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節
安大??纯醇o元,紀元自然不反對,這是真正的好事。 迎接紀元的小吏眼睛一轉,不知道想到什么,開口道:“倉司主事,你暫且等一等,我們同知出去了,很快就回來?!?/br> 這事不算誆騙,寧安州沒有最高長官知州,只有由當地人擔任的同知。 同知,按理說應該是知州的下屬,現在算是代理知州一職。 也就是說,這是他們這最大的長官,放在其他地方不會頻繁往外面跑。 可誰寧安州的官員太少,作為本地人又最了解情況,很多事情都會親力親為。 同知確實不在衙門。 紀元他們安心等著即可。 小吏們端茶上來,便是紀元他們這些沒見過什么好茶葉的,都覺得此地的茶葉清香撲鼻,實在好喝。 要說寧安州要比一般的州小很多。 下面也沒有具體的縣,基本都是村寨,這里的村寨自然不同其他,有的村寨甚至高達幾萬人,比得上一個小小縣城了。 這也是此地特殊情況造成的。 畢竟并入天齊國也才幾十年,很多行政單位并未明確劃分。 可府衙的官職,卻是一目了然的。 最大的是從四品的知州,下面為從五品的同知。 從六品的通判,從七品的推官,以及正九品的知事。 這算是本地最大的幾個官。 然后便是戶司,吏司,這種,除了各司主事為從六品的官員之外,手下皆為吏。 這樣,都是正常的配置。 同樣的配置放在經濟條件好的州,位置自然被一搶而空。 到了這里,完全是另一回事。 真正在職的,同知,推官,還有個知事。 以及刑司,戶司,這兩個實在重要的位置。 其他部門,完全形同虛設。 要說位置是空著,但沒人愿意過來啊。 都說宰相門前九品官。 這偏遠如寧安州,六品官都沒人愿意來。 條件艱苦,做什么事遠處的皇上也不知道,升職加薪更是別提。 故而沒人愿意過來。 紀元三言兩語,把消息從小吏們的嘴里套出來。 而且他還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那就是所有人看向他們的時候,都帶著不算善意的打量。 這份打量里,還透著一絲絲的委屈跟怨氣。 紀元他們的相貌膚色,知道這基本都是當地人。 紀元又喝了口茶,等到茶快沒味道了,終于回來的同知才跟他們說話。 同知喘口氣,先問了小吏衙門的情況,又道:“今年的水要及時排出去,去年降水太多,容易形成洪澇?!?/br> “不能再發生去年的事了?!?/br> 說罷又道:“你們說,來了個獸醫?” 迎接的小吏看過去,紀元他們早就站起來,等同知說完話,他才行禮。 行禮過后,安大海主動道:“回大人,草民便是跟著紀大人來的獸醫?!?/br> 說話間,紀元的資料已經被寧安州同知看完了,越看眉頭皺得越緊,最后道:“這樣的人也往這邊送!” 什么是這樣的人? 紀元無論去哪,都是被人夸的,不僅夸,還很歡迎。 頭一次被這樣對待。 對方看著紀元,再看看紀元的履歷,氣簡直不打一出來。 這簡直是胡鬧! 小吏倒是明白怎么回事,不過他們看到安大海,只得把心里的不滿咽回去。 紀元看看他們,卻是一定要問明白的。 萬事開頭難,這總要說明白發生了什么。 見紀元主動問,對方沒好氣道:“狀元郎,你準備什么時候走?” “在這半年,還是一年?” “還只等著磨時間,四年一到,調任去其他地方?” ??? 紀元皺眉:“下官并未這樣想的?!?/br> 同知根本不信,對小吏吩咐道:“安排他們休息吧,獸醫也安排進來,吃住都有衙門來負責?!?/br> 如果技術夠好,還會發薪水。 這點同知沒說,卻是大家的共識。 那個大高壯也有用。 就是年紀最小的小白臉,讓他干什么好啊。 去教書? 同知撇撇嘴。 真不知道讓他們這些天之驕子過來做什么。 紀元三人,再加上一個小黃。 大家都發現了。 紀元的地位,估計連小黃的都不如。 紀元他們被帶到府衙附近的房屋里住,這都是官員的公屋,專門給官員們歇息的。 因為此地的職位空缺的多,他們三個人分到一處不錯的院子。 這院子確實很好,跟衙門看起來是同一批修建的,不管建筑風格還是時間都差不多。 雖說已經修了四十多年,但這房子建的本來就好,維護的也不錯,看起來頗具氣勢。 唯獨不同的是,官署的房子跟當地其他房屋相比,完全是兩個模樣。 跟其他地方一樣,官署所在的位置,基本在寧安城的中間。 以寧安城為中心,輻射一圈三十多個大小村寨。 便構成整個寧安州。 要說寧安州地方大嗎? 其實是很多的,但是只有寧安北,也就是當年的臘北人住的地方有人聚集。 南邊,特別是接近景國的地方,雖說有天齊國的界碑,可基本沒人過去。 故而,整個寧安州實際控制的地方,也就一半。 整個寧安州一共三十七個村寨。 分為大中小三個類型。 大村寨共計九個,人數都在一萬五往上。 中型寨子二十個,人數在五千以上。 小型寨子差不多八個,人數在五百左右。 再小的也有,但統計的不夠全面。 也就是說,整個寧安州差不多二十多萬人口。 這么看來,其實人數也不少了。 倒是不奇怪。 本地五十年不收稅,人口是會增多的。 也是這里土地廣,沒有內里那么擁擠,紀元感覺本地人的心態似乎都不錯。 三個人坐下來,安大海道:“他們那么對你,你怎么還夸他們?!?/br> 一直到現在,他們才真正坐下來。 紀元鄔人豪從二月出發,一直到現在六月二十七,終于到了目的地。 他們這一路實在艱辛。 又是雇鏢師,又是刺殺,大海還生病了。 算下來,四五個月的時間,終于到了。 里面的仆從們在收拾房間,大海也是背著他們講的。 正說著,小黃晃晃悠悠過來,就在紀元旁邊嚼草。 這么壯實的大牛,讓收拾好屋子的仆從們看的都羨慕。 等本地人離開,紀元才回答安大海的問題:“我多半知道原因?!?/br> 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