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節
紀元則道:“還有的等?!?/br> 他手里還拿著安大海寫的牲畜病集,周家書坊那邊加緊印了出來,他手里的是第一批。 大家沒事翻看,全當打發時間。 期間也有人認出他,不少書生還看過來。 看來書畫競技臺這熱鬧,連解元都被吸引了。 有人還記得,紀解元也會畫畫,他怎么不上臺試試? 聽到這話,紀元哭笑不得,只得擺手。 自己跟自己比? 沒必要啊。 紀元又看看書上名為橋子牛的馬甲,再看看臺上青堂的馬甲。 還是保護好自己吧。 什么都能掉,但馬甲不行! 快到截止時間,不僅來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報價也越來越快。 “兩千三百兩!”劉遠擦擦頭上的汗。 這價格是值得的,肯定值得! 其他書畫商這次也不裝了,紛紛報價。 什么? 聯合起來壓價? 誰信誰是傻子! 這么好的東西,他們不買? 那就是傻子! 誰跟同行一起做事??! 眼看競價越來越激烈,一些私人買家也下場了。 雷同祖甚至就是其中一個,他直接道:“三千兩!” 三千兩??? 他沒事吧?! 剛剛才兩千三百兩。 這就直接抬了七百兩?! 雷同祖卻道:“怎么?不許我買?” 作為出名的畫師,這點錢他還是出得起的。 而李廷錢飛他們,卻已經覺得,這哪是錢,分明就是數字。 放在他們縣里,足夠一個家人過十幾年了,放在這只是買幅畫而已。 貧富差距這詞他們或許不知,但心里的震撼卻不容作假。 紀元則看向那畫師。 成了。 如果真的能出到三千兩,他的課業就完成了。 “三千五百兩?!?/br> 又有人開口。 眾人趕緊看過去,那人是管家模樣的打扮,而是說話并非本地口音。 這肯定是幫自家主子買畫的,地方也不好出面。 此處人多,倒是有人認出來:“好像是來探親的一戶人家,家里是云貴的?!?/br> 云貴之地偏遠,不過能來各地探親做買賣的,家境必然不俗。 那邊既產好藥材也產美玉,若是做這種生意的家族,出個幾千兩買畫,倒是也正常。 誰料又有人喊價。 可片刻之間,這云貴來的管家直接道:“四千兩?!?/br> 見他眼都不眨,可見背后之人實力雄厚。 在場的書生們,只覺得此刻錢已經不是錢了,只是一串數字罷了。 多少錢?! 四千兩?! 他們賣一輩子字畫,也賣不到這個價格吧?! 等會。 這個價格,是不是已經超過了當年的烏堂先生?! 好像是的! “天,終于有人超過烏堂先生了?!?/br> “比當年的烏堂先生還多一千兩?!?/br> “這,這真的太可怕了?!?/br> “此畫師到底是誰,為何不透露姓名?!” 當年的烏堂先生已經足夠神秘,可當時人家也露面了。 這個青堂倒好,根本不出現,連畫作都是拜托別人幫忙拿出來。 殷茂也傻眼了,他努力不看紀元他們,省得被有心人看出端倪。 四千兩的價格,也徹底打消其他人的念頭。 而且看人家的模樣,只要有人出價,他們還會繼續往上抬。 申時一到。 對方笑著朝殷茂等人行禮,此畫交易已成。 《科舉百態圖》,最終拍賣價格為四千兩。 期間無人趕來挑戰。 無論哪項成績,都奠定了此畫的價值。 四千兩啊。 實在震撼人心。 那云貴來的人戶給錢也爽快,只是還問了畫師青堂的情況,見畫師不愿意露面,只好作罷。 對方是真的喜歡這幅畫,他們家族的學生學習不易,有這樣的畫作鼓勵他們,對族學來說是件好事。 當天晚上,紀元看著四千兩銀票,說什么都要留下來一張給殷茂。 殷博士怎么會要這個,他怎么也是進士出身的正式官員,讓紀元好好收好,還道:“府城的花銷就不小,等你明年去京城會試,方知什么是揮金如土?!?/br> 京城乃天子腳下,寸土寸金。 稍微想想便知道,在那生活如何艱難。 “你要是考上進士,進了翰林院,就更難了,要租房要吃飯,翰林院那邊俸祿,什么都不夠?!?/br> 殷博士都是靠鄉黨接濟,否則日子更難過。 紀元在京城無親無故,建孟府出來的官員又不算多,他更是不熟,以后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話又說回來。 紀元看著手里的銀票,感嘆道:“總算完成房老夫子的課業了?!?/br> 這個課業他做了三年。 算是有了成果。 四千兩銀子,誰看了不覺得震驚。 整個建孟府,基本都在討論兩件事。 一個是鄉試秋闈的成績。 一個就是書畫競技臺高出眾人想象的價格。 上次一幅畫超過三千兩,還是二十多年前。 不少人也在猜測,這位是不是烏堂先生的弟子,畢竟畫風是真的像。 唯獨不同的,就是一個南派,一個北派。 有些眼力毒辣的,還說畫畫的人年紀應該不大,是個極年輕的天才畫師。 這些猜測竟然說對了大半,但具體是誰,也只有少數人知道了。 而知道的人,更是感嘆。 如果整個府城的人都知道,被他們稱贊的十四歲紀解元,跟天才畫師青堂是同一人,估計紀元在哪都不得安生了。 知道這一切的周家書坊,則更為感慨。 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那本《牲畜病集》,竟然賣得格外好。 還都是各地縣城過來買。 做買賣的眼睛毒辣,一眼就能看出什么書好,什么書不好。 而這本跟其他書籍不同的牲畜病集,竟然說不上好不好。 一定要講的話,那就是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