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節
千算萬算,都沒想到這個啊。 反正就是,徐大人看到十一歲,甚至不滿十一周歲的小三元,點名讓他去鄉試宴,肯定是要看看他的水平。 若水平尚可,估計這事就過了。 若是不行,估計會讓他歸家。 是的。 歸家。 “徐大人一直覺得,所謂神童,一直跟年紀長于他的人在一起會被欺負?!?/br> “還在國子監的那個神童就是?!?/br> “還有便是,過早處在不同環境,也不利于心智的成長?!?/br> “大概率會讓你回家?!?/br> “為了留在府學,你可要努力,當然了,我們在宴會上,也會幫你的?!?/br> 至于徐大人怎么考究? 不是很清楚。 當場考文章不太可能,多半是談吐問答。 不拘于學問,日常禮貌,情商高低,估計也在其中。 總之,徐大人要的是人格相對健全的學生,而不是只會背書的神童! 這句話是紀元自己總結的。 回到棲巖寺,紀元長長嘆口氣。 太難了。 怎么這種無妄之災也能找到他。 回到禪房的院子,只見里面燈火通明的。 紀元一回來,就見一群人直接回頭。 張洵松口氣:“你可終于回來了?!?/br> 紀元往這里一看,蔡豐嵐,白和尚,李錦,李勛,張洵,還有另一個孫夫子,他也考上了舉人。 還有就是許春,以及上次一起考上秀才的同窗。 隨便數數,竟然一二十個人。 “訓導怎么說?!?/br> “徐大人會為難你嗎?” 紀元看著大家擔憂的眼神,把事情簡單講了。 “反正訓導們說,知府跟學政也會幫著說話,一定要過了明日鄉試宴的關?!?/br> “如果過不了,我就要離開府學?!?/br> 離開府學? 李勛直接道:“不行,你很多東西才剛學,怎么能走?!?/br> “是啊,騎射剛開始練,怎么能行?!?/br> “禮樂也是啊,律法書籍,咱們縣學的甚至不齊全?!?/br> 說到這,紀元道:“我已經跟周家書坊簽了契約,可以低價拿書,等你們回去的時候,幫我帶一套律法書回縣學吧,充到尊經閣里,教諭想這一套書很久了?!?/br> 整套買下來不便宜,而且來了幾次也給忘了。 紀元趁這個便利,可以成本價拿出,帶回去剛剛好。 “什么時候了,你還想這個?!辈特S嵐道,“想想怎么過關吧,徐大人最不喜歡這個,大家都知道?!?/br> 紀元讓大家不要著急:“明日再看吧,若徐大人下定決心讓我走,誰來也沒辦法?!?/br> 知府,學政也不能硬勸。 當年追捧神童帶來的慘案,大家都沒忘呢。 紀元甚至做好了離開府學的準備,又道:“趁著我走之前,弄一套書回去,不是剛剛好嗎?” 大家無奈,只能佩服紀元心思豁達,當然也看出來他是在安慰大家。 辛辛苦苦考了小三元,來了府學,卻要離開,這實在讓人不舒服。 李勛更是如此。 他要回縣學,那是逼不得已。 紀元離開,則是十分冤枉,他甚至已經找好可以糊口的工作,去當潤筆先生,絕對可以顧得住自己。 為了這個差事,他跑了整整一下午,還把蒙師的叆叇都買了。 眾人沉默。 卻也不要再說什么。 站在徐大人的角度,其實也可以理解。 他不愿要死板的神童,也是為了更多孩童的健康安全。 紀元這邊就更無辜了。 幸好,還有明日的機會。 張洵跟孫夫子道:“明日我們兩個也會在場,一定會護著你的?!?/br> 紀元點頭,提前謝過。 孫夫子今年鄉試考了二十九名,張洵考了三十六名。 排名都不算太低。 而且他們兩個,現在都是名副其實的舉人。 有舉人撐腰,應該還好吧? 李勛羨慕地看了他們兩個,其他人也差不多。 許春卻道:“紀元,我相信你?!?/br> 許春今年考上秀才,八月秋闈自然要來,之前紀元還去接過他。 這些不談,許春也受過紀元很多次幫助,所以他莫名信任紀元:“徐大人看到你,絕對會喜歡你的?!?/br> “好,那就借你吉言?!?/br> 說著,紀元讓大家趕緊回去休息,這兩日放榜,估計大家心情起伏都很大。 眾人離開,只剩白和尚跟蔡豐嵐。 白和尚看了看紀元,覺得他更是不同。 今日他一離開,蔡豐嵐便很著急,跟同窗們說了之后,往日清靜的禪院來了許多人。 都是真心擔憂紀元的安全。 再聽他們討論,竟像是對這個年齡更小的同窗很是信任。 或許,徐大人不應該因為偏見讓紀元離開。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神童? 當然了,具體怎么樣,還要看明日鄉試。 八月二十五。 紀元久違穿上青衿,換上靴子,又戴了儒生的帽子,這才出發。 畢竟是鄉試宴,他看起來還是要正式點,穿上公服。 張洵跟孫夫子也換上了公服,但他們則是舉人的公服,看起來已經類似官服。 青藍的絲綢做成,上面繡著金色的云紋,領口下擺帶著金絲裝飾。 頭上的方巾也是不一樣,腰間帶子配了玉飾,跟衣服上的云紋一樣。 靴子也是同理,同樣的紋飾以及金絲邊。 這樣的衣服,已經很類似官服了。 更別說用絲綢做成,看著就華貴無比。 都說考上舉人之后,社會地位會有質的飛躍。 只看衣服都能瞧出了。 秀才的藍杉在平時看還好,對比起來,自然差了一截。 好在秀才衣服也是簡潔大方,帶了一絲文雅。 加上紀元五官英俊,氣質不同,竟然絲毫不遜色。 等他們走進鄉試宴,這才發現,豈止是不遜色,更是出類拔萃。 整個宴會上,所有被邀請的官員學生,只有紀元一個人穿著秀才的公服。 不對。 還有一個。 紀元看著岳昌過來,腦子里閃過很多事。 《童試錄》 《童試錄補遺》 岳昌在考試之前,以神童的名義,帶去見了徐大人。 而岳昌在這次鄉試中,并未考中舉人。 以及,那個印《童試錄補遺》的小作坊,必然跟承接府學《童試錄》岳家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