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節
而河的那邊,更不是他們想的。 紀元身上三千多兩銀子全都拿出來,也不夠買河那邊的一處宅子。 這大概就是京城吧。 夜晚,京城依舊跟之前一樣。 但又有些不一樣。 從今日之后,他們就是京城的官員了。 雖然在京城這座龐然大物里面,不過是最末位的小官,可總算有了容身之地。 而之前落榜的考生們,早就在這段時間里各自回了家鄉。 等待那些人的,是三年后再考。 考上來。 一樣來做微末小官。 這大概,就是新的開始吧。 再次從起點出發。 紀元翻了個身,不知想到什么,最后閉上眼。 睡吧。 一切才剛剛開始呢。 一向不做夢的紀元,今天晚上的夢境里也出現很多人。 從安紀村開始,再到很多地方。 大多數時候,還是在安紀村的,甚至是在小紀元爹娘的墳前。 之前很多事情回到耳邊。 正榮縣的幾任縣令。 聶縣令,林縣令,還要再往前的一位縣令。 那位就是坑騙紀元他爹去隔壁連紹縣做河工的。 建孟府巨貪案揭發之后,正榮縣的那位縣令,也因為失職被調任。 調到哪了。 紀元并不知道。 可他這個夢境里,竟然對這件事記得清清楚楚。 一時之間,讓這個夢顯得有些沉悶。 連紹縣縣令已死。 正榮縣那位縣令,卻不知道去哪了。 紀元的夢里,他就站在小紀元爹娘的墳前。 不對,是小紀元一家三口的墳前,站了許久。 等他醒過來,天光大亮,陽光已經照到屋子里。 五月初一,要入夏了。 陽光來得也更早了。 紀元收拾好心情,準備趕赴今日的恩榮宴。 雖說是下午才去赴宴,但他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不過這種宴會,紀元參加不止一次了,也沒什么好說的。 唯獨不同的是,紀元他們剛剛收拾好準備去瓊林苑,宮里來人,那太監的服飾都不一樣,他客氣地對紀元道:“皇上有旨,請新科狀元進宮說話?!?/br> ??? 皇上要單獨召見紀元?! 白和尚跟高老四先慌了。 反而紀元道:“請問大人,召微臣過去是做什么?” “你是新科狀元,還能做什么?!?/br> “看你已經穿戴整齊了,走吧?!?/br> 其他新科進士都趕赴瓊林苑,只有新科狀元紀元被皇上單獨召見。 消息傳到瓊林苑內,負責恩榮宴的官員都覺得,好像氣氛瞬間冷場了。 不過想想也正常。 那可是不到十五歲的狀元。 皇上單獨召見,那可太正常了。 話是這么說,但原本準備參加宴會的新科進士們,忍不住看向皇宮方向。 他們本以為,今日恩榮宴皇上若能來,就是給很大的體面了。 可提前召見狀元,卻是沒想到的。 還是他們不夠格啊。 此時的皇宮,勤政殿內。 皇上吃下一副湯藥,太子又端了茶水。 頭發半白的皇上微微點頭,開口道:“在太廟祈福一個月,辛苦太子了?!?/br> 太子豈敢說辛苦,直言道:“為父皇祈福,為天下祈福,兒臣不覺辛苦?!?/br> 太子態度謹慎。 要說很早之前,他不是這樣的。 父皇身體好時,對他是很和顏悅色的。 直到年紀越來越大,身子愈發不好,態度則變得不同。 太子隱隱有感覺,父皇也不是故意如此,只是一個久居高位的人,很難坦然面對自己的病弱,更難面對自己這個會繼承他位置的人。 所以在父皇說因為三月下雪,恐有災情時,太子跟李首輔商議過后,便自請祈福。 好在父皇又添了句,自己是替他祈福,兩者都保全顏面。 但太子這樣,這樣微妙的平衡,只能存在父皇身體還好時。 若說皇上心里不知? 那也不可能。 還是那句話,身居高位的人,誰又想驟然失權。 故而這段時間里,他務必謹慎再謹慎。 太子想到什么,提起父皇絕對會喜歡的人:“您今年得一少年英才,必然是上天庇佑,也不知那新科狀元到底有多聰明,竟然寫得那樣好的文章?!?/br> 皇上笑:“豈止是好文章,孩兒來看看他的字?!?/br> 太子接過皇上遞來的文章。 此為紀元的會試卷子。 “好漂亮的館閣體?!碧淤澋?,“這一手字,已經有姜貼的風范了?!?/br> “字好,文章也好。今年的科舉還是不錯的?!?/br> 太子看向里面的文章。 那么古怪的題目,都能被答得有風骨。 看來外面的風言風語,所謂紀元會試靠拍馬屁得了會試第一,都是假的。 這是個真正的良才。 兩人說著,紀元已經被領到外間。 紀元今日還是穿著狀元的公服,一襲緋色衣袍,十足的少年人風采。 如果是自己的兒子有這般風采,皇上多半會頭疼。 但若是自己的臣子,那就很好了。 紀元學過禮儀,見到太子,皇上,規規矩矩行禮,沒出半點差錯。 他這份妥帖讓皇上笑道:“聽聞你八歲才讀書,可是真的?” 紀元下意識抬頭。 他在安紀村的事,都被皇上知道了? 不過也不意外。 他們這些人的履歷,禮部全都有備案。 紀元稱是,又講了當時蒙師如何給他開了窗,再講當時如何讀書。 紀元的這些事,單是講出來,就夠觸動人心了。 “貧而好學,這很好?!?/br> “這也是天齊國建學之初的想法,讓更多學生可以讀圣賢書,明白圣賢道理,好效忠國家?!被噬舷氲绞裁?,又問了紀元的家里。 雖說早已知曉,可看著這樣的孩子,無父無母,只剩一個嫁出去的姑姑,別說皇上了,就算是太子,心里也不是滋味。 紀元卻道:“微臣已經足夠幸運?!?/br> 幸運? 太子跟皇上看向他。 紀元道:“是,幸運。在村里,有村人幫忙,有蒙師啟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