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節
“雕刻出來會非常死板,全無韻味?!?/br> 作為建孟府最厲害的周家書坊,里面的匠人肯定是最厲害的。 可他們卻說,自己刻不出來。 如果他們都刻不出來,那整個建孟府,都找不出刻出這種手藝的人。 那這些畫要作廢? 不用匠人們說,周家管事都覺得可惜。 這畫太好了,而且配圖剛剛好,本就是官方的書籍,這樣的畫又十分有趣味。 匠人看向紀元:“要不然,你來刻?” 紀元震驚。 他? 他不行的。 誰料匠人卻道:“你的手穩,畫畫跟雕刻雖然不同,但線條的流暢就是靠手的穩,以及對畫的把握?!?/br> “你要是來刻,說不定事半功倍?!?/br> 紀元趕緊搖頭,先不說馬上就要開學了。 再者他真的不會啊。 周家管事卻道:“可以試試,反正這邊鉛泥板不少,就是把原本的毛筆作畫,改成刀具作畫?!?/br> “要不然試試?” 匠人對此卻是有信心的。 自古多少書畫家,本身就是雕刻家,藝術的把控一脈相承,他們看得出紀元的功底。 如果不出意外,紀元上手,就會比很多學徒要厲害。 紀元卻堅決拒絕,自己幾斤幾兩,他心里有數,他直接道:“或許我把畫畫的技巧告訴兩位,說不定你們就可以刻了?” 什么?! 技巧,教給他們兩個? 這,這怎么能行! 這下變成匠人們蒙了。 把畫技交給他們? 這是他們從來都沒想過的選項啊。 畫技畫技,沾上技一字,那就是寶貴的上。 上次紀元來的時候也看到了,八個工匠身邊,都有戰戰兢兢伺候的小弟子,他們就是為了會這個技,所以要恭敬萬分。 這可是吃飯的手藝,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所以古代收徒都會格外嚴苛。 紀元怎么上來就要教他們? 這個方法確實好,眼前兩個匠人是建孟府手藝最佳的,紀元只要說稍稍說下他畫畫的技巧,匠人理解得會非???。 相比于讓紀元從頭學雕刻,匠人學紀元的畫畫技巧,確實來的更快。 就算這樣,后者的選項也壓根不在匠人,周家管事的考慮范圍。 原因如上。 紀元聽到原本侃侃而談的兩個匠人說話變得結巴起來,四十多的漢子臉上寫滿不好意思,當然還有期待。 他們甚至就因為這點期待才不好意思的。 說實話,想學嗎。 想,太想了。 要是能學會,他們的水平絕對會進步一大截。 但,真的能學嗎? 紀元再次點頭:“來吧,兩位師傅刻畫多年,我一說,你們肯定明白?!?/br> “只要能把書印好,比什么都強?!?/br> 他還想賺后幾本的銀錢啊。 想來在府學用錢的地方可太多了,書印得好,對大家都好。 周家管事也反應過來,立刻道:“騰個小房間出來,快!” 傳授技術這種事,不能讓太多人聽到! 周家管事對紀元更加熱切了,他們在那邊教學,管家親自端茶過來。 紀元那句話說到他心坎上。 只要把書印好,比什么都強。 這甚至是周家多年來經營的第一要務。 周家的管事人稱周伯,聽名字就知道也是周家人。 他自然希望自家產業越來越好,正想著,周伯吩咐道:“去把少東家請過來?!?/br> 這種事情,還是要讓少東家來招待,才能表示他們的誠意。 蔡豐嵐跟著去聽,他雖然沒學過畫畫,卻也知道紀元的技巧十分精妙。 紀元還道:“我的老師教我許多,如今掌握的也就這些了?!?/br> 眾人頭一次看紀元作畫,一下筆,就知道他的功底。 周家大少爺趕過來時,看到的正是已經完成的畫作,被眼前的云山驚愕得合不攏嘴。 紀元的畫工果然了得! 他們找紀元,果然沒錯! 紀元聽著大家夸贊,不由得苦笑,他這水平,還不能達到房老夫子的要求。 那邊周家大少爺道:“紀元,你怎么不去書畫競技臺??!這名聲絕對能打響?!?/br> 他們家也是聽府學右訓導講了一句,聽在心里。 否則根本不知道紀元還有這本事。 書畫競技臺? 他是要去的,但現在水平還不夠。 房老夫子對他的要求,可是一幅畫賣到三千兩,方算完成課業。 如今的價格? 二十兩一幅而已。 那兩個匠人學得果然很快,現在已經一口一個紀夫子。 別看他們年長紀元許多,但這夫子二字,喊得心服口服。 周家管事道:“現在再去刻畫,是不是有些把握了?” “給我們一些時間,五天吧,五天能模仿八九分?!?/br> 紀元感覺他們給自己留面子,所以說的八九分。 實際上估計能學個十成十。 他們做雕刻手藝至少幾十年,手底下的功夫極穩,這些技巧對他們來說,非常好消化。 想來等畫印出來,那就會非常漂亮。 紀元道:“好,到時候印好了一定讓我看看?!?/br> 紀元如今不是普通的潤筆先生,這點小要求,自然會滿足。 周家大少爺欣賞半點紀元的畫作,戀戀不舍放下,開口道:“今日府城酒樓多半都開業了,我請你們去吃酒吧?!?/br> “不對,你不能吃酒,請你們吃飯,你們是不是還有兩個好友?” 這指的肯定是白和尚跟李錦。 白和尚還沒回來,李錦肯定要喊,他本就是個愛玩的性子,喊著一起去酒樓,他肯定會去。 說起來武營也在,紀元道:“喊上武營吧?他估計也在書房讀書?!?/br> 武營的名字,周家大少爺聽說過,書坊的生意很依靠府學的學生,平日有個什么事,他們都是知曉的。 武營蹴鞠厲害的名聲,更是被不少人知道。 吃飯要的就是熱鬧,多個人根本不是問題。 一群年輕人,剛碰面就熟絡起來。 周家大少爺道:“今日去北市吃飯,那地方的酒樓更有特色?!?/br> 特色? 進了門才知道,里面有歌有舞,中間的臺子基本沒空過,中場休息的時候,還有說話逗趣的。 府城東西南北市。 東市最出名的就是專門賣書的第一街。 周邊的酒樓多也雅致,茶室更多。 其他各地都有不同。 北市是出了名的熱鬧,上到風雅至極還金碧輝煌的大酒樓,下到魚龍混雜的娼妓院,要什么有什么。 如果想到東市第一街,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里面書多。 而不少人口中,還有個北市第一街,這里的印象,則是吃喝玩樂。 有些經不住誘惑的,甚至可以在這流連忘返,一個月不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