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節
每年會試成績一出,朝中不少人都會去結交新科進士。 程大人好奇,他堂弟極為看重的紀元,會是個什么成績。 若紀元成績不錯,自己能不能就此機會,舉薦程教諭,好讓他不在縣城,總要挪挪地方。 朝中不少人,今日同樣無心公務。 許多官員的子侄可能都在等著會試成績,這種情況下,怎么可能不擔憂。 不過也有官員,都開始接受祝賀了。 宋留群的父親,程大人的上司,工部左侍郎宋大人就是其中之一。 他兒子素有才名,在整個國子監都是有名的。 而且今年不過二十七,那可是正當年。 宋大人笑著道:“誰知道他考得如何,只要能上榜單,便是祖墳燒青煙了?!?/br> 此話自然是自謙。 國子監的夫子們講,他兒子的文章十分出彩,按他們來看,絕對不會下前三。 甚至可能是會試第一。 會試第一,會元。 那他兒子就是連中兩元了。 上次鄉試,他兒子就是鄉試的解元。 宋大人深吸口氣,讓自己保持冷靜。 他家一族在朝中為官的不算少,最厲害的已經在翰林院做大學士了,也就是他的親叔父。 那位也看重他兒子,只要這次排名不錯,他們這一支就真的能起來。 要說對手,自然也是有的。 貴妃娘娘的外甥今年也在考試,在國子監考試里,不是他第一,就是自己兒子第一。 而那位,也確實是真正的高門望族。 宋大人把腦子里文章不錯的學生都過了個遍,突然聽到同僚道:“咦,這文章匯集,還有這等文章呢。怎么排名到五十多了?!?/br> 排名五十多? 那會是什么厲害人物嗎。 宋大人雖然不太感興趣,但等著放榜呢,還是去瞧了瞧。 那官員手中拿著的,正是紀元買過的《文章匯集》,一本十五兩銀子那個。 朝中官員,大多都是科舉上來,自然會對科舉文章感興趣,如今會試結束,那書店便宜處理這些書,不過五兩銀子一本,這官員順手帶了一冊。 左右這會無聊,便翻看翻看。 前面的文章也還好。 但翻到五十幾名時,這建孟府紀元的文章,倒是有些不同之處。 此書收集的是考生們的鄉試文章,準確說,收集的是四書文。 五經多雜亂,每個學生的考題可能還不一樣,所以比較四書文是最合適,最公平的。 后兩場更不用說,直接被忽略。 “你們看,這學生一答后生可畏,二答莫見乎隱,三答不知者以為為rou也?!?/br> “一篇比一篇有意思?!?/br> 宋大人見此,也湊過去看。 程大人也不例外,等他看到那文章上的名字,有些詫異。 這不是紀元嗎。 再看籍貫,確定了,這就是他堂弟的學生。 因為紀元的名字排在五十多號,很少有人會耐心翻完全本,多是看了前十幾二十幾便算了,復習都來不及,誰去看后面的文章。 現在考試結束,倒是有人真的一篇篇讀過去。 “寫得好!以有成期之,以無成警之也!” 那買書的官員直呼精妙,又道:“精神自流,真真切切,極好,當真極好?!?/br> “看看下一篇?!?/br> 紀元的鄉試文章,在會試放榜之前,又被拿了出來。 三篇四書文讀下去,程大人,宋大人,表情完全不同。 宋大人道:“今年會試,當真臥虎藏龍?!?/br> 那文章看似嚴絲合縫,又帶了少年人的銳氣,細讀之下,卻是意極深,脈極細。 宋大人說完,臉色卻是難看的。 他對自己兒子幾斤幾兩心里清楚,要說文章確實不錯。 可對比眼前的,似乎又缺了些什么? 程大人看了一眼,心道,缺的是精氣神。 程大人當年科舉,那可是探花郎,若不是程家有事被牽連,他也不至于還在正五品郎中位置上坐著。 可見他的文章絕對不會差,他的眼光也很獨到,故而上司宋大人經常把文章拿給他,讓他幫忙看看。 宋大人兒子文章確實不錯,可少了這股精氣神。 如果宋大人兒子的對手是紀元,只怕要落下乘了。 一時間,工部眾人意識到什么,偷偷把文章匯集收起來。 天齊國各部主官都稱尚書,左右手為左侍郎,右侍郎。 下面便是各司郎中。 宋大人為工部左侍郎,上頭只有一個工部尚書大人。 而尚書大人今日去文淵閣了。 他們簡直在唯一上司頭上踩雷啊。 買來文章匯集的員外郎,在程大人瘋狂暗示下,把書藏了起來。 放到現代,這位從五品的員外郎肯定要在網上大喊:“在上司面前沒眼力勁是什么體驗!” 好在工部左侍郎宋大人還在為會試榜單牽動心神,沒工夫理他們。 “時間快到了吧?!?/br> 眾人下意識抬頭,好像確實要到了。 會試榜單比之鄉試,準時很多。 說是巳時正刻放榜,那便是巳時正刻放,一點也不耽誤。 此時貢院門外,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方才說不想出門的程亦珊也來了,她好朋友想來看熱鬧,硬是把她從家里拉出來。 “好多人戶等著選小郎君呢,你不愛看?” 程亦珊誠實點頭。 愛看。 但她幾次觀察下來,也就一個書生長得英俊,旁的不行啊。 只聽鐘聲一響,榜單被張貼在最高處。 “榜單出來了!” “會試成績出來了!” “大家不要擠!慢慢看!” 而最高處第一的位置,赫然寫著一個建孟府所有人都熟悉的名字。 紀元。 建孟府眾人心里只有一個想法。 怎么辦。 竟然一點也不意外。 是紀元的話,一點也沒問題。 不說跟紀元最熟悉的白和尚,高老四了。 從建孟府出來的人里面,比如張洵,甚至上次鄉試的解元章解元,以及去年鄉試第二的孟華偉。 還有剛開始看不上紀元的賈昊,趙云天等等。 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一樣的。 紀元是第一。 被紀元碾壓,是再簡單不過的事。 建孟府的人這么想,其他人可不一定了。 國子監,還有其他地方的學生,腦子里紛紛有一個疑問。 紀元是誰? 等會?! 紀元多少歲來著?! 十四?! 還不滿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