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節
少得甚至有點可憐。 明年用上耕牛,情況應該會好點? 還有選良種。 良種的選擇,尤為重要。 紀元只覺得時間根本不夠用。 也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多。 而寧安州的其他人,已經在為此事歡呼了。 對本地人來說,這是豐收。 絕對的大豐收。 是寧安州本地,從未有過的豐收。 寧安州不少村寨,已經開始點燃鞭炮,他們要到衙門去感謝紀大人。 不是紀大人。 他們怎么會有這樣的糧食收成??! 這個爆竹必須放! 是為了紀大人放的! 混在人群里的外地人,看得心情復雜。 為什么他們家鄉,就沒有紀元這種官員? 如果紀元是他們那的父母官就好了! 這寧安州,可真幸運??! 第123章 第122章 化遠四十年, 八月。 寧安州各個村寨,都要討論今年的大豐收。 閑暇的時候,還要應付前來收購鴨蛋, 稻田鴨的商販。 再加上做了些副業掙了銀錢, 手里都闊綽不少。 可大家最想買的, 還是牛, 還是耕牛。 當地很多裝飾品,都是牛角的圖案。 這是寧安州臘蠻族人的習慣,也是當地人的崇拜。 這也說明,耕牛在本地的重要性。 所以一有機會,大家肯定是想買牛的。 整個寧安州二十多萬人口,三萬八千多戶, 哪家不想買頭牛?甚至買兩頭? 所以,新搬來的六個養殖場老板,天天被人問:“什么時候可以買牛?!?/br> “還沒建好嗎?!?/br> “我們能先預定嗎?” 這些養殖場老板,笑得嘴都合不攏。 那太能了。 放心。 最后的一點點排污通道做好, 他們的牛馬上拉過來! 說起來, 排污這一塊, 竟然也能用上橡膠,還是寧安州衙門主動提起的。 說是牛羊的污穢物不能亂扔,還有必須好好清理,不能污染環境等等。 說的時候,還把橡膠拿出來給他們用,用在管道上, 竟然可以密封氣味。 這玩意兒, 可真好用啊。 沒想到,建個養殖場都能學到新東西。 總之, 他們這里八月底就能建好,到時候先把自家那邊的牛拉過來,賣一批,然后在本地繁育。 看寧安州的情況,便是不賣牛,只做租牛的買賣,都能大發一筆。 聽說已經有其他牛販子看好情況,也準備過來賣牛。 他們六家,一定要趁著其他牛販子來之前,趕緊賺一筆! 這些牛販子們也沒閑著,一邊建養殖場,一邊學習寧安州如何養稻鴨魚的,那土地要怎么平整,那溝渠要怎么挖。 本地人倒是也不吝嗇。 反正來問的人很多。 誰讓寧安州大豐收啊。 但凡有點想法的,肯定會趁機問問。 寧安州這樣和諧的氣氛,還是會折在鎮南關。 滇州府其他商販過來,都會默默說一句:“鎮南關鎮南關,合該叫個鬼門關,財門關?!?/br> “一遇難纏小鬼,二損錢財無數?!?/br> “最后?最后終于到了和善地?!?/br> 更有人吐槽,這跟唐僧取經又有什么區別,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在最后的寧安州取得真經。 也有明眼人說,這鎮南關跟寧安州,遲早還會鬧起來。 主要是鎮南關鬧。 更有人說,那橡膠買賣越做越大,還有布料也很不錯。 這兩項有外面的貴人壓著不能阻攔。 就算是鎮南將軍也沒辦法。 那這兩項不能阻攔其他的事情呢? 如同大家猜測的一樣,這位鎮南將軍,還是出手了。 他這次攔著的是耕牛。 八月底,本地的秋收差不結束了,手里有閑錢的他們,已經準備好去買耕牛。 而搬到寧安州的六個養殖場,大家做好準備賣耕牛。 一切似乎都那么順利。 直到牛羊趕到財門關。 守城的兵士直接道:“牛羊都是軍備物資!你們大量往外運!是想做什么?!” ??? 什么東西? 趕著牛羊的養殖戶們迷茫了。 他們又不是送到景國。 是送到寧安州啊。 寧安州也是天齊國的地界。 大家解釋之后,兵士們還是道:“誰知道你們說得是真是假?!?/br> “寧安州距離景國那樣近,要是運出去了,有人知道嗎?!”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不許出!把東西給我扣下!” 來往的貨商們面面相覷。 他們就知道,會有那么一天! 鎮南關眼饞寧安州的銀錢不是一兩天了! 如今還是走到這一步! 可這樣說,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 直接扣上一個通敵的罪名?! 可偏偏這話好像又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牛羊,確實是軍備物資。 鎮南關的商販們人心惶惶。 好在只扣了牛羊,沒有扣其他東西。 而這個舉動,則讓養殖戶們面露驚恐。 寧安州等待買牛的百姓們,也確實憤怒了。 之前什么橡膠,布料,大家感受不是很深。 但這是牛??! 他們好不容易攢夠錢,想要養一頭耕牛。 結果呢?! 結果就被扣下了?! 以前就覺得被鎮南關針對,現在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