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節
紀元會向往后世的高鐵,高速鐵路,以及連接兩地的橋梁。 他這份向往,本地人會有嗎? 不會的。 因為他們沒有見過,沒有看過,自然不會向往。 山外面的生活好嗎。 很好的。 可本地人都沒出去看,又怎么會心生渴望。 而這扇門明明剛剛要打開。 就鎮南將軍直接合上。 紀元越平靜,心里的想法便越多,或者說越憤怒。 從京城來的信使,帶著京城的信件,還有好友們的信件過來。 同時也帶來滇州府其他地方的消息。 這信使再看到紀元,下意識行禮。 上次見到紀元的時候,他還只是個六品的官員,如今直接是一個地方的知州了。 不過信使想說的是:“紀大人,外面快為橡膠打破頭了,您怎么還這樣淡定啊?!?/br> “不過橡膠,并非只能做鞋子,您知道嗎?” 紀元淡定喝茶。 知道啊。 馬車的車輪跟軸承之間加一塊橡膠,就能起到減震,以及加快速度減少磨損的作用。 這件事,還是他傳出去的。 他都說了,膠底鞋不過是其中一項而已。 本以為想用膠底鞋讓大家慢慢了解橡膠的作用,誰知道遇到鎮南關這個攔路虎,他只好把其他作用先公開一部分。 鞋子這種東西,本來就不好有代替品了。 而馬車上的零件,并不亞于人們要穿的鞋子,沒有膠底鞋還可以穿布鞋,只不過是回到過去。 可這個小小的零件,卻足以改變馬車,牛車行業,甚至各行各業。 但凡追求個車輛的舒適性,又或者追求個運貨的速度,都想得到橡膠。 想得到嗎。 那就來買啊。 ??? 你們買不到? 因為有攔路虎。 那我們也沒辦法啊。 冤有頭債有主。 誰的買賣誰做主。 他們寧安州的百姓可做不了主,他們只是平平無奇的天齊國唯一橡膠生產商而已。 想要買橡膠。 幫我們解決眼前的麻煩吧。 還是那句話,好產品在手里。 還怕什么? 到底是誰該著急啊。 反正不是他們寧安州的百姓就對了。 第121章 第120章 寧安州的百姓們確實不著急。 他們正在感慨先進水渠的好用, 原本橫沖直撞的水流,像是被馴服了一樣。 偶爾幾天下大雨,也有地方儲存水。 最妙的還是把肥料放在合適的地方, 順著水流沖到田地里, 別提有好多。 一起養的鴨子, 魚rou, 別提多肥美了。 有人甚至提前殺了只鴨子,就是本地吃的不多,覺得燉的太慢。 誰知道,這事紀知州都能解決。 紀元直接道:“本地的腌菜做的那樣好,又很會做酸味的菜,配上鴨子, 別提多好吃?!?/br> 說完之后,紀元自己都饞了,干脆親自下廚,做了頓酸筍鴨湯。 本地最鮮嫩的竹筍, 加上最肥美的鴨子。 rou吃過之后, 再用湯下一碗本地的米線。 這味道, 吃了直接不羨仙! 從外面來的信使,吃的肚子滾圓,擦擦嘴之后,忍不住道:“你們寧安州真的不著急嗎?!?/br> “外面都要急瘋了?!?/br> 眼前的信使,他去年十一月的時候來過一趟,把信件從寧安州帶出去。 今年是化遠四十年六月, 再次輪到他辦差。 算下來, 也不過半年時間? 寧安州似乎就變得不同了。 先不說寧安州的寧安城熱鬧起來。 就說外面對寧安州評價,也是完全不同。 總之, 京城派過的紀狀元接手此地之后,簡直日新月異。 以前滇州府其他地方提起寧安州,都說這里窮,不愛跟其他地方交流。 雖然免田稅,但生產能力比較底下,所以沒什么吸引人的。 不過半年時間,寧安州在其他人眼中,已經變成青山綠水的世外桃源。 當地農業發展迅速,手工也發展迅速。 特別是手工業。 信使吃了衙門送來的鴨湯酸筍米線,話匣子直接被打開。 “反正外面,都在等著你們的貨物呢!如果再買不到你們的貨,他們能把鎮南關給掀了!” 從化遠四十年正月底開始。 風靡滇州府的兩樣東西突然就沒了。 優質不掉色的染布。 防水質量好的鞋子。 最要緊的是,這些東西價格都不貴。 好用不貴,又新鮮,誰會不喜歡? 人家寧安州那邊,做生意還規矩的很,一切都是明碼標價,來往的商賈入住,契約的簽訂,一切有規律可循。 之前不接觸就罷了,一接觸才知道,在那邊做生意舒服的很。 這么好的東西,突然在二月停了。 誰都運不出來。 要么被鎮南關的人給扣下,要么直接奪走一半。 這種情況下,來往商賈都會血本無歸。 人家寧安州甚至提前預告了,所有做買賣的商賈全都提醒,建議他們不要買。 實在不信邪的沒辦法。 反正他們提醒到位了。 就是有一點不好。 誰家的貨物要是賣不出去,那都要急死。 寧安州的人就是不急,官府一聲招呼,大家都去忙春耕了。 染布作坊的老板直接把門一關。 別說了,雖然有損失,可他咬咬牙可以承受,聽知州大人的肯定沒錯。 這樣一來,賣家是真的不著急。 甚至在這時間里,研究出酸筍鴨粉湯的做法。 按照知州講的,以后用魚rou來做湯底,兩樣一起吃,也是很鮮美的。 好家伙,寧安州有多太平和順,外面就有多氣惱。 這個氣惱,自然不是對寧安州的。 是對鎮南關的?。?! 鎮南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