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節
只是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一層。 更不敢直面頂頭上司。 或者說,很少有人會去爭取這份“福利”。 紀元始終相信,跟著自己做事,一定不能吃虧。 在合理的范圍內,做對就該獎,做好了就該夸。 工作的一部分成就感,不就來自這里嗎! 合理報酬跟適當的個人價值體現,才能讓人更有動力做事! 就算是讓牛犁地,也要給牛喂草??! 紀元又跟大家解釋:“這本就是你們應得的,做事方法總結得確實很好,以后繼續努力?!?/br> 除了他們的之外,紀元還對典籍檢討他們道:“這月的獎金也出來了,若還有什么事,大家盡管提?!?/br> 典籍檢討幾個人的名字,也在那份《史官院政務方法論》后面。 上面還詳細寫了每個人都做了什么。 看似是給大家舉例子,實際上是把幾位官員的名字寫上,好讓上司知道,大家都是干活了的! 干活要留痕跡! 所以此刻,幾個人恨不得跟著紀元再做些事。 跟著這樣的領導做事,恨不得肝心涂地??! 近一個月的辛苦,在這會全都變成開心。 畢竟他們到哪,都有人夸贊。 同年們更是羨慕得要命。 都是干活,憑什么同人不同命! 在翰林院這邊做事,紀元也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宋編修跟謝編修是高門子弟。 但那兩個庶吉士可不是啊。 人家上司還不是一視同仁? 紀元現在去六部辦事,新科進士看他的眼神就跟看到肥rou一樣。 并且心里暗暗下決心。 七月的庶吉士選拔,他們一定要去翰林院! 一定要逃離這些鬼地方! 給紀元做事,肯定更好??! 什么? 辛苦? 他們現在不辛苦嗎? 不就是整理文書嗎! 他們也可以的! 同年們的羨慕讓宋留群跟謝志福簡直笑得合不攏嘴。 回到家里,更是對紀元贊不絕口。 宋大人無語。 但是想想自己剛考上進士的時候。 那會要是被分到這樣的上司手下,估計也跟宋留群一樣高興。 如果說這些讓新科進士們更想去翰林院的話。 那史官院兩個庶吉士的任派,更 是讓眾人大吃一驚。 那兩個庶吉士的存在,大家一直都知道。 上屆會試留下來的。 覺得吏部分的官不夠好,就不想去,拖著拖著,到了如今。 誰讓現在合適的位置太少,最近大半年,吏部都沒有消息。 可這次的《史官院政務方法論》,竟然讓吏部重新注意到他們。 或者說,是太子注意到文章的作者之一,是上一屆的進士。 太子隨口一提,吏部自然上心,又讓兩個庶吉士過去,看看手頭那兩個官職如何。 合適的話準備上任。 劉進士跟陳進士傻眼了。 有官做了?! 他們等了三年,都沒合適的位置。 現在因為一篇文章,直接讓他們去外派?! 而且太子提了一嘴,那職位肯定不會差! 或者說,他們都被冷了大半年,如今給什么官,他們都會去做的! 兩個人恨不得給紀狀元磕一個。 甚至還在想,不去外派也挺好的,要是能給紀元做下屬,那也不錯啊。 以后的升職加薪,還用發愁嗎? 當然,他們只是想想,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肯定會去啊。 整個史官院都在為他開心。 不過他們兩個去吏部之后,宋留群大聲道:“不好!” 什么不好? 史官院本來人就少。 現在他們兩個要走,那他們身上的擔子不更重了?! 那么多文書,又少了兩個干活的“苦力”! 大家下意識看向紀元,看向自己的上司。 所有人對他已經有了本能的信任。 “紀大人,您要不要再跟李首輔商量一下,給我們再撥些人手?” “實在不行,庶吉士選拔提前也行??!” “就是,那些新科進士,都等著來我們這??!” 紀元后退半步。 你們認真的嗎? 我只是個六品的修撰。 哪有那種本事,還庶吉士選拔提前,怎么不說提前派官啊。 史官院這邊還在開玩笑。 對外面的進士們則是震撼。 甚至還一些依舊在六部觀政,并等著派官的往科進士們,恨不得現在就進翰林院! 恨不得現在就給紀元做事! 等會,考進去是考進去。 那他們沒事去翰林院幫忙。 也是可以的吧? 這是他們義務勞動啊。 不少清閑至極的觀政進士們,開始偷偷摸摸往翰林院跑。 不要說了! 我們喜歡干活! 讓我們立刻干活吧! 求求了! 在觀政進士偷偷行動時。 李首輔笑著在紀元的考核文書上寫了個字。 優。 似乎覺得不夠。 又添了兩個字。 上上。 哎,這種人才,要派到什么地方才好。 第104章 第104章 連李首輔都沒想到, 紀元能那么快通過前期的“考核”。 更沒想到,紀元把事情完成得又快又好。 畢竟史官院的文書堆積那么久了,之前也不是沒有人想給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