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節
紀元嘆氣,看來傳言就是傳言,不能當真。 紀元心里這么想,面上恭恭敬敬謝恩:“謝皇恩?!?/br> 皇上微微點頭,儀節還在繼續,不好多說。 紀元站在隊伍里,心道,不是他刻意惦記分房。 而是算著時間,他們真的要搬家了。 從四月二十八那日算起來,一共五日的時間。 也就是五月初三之前要搬走。 昨日二十九,找了一天的房子,可還是沒找到。 京城居不易,沒辦法啊。 他如今有了官職,必然要在京城待上一年半載的,沒合適的地方住肯定不成。 也不知道六品官員有多少俸祿,總覺得租房子都不夠的。 今日忙了一天。 明日還有恩榮宴。 留給他們搬家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紀元微垂著頭,誰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惦記這些事。 哎。 沒辦法。 古代的北漂也很難的。 紀元還在遺憾,身后的人則羨慕得要命。 六品??! 剛入職就是六品官。 多少人做夢都沒有的位置。 就被紀元這么拿到了。 但再想想,也就是他了。 誰讓人家是六元及第。 整個天齊國也沒幾個,又是這般的年紀。 不少人下意識想到方才御街的場景。 感覺無數人都在追捧狀元郎,過了幾日,他的名聲只會更加顯赫。 更會有無數人等著跟他結親。 無論從哪方面看,他們真的好嫉妒紀元?。。?! 這份嫉妒,甚至都被皇上看出來了。 皇上倒是不在意,年輕人,總會有這樣的想法。 楚大學士倒是暗暗點頭。 心道,紀元如今是不結交任何人的,聰明是聰明,但卻不知道結交的好處。 等他四處碰壁,他家自然會出手。 李首輔則微微搖頭。 起點越高,越容易登高跌重。 好在紀元年紀小,有很大的試錯空間。 放在現代來說,那就是紀元有新手保護期,也很容易被原諒。 他也好奇,紀元以后,會走到何等地步。 說起來,既然到翰林院做修撰,是自己的手下了。 以后再說吧。 所有進士最后統一行禮,全程皆有聲樂作陪,直到禮畢。 中午時分,進士們看著自己身上的公服,又被請到偏殿用午宴。 午宴說得簡單,可卻是天子賜食,都是臣子們的榮幸。 他們如今被授官,已經是臣子了,午飯之前,自然還要感謝皇上。 不過這宴會上,就不用那樣規矩,因為吃過飯就可以回去了。 等著明日正式的恩榮宴即可。 故而一進偏殿,跟紀元交好的朋友立刻圍過來,看著紀元的衣服,忍不住道:“遠遠就覺得你這衣服格外好?!?/br> “是啊,我們這都是臨時用的,聽禮部的人說還要還回去,你這身不用吧?” 紀元點頭:“說是不用?!?/br> 紀元說著,就要把帽子摘下來,眾人趕緊攔?。骸皠e摘啊,多好看?!?/br> “就是,看著極氣派?!?/br> “我要是你,這輩子都不想脫下來?!?/br> 高老四說出大家的心聲,全都忍不住笑。 滇州府的董康卻道:“也就你長得英俊,像我這種皮膚黑的,穿上這緋色衣服也不好看啊?!?/br> 他們這邊說得熱鬧,引來不少人側耳聽。 過來送飯食的宮人也被逗笑,董康塞了銀子給對方:“能吃酒嗎,我們想吃酒解解乏?!?/br> 宮人收了銀錢,笑著道:“有的,天子賜食,怎么會沒酒?!?/br> 大家放松下來。 從天不亮忙到現在,所有人都可以松口氣了。 不對。 應該說,從到京城之后,終于可以松口氣了。 像紀元他們。 一次次的考試,好像從來都沒有停過。 每次睜眼就是考試,閉眼則是放榜,好像不會結束一樣。 就算了過了會試,還要擔心殿試,過了殿試,還要擔心一系列的流程會不會殿前失儀。 便是今天早上,也是在等自己的名次。 等到望眼欲穿,如今終于塵埃落定。 現在坐在宮中,吃著天子賜食,還有賞的美酒。 所有人心里都有一種踏實感。 這種感覺就像在說。 終于考過了。 終于考過了。 許多讀書人畢生追求的東西,終于過了。 怪不得董康大中午的要吃酒,實在是此刻不吃酒,總覺得心里不舒坦。 紀元跟著吃了半杯,再也不用了。 他年紀小不說,本身酒量也不高,還是不湊這個熱鬧。 他跟白和尚,高老四還在發愁另一件事。 住宿??! 當了狀元也沒分房,還是要自己找住處的。 武營他們也在找,可京城找到合適的房子,還是不容易。 董康邀請他們兩個去自己那住,他的房子也在善欽街,是家里買的。 不過紀元道:“我們人多,肯定住不下的,還是自己租個更適合?!?/br> 得知他們五月初三之前就要搬,董康也道:“我讓管家也幫你們找找,這時間也太趕了?!?/br> 今日已經四月三十,也就幾日時間了。 既然聊到這,眾人也意識到,自己將要在京城任職了。 如果說考上進士,是讀書的終點。 那他們這次的任職,則是做官的起點。 說是做官,也不合理。 一定要說的話,更像是實習。 用如今的話講,便是“觀政”。 觀政的目的,是為了熟練政體,然后才能去做官。 畢竟如今讀書,學的都是經義,對真正做官來說幫助不算太大,那些甚至連理論知識都算不上,頂多是指導思想。 觀政要學的,便是真正處理政務的能力了。 觀政期間,會把人分配到六部以及其他部門之中,好熟練政務。 當然,天齊國實習的官員,會按照各自的品級給俸祿,解決實習官員的后顧之憂。 只是觀政跟觀政之間,也有區別。 像一甲前三,是不需要觀政的,如今已經有了正式的官職,他們大多直接去翰林院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