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節
他在這個世界算是文科生吧? 怎么開始搗鼓這些東西。 沒辦法,誰讓橡膠的吸引力實在太大。 紀元潛心研究橡膠。 寧安州其他地方水渠,看書,榨油,染布則不亦樂乎。 水冬瓜樹的栽種更是提上日程,這種樹三年就能掛果,肯定要多多栽種。 這種本地樹木,多栽種也沒問題。 安大海跟鄔人豪則要歇歇。 太累了。 從來到寧安州之后,一刻未停。 一個教了不少學生,另一個跑遍整個寧安州。 等會,紀元也是一樣啊。 他怎么還興致勃勃的。 倒是有一件事打斷紀元的實驗。 京城跟建孟府終于來信了! 在滇州府武新城的時候還好。 出了鎮南關,來到寧安州,感覺跟與世隔絕區別不大。 就連信件也是一起來的。 紀元先拆的建孟府的。 殷博士說,他已經同林大人,程教諭都通過信件,大家知道輕重,不再查下去,還希望紀元保證,他們會想辦法撈他出來。 他只是來了偏遠的地方! 但不是流放??! 紀元又想想,這地方,其實也是流放之地。 算了。 那他沒話說了。 建孟府那邊還有數科高夫子的來信,他說自己一直在研究蒸汽機,但發現這種東西對煉鐵的要求十分高,對密封性的要求更是不一般。 所以想要弄到紀元圖紙上的東西,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 紀元從高夫子的信件里看出來了。 他直接去研究煉鐵跟鐵器的密封性了? 好狠的高夫子! 這跟想吃一盤菜,發現這菜種得不好,自己直接播種又有什么區別! 高夫子還在信件里提出不少設想,看起來他跟他的師兄弟們研究得非常開心。 紀元也算知道了蒸汽機的進度,果然這種大殺器是不容易做出來的。 但說到密封性,還有蒸汽機活塞的處理。 紀元目光又放在未定型的橡膠上。 哎,你怎么就不爭氣呢。 看你的衍生品,現在都風靡寧安州了。 紀元當然是開玩笑,知道這些事根本不能著急。 不說這些東西非常重要,而且想要得到一種好用的原材料,本來也是較為隨機的事。 紀元心態放平,又看了好友們的信件,知道他們在緊張準備明年的會試,提筆回信也替他們加油。 今年化遠三十九年。 明年便是四十年。 竟然又是鄉試年了。 自己考鄉試那會,竟然感覺過了很久很久。 想來這種感覺,應該是在京城那段時間造成的。 誰讓京城的事情太多了。 回完建孟府的信件,紀元才拆開京城寄過來的。 白和尚的一如既往,他說紀元收到信的時候,他應該已經上任了。 說是年后朝廷事情處理得快了些,青云寺的事情終于在五月份解決,他也派官出去。 因為這次又是去刑部幫忙,此次的外派,多也是各地刑司的職位。 說起來也好玩,他一個和尚出身的官員,就管這些打打殺殺斷案的事。 白和尚還提到隔壁的程大人,程大人那邊似乎不太好,京郊死人的案子一直拖了一年,不知道上面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說,程大人一年沒有當值了。 那程家的小姐還來找過白和尚,想拜托白和尚問問紀元,能不能售賣他教的蛋撻跟山楂茶。 白和尚聽此,就知道他家情況不好,這程小姐也是私下來問的。 白和尚不假思索:“他去的地方太遠了,等書信一來一回,少說也要大半年?!?/br> “依照紀元的脾氣,他多半不會在意,你自行處置就好?!?/br> 不是白和尚替紀元大方,而是紀元真的不太在意這種事。 再者,白和尚還知道,這程大人跟紀元的老師之一程教諭是有親戚關系的。 紀元要是在的話,別說允許售賣了,自己掏錢都行。 紀元也確實如此。 不說程教諭這層關系,便說蛋撻方子給出去了,他就不會強行霸占。 就跟當地用冬瓜膠來染布一樣,不必藏私。 那種膠水,已經被喊作冬瓜膠了,名字倒是跟水冬瓜樹是相符的。 但程大人一家的案子拖到現在,似乎有些不妥。 紀元回信,說自己確實不在意,又寫了幾個點心方遞過去,要是能幫到程家,那就再好不過。 紀元寫完又覺得不對,等信件送過去的時候,白和尚已經不在京城,不能幫他轉達。 可程小姐又是私下去問的,他也不好直接給程家或者程小姐寫信。 這封信只好壓下來。 想來程小姐聰明,單有那些方子,應該夠了? 最后的信件,則是李首輔的。 李首輔的信件并未多說什么,只講京城一切平穩。 這封信就是讓紀元安心的,代表首輔那邊沒有忘了他,信里倒是講,雖然在那么遠的地方,但是不能忽略學習。 這個提醒,自然是準備以后提拔他,怕他在這邊消磨意志。 李首輔完全不知道,紀元在這邊不說卷生卷死,也帶的全州上下一起行動。 不過這確實是份好心。 害怕他成為寧安州知事這般的人。 因為覺得升遷無望,便日日酗酒。 官員們住的地方,基本都在一起。 剛開始知事還找著紀元,鄔人豪,乃至他看不上的安大海說話。 找著找著就發現,大家都有事情做,而且并不愛偷懶躲閑,時間一長,自己就知道沒趣了。 特別是紀元從白越寨下來,他看向紀元的眼神頗為怨念。 似乎在說,為什么你不在意自己的處境,你還能繼續做事啊。 今日倒是特殊一些。 這位知事喝多了酒,在附近罵罵咧咧。 聽小吏柴烽講,這位從到寧安州之后,就一直這樣,說自己好歹是個舉人,為什么被分到這種地方。 不僅如此,還說對不起爹娘,甚至不敢回家。 時間一長,便酗酒鬧事。 衙門的人剛開始還管,后來隨他便,就當他們這沒有這個官員。 說起來,整個寧安州里,劉大人作為同知是進士,剩下的六品七品,也都是秀才。 這個知事身為舉人,卻被派到這,多半也是被人算計,這種情況下一蹶不振很正常。 紀元收好信件,把最后幾封給回了。 趁著信使在的時候,他要把信件給送過去,錯過官府的信使,送信又貴又慢。 紀元這個進士身份,也就在用官方的驛站的時候方便些。 “紀元!” “你真的想一輩子在這嗎!” 知事忽然大聲道:“你以為那些人,會一直給你寄信嗎!” “我告訴你!也就是頭一年!他們還會聯系你,第二年,第三年,他們就會不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