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節
他在京城還在休息,整理房屋的時候,信件終于送到建孟府府學。 五月初六,天氣晴朗,萬里無云。 殷博士收到了紀元寄來的第四封信。 第一封信,是紀元剛到京城報平安。 第二封信,是覺得自己會試有些問題,估計要落榜。 第三封信,則是報喜,他考了會試第一!多謝殷博士的教導。 而這最后一封信,準確說是兩封。 一封給了殷博士,一封是給府學學政的。 給府學學政的信件,說得比較客氣,比較官方,大概就是感謝府學的教導等等,以及感謝府學的幫忙,以及學政厚愛如何如何。 殷博士這封信,則很不同。 又是厚厚一封。 可兩者之間,有一個共同點。 那都是報喜了。 紀元,被點為狀元。 六元及第,是今科狀元! 不到十五歲的狀元! 這些話說的都快要起繭子了。 但每個人知道紀元的成績之后,一定會重復一遍。 肯定會重復一遍。 否則,否則都不能表達心中的激動! “狀元,紀元是狀元?!?/br> “他如今是紀六元了?!?/br> 殷博士說完,整個府學研學處都沸騰了。 上次學政收到書信來研學處時,還能穩得住。 這次幾乎一路小跑,狠狠抱住殷博士:“紀元是狀元!他是狀元!” “哈哈!我們建孟府府學!出了個狀元!全國第一!還考了兩次全國第一!” 會試已經是全國第一了。 狀元更是第一中的第一! 而且這次,紀元還給他寫信了! 哈哈哈哈! 狀元的信件! 他以后可以當傳家寶了吧! 研學處的夫子們,都是經歷過科舉的,他們深知科舉到底有多不容易。 能當狀元又有多不容易。 眼里甚至浮現了自己當時考試的場景。 那會他們也游御街,當時的狀元也在前面。 沒想到,現在最前面的人,是他們的學生。 這種感覺,真的不一般啊。 如果說夫子們都這么興奮。 那府學 的學生們則更為不同。 認識紀元的人,忍不住感慨,是紀元的話,好像也很正常了。 不認識他的,則在一直問,紀元到底是個什么樣人啊。 真的那么厲害嗎? 其中已經回來上學的蔡豐嵐,李錦兩個人,則被問得最多。 他們兩個是紀元的好友,如今都在府學第一堂讀書,兩人對視一眼,忍不住道:“紀元真的考上了?!?/br> “蔡豐嵐,李錦,你們倆的信!” 這個時候的信件?! 有人湊過去一看。 那信件封面上的字極好。 像是紀元的?! 確實是紀元寫的。 既然給親朋好友夫子們寫信,又怎么會落下他們。 信里還說了會試,殿試的情況,并鼓勵他們,三年后他們京城見。 狀元的信件啊。 蔡豐嵐扶了扶叆叇,裝作不在意周圍人的目光。 實際上心里高興得要命。 李錦也差不多。 不過紀元給他們寫信,這一點也不意外。 紀元可不是個捧高踩低的人。 但這封信的對他們的鼓舞還是很大的。 下次鄉試,他們一定要考過,一定要去找紀元! 整個建孟府的府城,都在為這件事沸騰。 東市第一街自然也聽到消息。 跟紀元交好的周家書坊,恨不得掛個招牌出來,說自家跟狀元郎的關系。 可周家還是忍住了。 即使他們忍住了,紀元當初做潤筆先生抄的幾本書,再次被賣空。 無數人都想看看狀元郎的墨寶。 有關紀元的文章,同樣搶售一空。 沒辦法,這可是狀元。 是所有讀書人心中最高的位置。 紀元被追捧簡直再正常不過。 周家大少爺想到紀元,再想到他家幸好跟紀元好友蔡豐嵐定了親。 以后在建孟府的位置,那就更穩了啊。 好消息一直傳到正榮縣。 如果說建孟府府城是欣喜若狂。 那正榮縣無數人戶,甚至都要放鞭炮慶祝,就連縣學也不例外。 程教諭看著紀元寄來的書信,甚至還有他堂哥工部程大人,以及吏部商議調任的書信。 程教諭直接先拆了紀元的。 即使知道,后兩封信件,便是要讓他升職。 可還是先看紀元的吧。 在知道紀元考了會試第一,全國第一之后,程教諭就知道,紀元的進士穩了,至少也是二甲。 甚至可能是一甲。 但此刻拆開信一看。 狀元。 還是讓程教諭有些站不穩。 走過來的郭訓導,羅博士,房老夫子,每個人都收到紀元的報喜信。 紀元要是只寫一封也可以。 但這些都是他的老師,必然要多花些工夫。 他們所有人都盯著那信。 他們的學生,不僅一次考了舉人,一次考上進士,甚至還一次考了狀元。 羅博士甚至還給紀元找了門路,想著他要是落榜了,就去國子監讀書。 在國子監任職的前同僚,甚至還在信里拒絕了他,意思是能去國子監的非富則貴,他也沒辦法。 語氣里還帶了略微的不屑,覺得羅博士是不是異想天開。 羅博士當時心道,果然人走茶涼,而且他個舉人,確實沒有推薦的資格。 現在呢?! 現在他的學生根本不用自己推薦! 他直接中了狀元! 哈哈哈哈! 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