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節
三年時間過去了。 這么想著,竟然像是過了很久很久,久到紀元都覺得是上輩子的事? 但看著熟悉的一切,又是真切的。 他真的回來了。 那時候被人喊著小三元,如今要被喊紀解元。 “符曾湯圓~有人買嗎,正宗的符曾湯圓~” “快快快,胖老板家新書到貨了,去買啊?!?/br> “哎呀,不要看閑書,今年的升堂考,你不想過了?買完就回去吧,一會縣學要上課了?!?/br> 也有人看向他們這些車馬,正榮縣很少有這么多車馬一起過來。 紀元,蔡豐嵐,李錦,齊齊嘆口氣。 回來了。 三年了。 正榮縣他們回來了! 眾人剛到城門口,就聽到鞭炮齊鳴的聲音。 本地縣令以及其他官員,竟然親自在城門迎接。 紀元等人遠遠下了馬車,往城門方向看去,都是一張張熟悉的面孔。 聶縣令站在最前面,看著沉穩許多,他眼里帶著激動。 要說剛來的時候,他還沒那么穩重,想著不過是個秀才,不過是個舉人,京城一抓一大把。 真正了解地方之后,才知道,對于小地方,能有個秀才已經很了不起了。 至于解元?! 那是做夢也不敢想啊。 用現代的話來說,這種地方的教育資源,能養出一個解元出來,簡直不敢想象。 周圍多少縣令都羨慕得要死。 聶縣令肯定要帶著人過來親自迎接啊。 紀元頗有些不好意思,他跟另一位舉人過去,跟縣令的人一一行禮。 到縣學眾人的時候,紀元拜得更是認真。 程教諭在前,后面是郭訓導,羅博士,甚至房老夫子都來了。 他們甚至把趙夫子都請了過來。 紀元上前兩步,對趙夫子道:“您身體可好?!?/br> 趙夫子笑著點頭:“好,其實很好,大海同你講了?讓你擔心了?!?/br> 看著紀元的模樣,眾人自然看出他的變化。 個子更高了,人長開,看起來也更加俊朗。 可他對夫子們的尊敬卻是未改的。 沒有因為他考上解元,而變得狂妄自大。 在府城讀書這么多年里,也沒有改變他的性格。 這樣就很好。 程教諭微微點頭,想到自己最初,還怕紀元因為被捧得太高,而得意忘形。 現在想想,這都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聶縣令看著紀元,笑著道:“走吧,已經給你備下了宴席,一定給你好好接風洗塵?!?/br> “等你休息的差不多了,咱們正榮縣還要開慶功宴,給你和張舉人一起慶賀?!?/br> 紀元原本想說不用,程教諭卻朝他搖頭,羅博士也讓他應下。 這是例行的安排,畢竟他們縣里出現一個解元。 整個建孟府下面多少個縣,多少個鎮,加起來好幾千的考生,就他是第一。 整個建孟府的第一。 當年正榮縣出了個童試第一的時候,就夠他們高興很久。 如今做了解元,舉人里面的第一。 要是不慶祝,那才出鬼了。 紀元點頭,跟著大家去吃酒席,張舉人的家人也過來了,全都老淚縱橫。 終于考出來了,太不容易了。 錢飛李廷他們也跟著去吃了席面,畢竟他們也是秀才了,這種場合也能出現。 但紀元的淡定跟從容,還是讓縣學學生們尊為榜樣。 人家考上解元都沒有那么張狂,他們不能因為一點點成績就得意啊。 估計誰都沒想到。 原本因為成績要張狂起來的正榮縣縣學,竟然變得格外努力起來。 他們在這吃飯,周家書坊的人也被請了過去,跟著一起熱鬧熱鬧。 而宴席結束,紀元則要一一拜見博士夫子們。 他們自然有無數話要說。 同趙夫子說過之后,紀元先去了羅博士家中。 紀元帶著禮物,還有關于春秋的筆記去了羅博士家中。 聽錢飛李廷說,羅博士不怎么教學了,除了每年童試,三年一次鄉試的時候被請去指導,其他時間并不去縣學。 羅博士一直都不怎么愛教學生,普通人根本跟不上他的進度,他教起來沒意思,對方也學不會。 羅博士看到紀元過來,并不是很意外,酒宴都是應酬,他大概想到學生還有很多話要講。 三年不見,羅博士的頭發又白了些,還好拐杖跟之前一樣,想用就用,不想用還能撒手,身體是沒什么事的。 “長高了許多,也長開了,不過怎么還這樣瘦?!绷_博士看著紀元。 他離開正榮縣的事,也就十一。 這三年下來,果然長高不少,少年人的身形看著是瘦弱了些,也因個子抽條,所以整個人看起來有些清瘦。 紀元的文章,如今已經大成,渾然天然,不見一絲稚嫩。 無論是筆法還是所思所想,都已經是上乘了。 這樣的文章做解元,來得完全沒有問題。 羅博士眼眶都有些濕潤,又問了紀元在府城的事。 雖然紀元是挑了好的說,可他大概還是知道那邊險象環生,總是有人看不慣紀元。 不遭人妒是庸才。 可那些人也太黑了。 羅博士問了許多,最后才問到鄉試的 事。 羅博士滿臉欣慰:“考上舉人,這很好?!?/br> “考上解元,這更好?!?/br> “建孟府那么多學生,唯獨你是鄉試第一,可見你的文章是真的大成了?!?/br> 羅博士并不吝嗇夸贊,但也道:“明年的會試卻也要努力,如果能考中自然最好?!?/br> “考不中的話,最好看看,能不能去做國子監的監生?!?/br> 這是羅博士早就想好的。 可惜他在京城沒有什么門路。 京城的國子監,看似相當于各地的府學,縣學。 但其實是天齊國最高學府。 每年考中的進士,大半出自國子監。 如果說,縣學網羅本縣所有好學生。 府學收集了所有好秀才。 那國子監,則把更好的秀才,更好的舉人,全都放在其中。 這也是,為何上了府學,考中舉人的概率就大。 是府學教學水平真的極高嗎? 倒也不一定,是因為他們的生源好,比如建孟府府學,第一堂的學生們,絕大多數都能考上舉人一樣。 而國子監,則是更高一級的存在。 按照前幾年進士錄取的數目,以及前十名的名單來看。 進了國子監,考上進士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 所以羅博士心想,若紀元明年會試不中,肯定要再等三年。 不如直接在京城國子監讀書。 而去國子監讀書,一般有三個門路。 京城王公貴族家自帶名額,這就不用想了,人家自己內部都搶破頭。 第二則是各地學政推薦,其實這也不好辦,建孟府的名額跟第一種一樣,基本都被達官貴族家的子弟搶破頭,輪不到紀元他們。 第三,那就是考上國子監,首先要在會試里拿到一個雖然落第,但名次不算太差的名次,之后再經過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