,他們還瞪著寧安州的新寧人,這些人從景國“叛逃”,竟然還真的過上好日子,實在讓人不爽。 還有這么高產的稻子,他們是真的想要。 但天齊國對此一向嚴苛,再者,景國跟天齊國許久沒有交集,貿然去要,肯定會被拒絕。 而河輝國的人,則是恨。 這明明是占輝稻! 為什么叫占城稻! 而且是從他們河輝國弄過去的! 重點是,憑什么河輝國的人培育不出來,天齊國的人還真的培育出來了! 河輝國的人甚至早就想過,這東西到天齊國人手里,肯定能培育出良種,也能種出更多莊稼。 天齊國培育良種的本事,以及認真執拗的勁頭,他們都是認的。 他們千防萬防,王子甚至說,如果他們河輝國培育不出來,就把占輝稻一把火全都燒了。 河輝國弄不出來高產的稻子,其他人也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