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節
他怎么不知道! 殷博士也拍拍他肩膀:“我也覺得你有這個實力,要不然試試?” 說話間,他們已經到了衙門。 最近這段時間, 紀元幾乎天天往衙門跑,這里面都快熟門熟路了。 他的事基本已經結束了,就連紀元二姑也已經回家,她看著紀元一直哭, 一直道歉。 但道歉也沒什么用, 事情早就過去很久了。 紀元也不是真正的小紀元。 他們需要道歉的人在另一個世界。 跟審紀三叔一家不同。 這次關門閉戶, 甚至不在公堂,而是后方的內堂里。 無他,誰讓這次的對象是個秀才。 即使是功名最低的那個,他也是秀才。 旁邊坐著的,則基本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一側是聶縣令帶來的小吏,不少也是秀才, 所以有資格到場。 他們看樣子是要保李耀眾的。 或者說不是保李耀眾, 而是保他們來了之后提攜上來的小吏。 如果這一個人他們都保不住,那新招來的班底肯定會離心。 另一邊則是縣學的人。 之前也說, 縣學其實是管理機構,教學任務是附帶的。 縣學教諭,更像教育局局長,全縣舉人以下學生都歸他管。 縣學里的很多夫子博士,也都是官職名。 所以紀元一看,就都是認識的人。 羅博士黑著臉坐在旁邊,看到紀元的時候臉色緩和了些。 教諭,訓導,殷博士,羅博士。 還有甲等堂的幾個廩生秀才,都在這里。 秀才其實也分很多種。 廩生秀才,便是秀才里上等成績者。 所以同樣有資格參與對李耀眾李秀才的判罰。 紀元走進來一看,心里便明白了大半。 更明白如今的局勢。 還在監牢里挨板子的紀利一家確實罪有應得。 但李耀眾李秀才的罪名應該跟紀利一樣,甚至挑撥此事的李耀眾罪名更重一些。 可兩人的待遇天差地別。 甚至李耀眾都不必站著,旁邊還有他的座位。 聶縣令的人,自然要保李耀眾,李耀眾是他們年前才招過來到衙門做事的。 若剛開始,這人就被罰了,以后聶縣令他們還要怎么立威。 這些人真喜歡李耀眾嗎? 那也不見得,就是要維護自己的名聲。 即使騎虎難下,這老虎也要騎。 縣學的人就不用說了。 整個正榮縣里,其他地方都有新縣令的人,除了縣學還跟之前一樣。 而紀元又是縣學老師們的愛徒,愛徒受此屈辱,他們怎么會袖手旁觀。 沒看羅博士的臉都氣綠了。 如果兩邊對比的話,算是勢均力敵。 就看一會聶縣令來了之后,此事要怎么處理了。 李耀眾惡狠狠地看著紀元。 他這幾日湊了不知多少銀錢,總算說動讓聶家的人保自己。 一個小小的童生,什么功名都沒有,還想讓他認罰? 做什么夢。 他也是剛知道,紀元不是今年考秀才,頂多明年才考。 這個烏龍讓他竟然算錯時間。 就應該在他真正考試之前做點什么的。 不過沒關系,以后時間長著呢。 紀元看到他的目光,更明白教諭跟殷博士,為什么想讓他今年便考縣試了。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他有了功名傍身,這些麻煩自然會散去。 聶縣令或許是個想好好做事的官。 可他手底下一群小鬼。 聶家人必然是想給他組個好班子,這些人也確實忠心。 但這些人卻本能地意識到,聶縣令的能力不如他們。 一旦有這個想法,那下面的人便壓不住了。 即使他們是忠心的,即使他們不是故意這樣做,但上位者壓不住下位者,必然會出事。 按照儒家的解釋,尊卑有序,才能安穩。 雖然不一定對,但這在現在秩序里,確實能維持相對的穩定。 很顯然,聶縣令并未維持住這個穩定。 不過想來,他也就二十三四,跟現代剛畢業的大學生年紀差不多。 讓這樣歲數的人去管一個縣城? 想想都知道不靠譜。 說起來。 他今年就考吧。 既然殷博士,教諭都說他能考,那就考。 反正不虧什么。 大不了明年再試。 紀元看起來氣定神閑,旁邊坐著的李耀眾反而坐立難安。 沒辦法,縣學那些夫子們的目光簡直要吃人。 大有一種,你憑什么動我學生的生氣感。 那可是他們的學生。 縣學最勤奮最聰明的學生。 放個冬假的時間,就這么欺負? 最近一段時間的事,縣學夫子們已經知道了。 紀元的家境不好,大家都清楚,卻不知道他爹娘的死竟然是這般緣由。 他叔嬸為了吃絕戶,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好在林大人知道這件事后,出手幫忙證明,再加上安紀村的人,明顯更加信賴紀元。 就連安紀村青儲料的買賣,也是他們這個學生的手筆。 聽說他們村已經在用這筆錢修路了,好像是昨日動工的。 這種一心為百姓著想,還能學以致用的好孩子,怎么被這種“酸子”纏上。 “酸子”是《江湖方語》里的隱語,也有說生員“醋大”的意思。 這會用在李耀眾身上,再合適不過。 自己科舉無望,就擾亂別人的前途,聽著就生氣。 如果說紀利一家是蠢笨貪財,所做之事就是為了一個字,財。 那李耀眾所做的事,就是妒,嫉妒紀元的成績,甚至嫉妒他小小年紀就有所成就。 一個妒字,就要毀一個學生的前途。 這在所有讀書人看來,都是不能忍的。 所以聶縣令這邊的小吏,有一半也不贊同,還有一些干脆沉默表示態度。 只有那些一心爭斗的聶家隨從們,勢必要給他們少爺爭一個“臉面”。 等聶縣令進來的時候,臉上也帶著復雜。 他已經不像剛來正榮縣那般稚嫩,在老吏的解釋下,也明白在場對立兩方的意思。 縣學,他們雖無意代表舊勢力,但一部分人就是這么認為 。 以教諭為主,肯定維護自己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