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節
紀元在看到染坊老板拿著布料過來的時候,就知道這布料染的絕對上乘貨。 所以才有那句建議,誰知道寧安州的人說做就做,還帶回來這么大的訂單。 紀元謙虛,老板還是一個勁地感謝。 這看得知事有些牙酸。 他甚至在想,要不然真的聽紀狀元的。 他去開個官學? 萬一能教出來學生呢,萬一紀狀元真的能舉薦他出去呢。 不知道為什么,總感覺紀狀元有這個能力。 紀元聽著同僚們討論發展染布產業的事,知道此事不用他管,當地人就能辦得漂亮。 這里的人從來都不是沒有能力,就是缺一個機會。 紀元看向愣神的知事,再次提議:“官學,辦不辦?!?/br> 旁邊的劉大人眼睛一亮,隨后看了看知事,頗有些嫌棄。 這位怎么可能愿意辦官學。 自己也提過的。 可被眼前的舉人直接回絕,之后他爛醉如泥,也懶得管了。 誰料知事竟然咬牙道:“辦,我辦?!?/br> 不就是學生人數超過獸醫學校嗎,不就是考上三個秀才嗎。 他辦。 萬一可以呢。 再說了,他不會,可以找紀元幫忙吧? 紀元完全不知道對方甚至在打他的主意。 紀元滿腦子都是自己的橡膠。 哎,因為橡膠開發出來的副產品都要大賣特賣了。 你怎么這么不爭氣??! 即使這么想,紀元還是第一時間回家看看他的乳膠。 如果還是那么稀,他就要一邊繼續研究方法,一邊尋找其他東西替代了。 總要有兩手準備。 而這次,紀元看著院子里幾十個小碗。 其中兩個小碗里面的膠質物似乎變得粘稠起來。 紀元趕緊拿根細竹去攪拌。 是黏稠的! 是后世他印象中的橡膠! 這,這是做出來了? 紀元看著這兩個小碗上的字跡。 大幾十個實驗碗整整齊齊。 這些橡膠基本都是白越寨送過來的。 即使如此,紀元也不舍得浪費太多,所以每個碗里都是一點點。 但即使這一點點。 也讓他看到了希望。 “酸性?!?/br> “本地特有的一種米醋?!?/br> 答案,就這么簡單? 紀元深吸口氣。 在水冬瓜樹皮上泡出來的乳膠液,加本地特質的一種米醋,就可以變得黏稠。 一定是有什么化學物質起了反應。 至于有什么反應。 這重要嗎! 重要的是! 他終于弄出橡膠了。 還是性價比極高的橡膠! 按照現在的方法來看,生產最大的工序,就是要剝樹皮帶下來。 其他東西都非常廉價。 而樹皮上的東西,既能發展本地染布的行業,也能創造新的橡膠領域。 這簡直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曲折繁瑣這么久。 倒是有幾個意外之喜。 紀元長舒口氣。 想到官府的信使還沒走,急急忙忙找油紙把他做的橡膠裝一些進去。 把這東西給到高夫子! 看看蒸汽機那邊需不需要! 紀元再次看向不遠處的青山。 寧安州,可真是個寶地??! 第117章 第117章 官府信使拿著紀狀元給的東西, 黃褐色的,捏著軟軟的。 這東西是做什么用的啊。 紀元在給高夫子,殷博士里的信件里寫了, 但此刻不好過多解釋, 只道:“是當地的一種特產, 想帶給夫子們?!?/br> ??? 當地特產那么多, 怎么就給這東西啊。 信使不是頭一次來寧州府,卻是頭一次感覺到寧州府充滿了,活力? 好像可以這么說。 為什么呢? 他其實說不清楚,但每次過來,都覺得本地好像一直都是那個樣子。 說是天齊國的一個州,實際上也沒有太多人關注。 他每次派過來送信都覺得倒霉。 畢竟這里太遠了, 真的太遠了。 當地衙門也簡陋得要命,就那幾個官員,他早就全都認識了。 這里的人不主動去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人也不愿意來這里。 反正自從他做事起, 寧安州一直這般。 可今年過來, 好像不同了。 這種活力, 像是外面帶來的,又像是本地散發的,實在說不出個一二三四。 等他在唯一的驛館休息時,才知道寧安州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說是有個狀元被派過來,幫當地做了很多事。 修水渠這件事,就讓信使震驚。 他也是滇州府的人, 自然知道山田里, 各種水渠的重要性。 只是水渠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所有水渠的修建都是經過詳細規劃,而且確保每家每戶都能用到, 加上各處的蓄水池,可以很好的減少山泉水激增的問題。 但凡本地人,誰聽到都想學,還想立刻去挖水池修水渠,根本不用動員。 大山里出生的百姓,勤勞是刻在骨子里的。 后面的事更不用說了。 信使自己還偷偷記下來,回家就讓家里試著去做。 如果這些事,還在認知范圍內。 那找到含油量高的果果,以及提高染布的色澤,那就讓信使滿頭問號了。 ??? 這也行? 這也行? 這種也行?! 最后不得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