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節
剩下的時間就是上班下班。 翰林院里的人對紀元印象都不錯,更不會為難他。 在那些陳年文書處理完之前,他也沒有旁的事。 在京城也變得安穩下來。 除了一件事。 禮部尚書對他確實格外好。 這份好意,紀元實在受之有愧,能躲就躲。 不過也有更好的消息。 八月十四,有人忽然敲門,竟然是附近一戶人家的小廝。 那小廝道:“我是隔壁程家的,昨晚老爺的堂兄弟到了,說是讓小的給您講一聲,這是我家老爺的名帖,還有老爺堂兄弟的名帖?!?/br> 小廝偷偷打量紀元。 這位可是紀狀元! 他們知道狀元住在附近,但這位狀元早出晚歸的,頂多去河邊轉轉,大家很少碰到。 沒想到,他們老爺的堂兄弟竟然是紀狀元的教諭! 也是他們老爺太低調了,換作其他人,肯定天天掛在嘴邊。 紀元則滿是驚喜。 程教諭來了! 昨天晚上都到了?! 紀元看看時間,直接道:“現在過去,方便嗎?” “自是方便的,不過程二老爺說,您若是有公務,那先忙公務,晚會再去也行?!?/br> 紀元笑:“離得近,還有時間?!?/br> 等紀元先走,小廝才撓頭。 等會,狀元郎怎么知道,他家離得近? 紀元也是下意識地。 他之前跟程家小姐有過見面之緣。 也因為蛋撻跟廚娘的緣故,知道這就是程教諭的遠房侄女。 知道程家在哪,更是順理成章。 這里面的原因說起來彎彎繞繞,好在小廝也沒細想,紀元一時也疏忽了。 等見到正在用早飯的程教諭,紀元滿臉高興,那些事拋到腦后。 紀元本就生的俊朗,身材更是挺拔,如今在京城待了一段時間,衣服皆是仆從打理,雖然樣式簡單,衣料卻好上不少。 他這樣一出現,眼前好像都亮了。 紀元認真行禮,程教諭一愣,笑道:“好啊紀元,怎么生的愈發好了?!?/br> “如此一看,好一京城少年郎啊?!?/br> 紀元被猛地一夸,耳朵通紅,但也知道程教諭是喜歡調侃人的。 程師娘也笑:“來的這么早,是不是還沒吃飯。坐下一起用吧?!?/br> 紀元也沒客氣,跟著吃了頓早飯。 程家主人是單獨給程教諭撥了個院子,此刻也沒來打擾,他們親戚之間,應當也不提這些。 吃過早飯,紀元是真的要去上當值了。 這班肯定要上。 好在明日就是八月十五中秋,朝中都休息,他們有時間再聊。 程家的小廝還道:“我家大人也要去官署,這不正好順利,老爺在等著呢?!?/br> 紀元謝過,快步跟了過去。 工部的程大人,也就是程教諭的堂哥,自然算是紀元的長輩。 其實兩人一直知道對方。 但程教諭不來,紀元不好亂攀關系,那邊又覺得如此當紅新人,更不好沾染。 故而兩者坐到一架馬車上,大家都有些莫名地緊張跟尷尬。 紀元離得近一些,等他下了馬車,程大人松口氣。 哎,這年輕人怎么這樣有氣勢,不愧是許多朝中重臣看重的女婿人選。 紀元也松口氣,好在很快把這事拋到腦后,只等著中秋放假。 從今日下午開始,一直到八月十七再來上班。 哎,從未這么期盼過一個假期啊。 對了。 之前在縣學的時候,他做過冰皮月餅,當時程教諭也很喜歡。 不如,再做一次? 紀元先把方子寫下來,讓人送到程大人家中的廚娘手中。 廚娘正在準備明日的點心,收到狀元郎給的紙條,竟然手足無措。 她不識字啊。 思前想后,廚娘還是去找了小姐身邊的丫鬟,狀元郎給的紙條,必然寫了重要的事吧。 紙條最后到程亦珊手中。 她認真看著上面的字,眼睛一點點放亮。 冰皮月餅,聽著就很好吃。 快,她來念方子,一定要做出來才成。 等會,紀狀元,為什么要給廚娘方子,是廚娘家出了什么事嗎?還是有什么難處。 程亦珊委婉問了,又道:“若需要銀子,我去賬房給你支一些?!?/br> 廚娘知道自家小姐好心,不過也有些疑惑:“我家沒什么事啊,這方子來的確實突然?!?/br> 好在家里的小廝道:“狀元郎今年要在咱家過中秋啊,你們不知道嗎?” 這,這還真的不知道! 畢竟是早上剛發生的事,不知道也正常。 廚娘頗有些激動,她一定會把這冰皮月餅做好的! 而此時的翰林院,紀元看著禮部尚書家的邀帖,說是中秋佳節,邀請翰林院的下屬們去賞月吃酒。 說是下屬們。 但只有幾個相貌不錯,并且尚未婚配的的進士拿到邀貼。 這意思不言而喻。 董康道:“我家有未婚妻?!?/br> 白和尚:“我是和尚?!?/br> ?你這會是和尚了? 路過的章進士道:“我孩子都三了,沒收到很正常?!?/br> 大家齊齊看向紀元。 難道那個傳言是真的? 紀元無語,再次婉拒:“我老師來京城了,肯定是要陪老師的?!?/br> 宋留群跟謝志 福的年紀,肯定也早就有妻室了,兩人消息又靈通,心道,紀元這次只怕沒那么容易推脫。 這中秋宴會,其他青年才俊都是幌子,只有他才是正主。 兩人拍拍他,一切不言而喻。 紀元思索片刻,那他更要回絕。 若不回絕,那才是麻煩無窮。 想來這次回了,對方也知道他的意思,對方家大業大,肯定是體面人。 回絕了邀貼的紀元,更盼望過節了。 好好個中秋,還是跟認識的一起賞月更佳。 其他的?先放一邊! 禮部尚書被婉拒幾次,心里也明白了,果然沒有再說。 跟紀元猜得差不多,人家也只是把自己當個備選,并不會太計較。 這樣,自然是最好的。 紀元松口氣。 讓他去相親,還不如讓他多看幾本書。 再者,他想查的事還沒有結果。 紀元看看史官院的陳年文書。 如今已經處理到化遠三十五年了,到九月十月,差不多就能解決。 到時候,他或許能找到機會,問閣臣處要化遠三十年之前的文件。 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打草驚蛇的情況下,得知正榮縣很久之前,那個縣令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