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節
還用介紹嗎? 紀元微微一笑,雙手背后,露出他跟其他人不同顏色的官服跟紋飾。 在這史官院里,他是品級最高的官員。 眼看兩人的頭垂下去,紀元才微微點頭。 整個史官院,現在一共九個人。 按照品級往下排。 第一為正六品的修撰紀元。 第二三是正七品的編修謝編修,宋編修。 兩位從七品的左右檢討。 兩個從八品的左右典籍。 兩個還未派官的庶吉士,他們兩個是按照從七品的俸祿發銀錢,并沒有具體的官職。 大家互相介紹,算是彼此認識。 他們便是以后的同僚了。 九個人里,檢討典籍四個人在此地多年了,老神在在,頗有些老油條的模樣,也不像喜歡干活的。 兩個庶吉士三年多沒派官,也是不走心的主。 紀元把目光放在謝編修,宋編修身上。 看來看去,竟然只有這兩個人能用? 偏偏他們跟其他新進士一樣,現在眼高手低,根本看不進去其他人。 好好好。 他這個破產團隊,真是太好了。 紀元流露出釋然的微笑。 怪不得今日李首輔多說了些。 還強調,等到七月之后,他人手就多了。 現在的情況,還能撐到七月嗎! 這史官院扒拉來扒拉去,有能用的人嗎?! 一時間,大家陷入沉默。 全都看向紀元。 大家互相都認識了,是不是該散了。 紀元卻道:“不著急?!?/br> “本官雖是初來,卻得了李首輔的命令?!?/br> 李首輔?! 眾人的神色立刻變得不同,紀元繼續扯虎皮:“咱們史官院的文書囤積得太多了,必須清理一部分?!?/br> 紀元還未說完,老油條之一的左右檢討便道:“這文書工作本就不是我們的,該是閣臣那邊在辦?!?/br> “只是暫時放在我們這而已?!?/br> 說罷,兩人快速解釋這些政務文書到底是誰的差事,又是怎么形成的。 兩個庶吉士,以及謝志福謝編修,宋留群宋編修一起點頭。 對啊,這不是我們的差事,不用做,幫他們保管即可。 再說,這種機械低級的差事,也不該他們來做。 紀元終于明白,為什么六部的官員會打壓新科狀元們的氣焰了,為什么會讓進士們去做雜事,去跑腿。 果然是他們六部積攢多年的經驗。 不把大家氣焰壓一壓,是不肯做實際事情的。 要說閣臣那邊把政務文書轉給史官院,確實在推脫差事。 但最初的史官院官員并未拒絕,而是默認把這些差事放到此地,在那一刻開始,整理政務文書就變成史官院的了。 翰林院最高上司李首輔都知道并點頭。 此事已經無可挽回。 現在講什么,此事不是史官院的,簡直像掩耳盜鈴。 這兩個庶吉士就是如此。 今年的榜眼探花也是如此。 更多的原因,還是覺得堂堂進士,在這整理文件太丟人了。 左右典籍沒吭聲,他們是堅定站在紀元這邊的,不過此刻不好多說。 紀元則道:“那你們說,這事該怎么辦?!?/br> 左右檢討直接道:“放那唄,反正是些陳年文書,沒什么用?!?/br> 紀元直接問:“陳年,多少年?” 幾個人頓住。 好像有個七八年了? 紀元深吸口氣。 七八年的文書,全都堆到一邊。 太好了。 他這是什么爛攤子。 等會,也就是說,閣臣七八年前就把文書工作轉給了史官院。 不過這邊一直當作不知道。 閣臣那邊自知理虧,所以不過問。 這才讓如此多的文書閑置著? 這也行? 難道世界真的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 現在擺到紀元面前的,是兩個選擇。 一是跟之前的官員一樣,當作不知道。 反正之前的修撰們也過來了。 上個狀元沒管,還去當學政了呢。 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這些陳年的文書給歸類整理好,算是把這些年積壓的差事給解決了。 前者的好處是,大家都樂得輕松,下午睡覺也沒關系。 壞處是,這些積壓七八年的東西再積壓一兩年,都要十年朝上了。 后者的好處不用說,因為沒什么好處。 這是個完全吃力不討好的活。 壞處多的是,他本就初來乍到,突然讓大家從摸魚到卷王,不招人恨才奇怪。 所以,做還是不做? 剩下八個人,從紀狀元的態度里品出什么,趕緊道:“別??!近十年的文書,我們幾個人要整理到什么時候?” “就是,閣臣是把這事推給我們了,但他們也不問,沒事的?!?/br> 謝志福跟宋留群道:“我們怎么能做這樣的活!隨便來個秀才都能做??!” 紀元反問:“隨便來個秀才就能做,你們做嗎?” 不做。 他們可是進士! 是用來整理文書的嗎? 紀元不由得扶額。 這團隊怎么帶??! 團隊每個人都想擺爛怎么辦! 既然如此,也只有對癥下藥了。 紀元看著眾人,直接道:“都說史官院是個流水的部門?!?/br> “為什么你們在這這么久?!?/br> 左右檢討:?突然扎心干什么? 左右典籍:大人!我們是向著您的??! 而那兩個庶吉士,更是直接跳腳。 不到十五歲的孩子當他們的上司就算了,還這么羞辱人! 三年沒有派官,難道他們不難過嗎?! 最淡定的反而是宋留群跟謝志福,不知道為什么,紀元說得沒錯啊。 今年的一甲前三看著其他幾個人。 大家漲紅了臉。 難道要承認自己能力不夠,所以沒走嗎? 紀元繼續道:“如果你們信我的話,那解決之道,就在這些陳年文書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