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節
遷都應該是不可能的,但以后真正封為副都,卻是十拿九穩。 在這種地方做事。 以紀元的能力,政治資源必然提升好幾個等級。 畢竟真正落到實處,還是要做事的。 殷博士作為江浙人,太明白應天府的含金量。 在知情人眼里,這兩者甚至不能說一個天一個地了。 實在是可怕。 五王爺,是故意的,還是隨意指派了個地方? 別說后者沒可能。 殷博士看到的荒唐事,荒唐人多了。 他也是做過觀政進士的。 就是因為知道,所以才這么震驚。 紀元反而安慰起老師:“寧安府也大有可為,那地方只是偏遠,土地跟氣候卻極好,您要相信我的能力?!?/br> 殷博士相信他的能力,卻不相信另一件事。 那就是太遠了。 遠到就算死在外面,也很難有人追查。 如果是在應天府這種地方,死了個朝廷官員,不管怎么死的,都會引起大家的恐慌。 畢竟唇亡齒寒。 但要是在寧安府,只會死得悄無聲息,根本不會有人來查。 大家都知道,他們這些外地人過去,被蚊子咬一口,都很容易死了,或者吃錯什么東西,直接不治身亡。 這種情況太多了,記載得也很多。 天齊國也好,前朝也好,情況數不勝數。 換句話說。 意外太多了。 多到就算不是意外,也會被當作意外來算。 紀元何嘗不知。 這甚至是對方要把他從繁華地方調走的重要原因。 可換一個想法來說。 在應天府是容易查出死的異常,但也容易被隱瞞死的異常。 畢竟那里要對付的,是一層層的關系網。 死沒死,怎么死。 全憑上面一張嘴, 反而去了寧安州,他的對手是自然,是生存環境。 自然環境很復雜。 人際關系卻更復雜。 畢竟前者是公平的。 應天府的負責人際跟各種勢力,可能會針對他,他卻沒有辦法直接反制。 寧安州不同。 大自然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不會因為對方是位高權重的人派來,所以毒蛇蟲蟻就能放過他們。 所謂的惡劣環境,甚至不是他的劫難,而是他的一層天然屏障。 兩者之間,紀元決定對付環境。 再說,只有那種地方,才能讓他快速積攢政績。 至于寧安州的潛力? 這是他最不用考慮的。 那里才是遍地是寶藏。 紀元最后道:“我之前聽說一句話?!?/br> “與天斗其樂無窮?!?/br> “讓我先去跟老天搏斗一番吧?!?/br> 后面一句他沒提,那是他的進階了,以后再說。 殷博士逐漸被紀元說服,倒是被他點燃起一點興奮。 恨不得自己也跟著過去? 不過問到紀元具體職位時,大家又沉默了。 寧安州戶司下的倉科主事。 從六品的官員。 倉科,管地方撫恤跟賑濟的。 單任命文書也寫,便宜行事。 這不是單對紀元開的口子。 而是任派到那么遠的官員,基本都讓他們身兼數職。 紀元除了這樁差事之后,到了那邊,應該還有其他事要忙。 那邊真的太遠了,可用的官員根本沒幾個,很多位置都空缺著。 說艱苦,真不是夸張。 也有人講,之前不是說天齊國科舉人數特別多,甚至人滿為患,沒有官職嗎? 不是沒有官職,是沒有合適的官職。 像寧安府的位置空了不少,大家愿意去嗎? 肯定不愿意啊。 相比起來,還是命重要。 他們兩個進士討論得熱鬧。 旁邊李錦,蔡豐嵐已經聽傻了。 從知道紀元回來,他們趕緊過來見他,再到恭賀他考上狀元。 現在又知道他在京城一年里發生的事。 這? 這太復雜了吧? 他們以為建孟府府城的人際關系已經足夠復雜。 現在看來,還是低估了京城。 紀元開玩笑道:“下次考試去看看,便能了解一二了?!?/br> 李錦不好說,但下次鄉試,蔡豐嵐頗有些把握。 想到那么復雜的情況,蔡豐嵐都要提前焦慮了啊。 “沒事,過了那段時間就好了,便是去試試,也是一次經驗?!奔o元說起來,又道,“你們兩個成親我都沒過來,禮物你們收到了嗎?!?/br> 這肯定收到了。 蔡豐嵐那邊甚至得到兩幅青堂的畫作。 之后青堂的名聲傳出,紀元也給李錦畫了一幅。 還在京城買幾樣番邦來的東西,很是給他們長臉。 禮物本來就不錯。 更難得的,這是狀元送的啊。 現在李錦夫婦兩個都在府城,他們租了個更大的院子,還是在府學附近。 只盼著化遠四十一年的鄉試可以考過。 如果考不過,他們一家則要回正榮縣,到時候一邊備考,一邊接手家里的生意。 李錦今年二十八,再再過兩年就真的要立業了。 倒是蔡豐嵐會一直在府城待著。 蔡豐嵐夫婦倆就住李錦他們家隔壁,自然是老丈人家的房子,離蔡豐嵐的娘子周小芷家很近。 蔡豐嵐比李錦小了三歲,在科舉上,還大有可為。 知道他們過的都不錯,紀元也就放心了。 幾人敘舊說話,紀元稍稍歇息幾日,便直接回正榮縣。 他身上事情多,停不了太久。 再說,還要早點赴任,那邊是真的遠啊。 紀元二月十八啟程,殷博士也把信件寄出去了。 紀元再三強調此事不要再查,以免打草驚蛇,對自身也不好。 而且,他自有辦法釣出后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