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節
年后初六才來上班。 等初六來了之后,正式的外派文書會發到他們手中,那就可以離開京城。 庶吉士們紛紛松口氣。 終于能離開京城了。 如今的京城對他們來說,水還太深。 本以為自己看了幾千上萬份文書,就對朝中的事情有些了解。 這會才明白,那也不過是皮毛而已,剩下的還要自己去體驗。 對此認知最多的,便是另一個人了。 聶縣令,聶大人。 本以為他會在年后回來。 但接任官員去得早,他也提前回來了。 四年沒有回家,他跟身邊的官吏們肯定想回來。 不過回來當日,聶縣令還給紀元遞了帖子,回頭請紀元吃酒。 他們畢竟是從一個地方過來。 正榮縣給聶大人聶世鳴的觸動實在太大了。 而且紀元還是他手底下出的狀元,如今也是同僚,不請吃飯才是怪事。 別人就罷了,之前當地父母官來請,紀元肯定要去的。 聶世鳴本人也算青年才俊,二十三的時候考上進士,現在二十七,已經有了四年的外放經歷。 雖然這次回來述職之后,還是會被外派出去,但要去的地方肯定不錯。 事實也確實如此。 聶世鳴道:“不出意外的話,我也會去應天府,到時候咱們還是同僚?!?/br> 聶世鳴的叔叔在吏部任職,紀元之前有過接觸。 有這層關系在,聶世鳴知道自己年后去哪,一點也不奇怪。 看來應天府確實是好地方。 聶世鳴的叔叔給他鋪路,能鋪到正榮縣那種好地方去。 第二次外派,肯定不會差。 紀元看著聶大人,笑道:“以后還要繼續倚仗聶大人了?!?/br> 紀元笑得真心實意。 他這邊的事,是不是有些太順利了。 聶世鳴笑:“憑你的聰明,以后誰依仗誰還不一定呢?!?/br> 聶世鳴做了四年縣令,更加佩服紀元。 紀元的聰明和機智,也不是旁人能比的。 兩人相談甚歡,紀元雖然不吃酒,聶世鳴卻吃了不少,終于回到家鄉,他可是太開心了。 京城朝臣們終于放冬假。 今年都沒有大肆慶祝,皇上還在生病,太子禁足,宮中許多事都是五王爺在cao辦。 李首輔跟楚大學士的爭斗倒是真的到白熱化。 朝中的隊伍有些涇渭分明。 好在,這些跟要外派的官員們關系不大。 紀元身邊的人也各有去處。 武營劉軍東西打包好,翻過年,不到十五就出發,他們身體好,天寒地凍也能上路。 鄔人豪留下,到時候跟著紀元。 高老四終于也被派官,直接去了一個州的工部,高老四算數極好,竟然正正合適。 看來吏部也不是瞎分職位,還是會考量這些東西。 白和尚就沒那么幸運。 青云寺的情況一日不查清楚,他就一日不能派官,依舊留在翰林院做庶吉士。 紀元道:“外派之前可以回一趟家,等翻過年我去建孟府看看情況,到時候給你送信?!?/br> 紀元親自去看,肯定沒問題。 如果青云寺真的做了不好的事,白和尚準備去建孟府任個教職,順便整頓好青云寺。 若寺廟沒有做其他的,那他安心等著即可。 白和尚松口氣:“你去看,那就幫了我大忙?!?/br> “咱們朋友之間,不用說這些?!?/br> 紀元還笑:“還等著你給我看院子呢,希望你不要住太久,事情早日了結?!?/br> 白和尚點頭,他何嘗不想啊。 前兩個月,大家還在高高興興準備以后的路。 沒想到短短時間,出現青云寺這個差錯。 只能說世事多變。 話是如此,年還是要過的。 紀元還準備了份年禮,又去程家看看。 確定程家問題不大,也就放心了。 程教諭幫他太多,程家的事,便是他的事。 程大人感慨萬分。 他差事出問題的時候,朝中多少人避之不及,也就紀元肯再三上門,還是在自己勸阻的情況下。 回到隔壁院子,火鍋已經準備好了。 武營還趕在最后一日,去街上買了新鮮的羊rou,大家這次一定好好吃一頓。 誰會不喜歡鮮羊rou啊。 火鍋的煙火氣讓房間里暖和熱鬧起來。 房間里充斥著美食的香味。 一年又過去了。 化遠三十九年。 紀元周歲十五,也可以說十六,反正他向來喜歡虛一歲。 別人都是盡量把自己年紀說小,也就他愿意多講。 年齡這個事,確實不好說。 正月初六,朝中正常工作之后。 圍繞李首輔年齡的事,一直討論不休。 李首輔今年六十四了。 還有一兩年就到年紀。 是如皇上之前所說,留李首輔到七十五。 還是像年前的小道消息,讓楚大學士接替他? 這是個極難的問題。 紀元再次走進閣臣處。 左邊是文淵閣,右邊是集賢官。 現在兩邊的人,算是怒目而視,誰都不服誰。 紀元這稍稍停頓,竟然顯得格外明顯。 他是要去文淵閣的??! 紀元抬腿要走,只見楚大學士笑瞇瞇地朝他招手。 這種情況,也不能當沒看到。 楚大學士笑著對紀元道:“都說你是李首輔半個學生了,是真是假?!?/br> 此話不用多講。 說是真的。 那便是文淵閣的人。 說假的。 集賢官敞開懷抱。 兩邊的翰林官員竟然都支起耳朵。 “紀元,你不是要去吏部幫忙嗎,怎么站在這?!?/br> 從文淵閣出來的吏部右侍郎,吏部的三把手聶大人替紀元解了圍。 聶大人朝他點頭,讓他跟著自己走。 紀元松口氣,趕緊跟著過去。 那個問題實在不好回答。 楚大學士看著吏部聶侍郎的背影,奇怪道:“這人怎么會多管閑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