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節
除此之外,紀元的建議里還說了,稻田里養魚,還要挖魚溝,稻田堤埂要加寬加高,并且要拍打得十分結實。 總的看下來。 若說后者,本地人大概是不怕出力氣的,挖溝渠都不怕,還怕加寬堤??? 想來,還是沒錢買魚苗鴨苗。 講到最后,還是一個字,窮。 紀元又想到山上的那些水冬瓜樹。 這件事,或許可以提前? 本來還想等等,現在看來,真的不能等。 說做就做。 但問題在于,他對水冬瓜樹的樹皮提煉出橡膠,也只是一知半解,必須自己動手實驗才是。 紀元從還未開始修建水渠的村寨里選地方,最好是能住在村寨里面,這樣更方便得到水冬瓜樹的皮。 他干脆從衙門拿來修建水渠的名單,劉大人他們按照順序,排了時間,也是讓村寨的人不用干等著。 名單最后一個寨子,就是李老爹最后去的地方。 “就這吧,白越寨?!彼麄兣诺阶詈笠粋€,時間也更充裕,按照最近的進度來看,李老爹要等到十月份才能過去。 本地人還是更想修水渠,紀元不好過多打擾。 上次跟紀元一起去通知收割稻子時的小吏笑了:“這個寨子咱們上次去過,就是白阿婆家?!?/br> 是她家啊。 紀元還很喜歡她做的醪糟。 這個叫柴烽的小吏,現在給紀元打下手,今年二十五點他精力充沛,既然要去白越寨,那他肯定要跟著。 寧安州衙門對紀元的想法只有支持的份。 雖然不知道他說的橡膠是什么,卻懂得紀元講的,只要做出橡膠,便可以做出防水的鞋子。 防水鞋子,他們這? 當真? 只要能做出來,那肯定全力支持啊。 紀元去白越寨之前,還到了最近的一個村寨,村寨里熱火朝天地,全都按照李老爹給的方法挖水渠。 這事辛苦,大家卻也愿意做。 紀元去的時候,不少人還在打招呼。 他們都認識紀元,知道是他帶來的這些好辦法,故而對他很有好感。 紀元看著山泉水流淌下來,又看著翻耕的稻田,只覺得景色極美。 劉大人他們也是跟著各地看情況,好在挖溝渠,要的就是人力。 加之現在農閑,都是有時間的。 鄔人豪跟在李老爹身邊。 大海則還在教學,他現在都快總結出教學經驗了,不僅課堂上講解,還帶著人去實地學習。 所以紀元帶著小黃,柴烽就一起走了。 他們要去白越寨,想辦法提煉出橡膠。 只有提煉出這東西,才能讓當地百姓賺錢,從而去買鴨苗跟魚苗。 這里自然也有個問題。 橡膠做出來,肯定很賺錢,那他們會不會直接放棄種田,專門種這種經濟作物? 從而讓本地改稻為橡膠? 這自然不是。 一個是商籍的身份會限制大家的選擇。 二是靠著土地吃飯的農民,也不會讓自己承擔那么大風險。 不種糧食這個選擇,就不在大部分人的考慮范圍。 還有最后一層原因。 天齊國也好,其他古代王朝也好,都會規定種植農作物跟經濟作物的比例。 絕對要保證糧食安全。 故而紀元的橡膠還未提煉出來,劉大人他們已經在思考什么樣的比例合適了。 紀元感覺,劉大人真的對他太過信任了。 明明他連橡膠是個什么東西,都沒說個所以然,他就能直接相信。 其實紀元完全想錯了。 他是不好解釋輪胎這東西,但他用鞋子來舉例,已經讓劉大人心動了。 做出來一雙防水的鞋子? 價格還會很低廉? 稍微一說,劉大人便有些迫不及待。 他知道,只要這東西真的能做出來,便會改變當地的生活。 更能像紀元說的,讓本地人發家致富。 紀元提起鞋子,雖然只是個舉例子,但也確實打算從鞋子開始做。 這個東西大家都需要,而且不涉及更為敏感的東西,以鞋子開頭,絕對沒錯。 可要說其他東西的設計,必須也加入其中。 只是那樣復雜的設計,就不是他能完成的。 需要真正專業的人。 工部的人? 他們這工部的人,大多使喚不動啊。 劉大人信任自己之后有多好說話,武新府那邊的人就有多難說話。 修水渠都不上心,更不用指望別的。 紀元搖搖頭,跟小吏柴烽一起去往白越寨。 就在他們要出發的時候,在城里休息的李老爹急匆匆趕過來,開口便是:“克哪點兒啦!” 紀元從六月底過來,如今馬上九月,自然聽懂李老爹是問去哪。 紀元答:“我們還有公務,要去白越寨一趟?!?/br> “喃回?”李老爹有點不好意思道,問紀元什么時候回來。 這事,紀元也說不好的。 什么時候提煉出橡膠,他什么時候回來。 李老爹思前想后,還是把自己的事給說了。 他八月初三過來,一直到忙到這兩天才休息,準備等到九月初三繼續去定其他村寨的水渠。 回寧安城休息這兩天,寧安州衙門還把他的酬勞給了一半過來,給的金額還很合適,就是市面上的價格。 連時間帶技術,一共二百七十兩銀子,現在給了一半。 李老爹先是松口氣,原本還怕官府不給錢呢!甚至想好了,如果官府賴賬,他也可以彌補損失。 李老爹想要彌補“損失”的方法便是。 把這里的好技術,帶到外面去。 在看到寧安州的方案時,李老爹先是吃驚,倒不至于覺得多開眼界。 這種巧思雖然不容易想,卻也不是開天辟地。 但把一連串的方案拿出來,李老爹心里已經在買買三三地喊。 他給武新府修水渠那樣久,還不知道方法可以這么完善。 所以他想好了。 這地方的官府要是不給錢,拖欠銀子,他就用這個技術去賺錢! 只是沒想到,寧安州雖然偏僻,給銀錢卻及時,對他也很客氣。 誰知道,收了銀子的李老爹非但沒有松口氣,反而根本睡不著了。 這錢,他該要嗎? 怎么覺得,對方拖欠他銀錢,他把技術帶出去,才更賺錢啊。 李老爹郁悶,他還是頭一次想讓東家不給錢! 想了許多,李老爹聽到負責水渠之事的紀元要出去公務,這才著急了。 路上甚至是鄔人豪扛著他過來的。 鄔人豪氣都不喘的,低聲把事情告訴了紀元。 甚至當著李老爹面講的。 李老爹:??? 這么不留面子的嗎? 紀元聽了,倒是不覺得詫異,對李老爹道:“您現在的意思是?” 李老爹干脆道:“能不能這樣,草民不收官府的酬勞,但是這技術,我給帶出去?” “你倒是精明?!奔o元聽出其中的意思,忍不住道,“這技術,遠超三百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