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至少買小黃需要。 加上今日村里青儲料的分成,他手頭一共二十一兩一錢銀子。 小黃最少也要七八兩,還剩十幾兩是接下來一年讀書的銀錢。 偏偏進了乙等堂,花銷又大了。 紀元倒不覺得什么,可看在安大海眼中就不同了,大有一種你拿我當兄弟嗎,我為什么要貪你的錢,明明你更需要。 紀元嘆口氣,把錢袋里的二十兩分紅放到自己錢袋里,這才讓安大海放心。 “走,這才是好兄弟?!闭f著,安大海摟住紀元肩膀,“去看我家小黃!” 紀元去的時候,小黃已經在安逸的吃草料。 安叔公家的牛棚比紀利家干凈不知多少倍,肯定更舒服。 看到紀元的時候,小黃草都不嚼了。 “小黃!以后你就是我的牛了?!奔o元還跟之前一樣,摸著小黃的頭,不同的是,他現在長高了,摸牛頭的時候不用那么費勁。 小黃還在理解其中的意思,不過紀元多說幾遍,小黃好像真的知道一樣,吃草都歡快了。 當然,紀元以后還不能養它,只能暫時寄養在安叔公家。 安大娘子收了買牛的八兩銀子,卻堅決不收寄養的錢,只道:“平時說不定還會使它,咱們就抵了吧?!?/br> 安家養牛一向精細,他家牛也多,估計頂多最忙的時候把小黃拿出來用。 這也是在幫紀元的忙。 紀元沒有拒絕好意,語氣充滿感謝。 就連想給神婆的銀子,也被她又送回來。 那邊大意是說,她家兩個兒子一個兒媳都在做青儲料,紀元給他們帶來這么好的東西,她不會因為一句話就收銀錢的。 紀元把拿回來的銀子放在手里摩挲。 銀子在掌心變得有些溫暖。 這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他并未貪圖這些回報,但做了事,得到回應的感覺真的很好。 紀元搖搖頭,不再想這些,好好跟小黃說了會話。 小黃靜靜聽著,就像他們在學堂那會一樣,也像紀元對著小黃背書那會一樣。 晚上還沒到飯點,紀利家又出事了。 他家湊了二十多兩銀子,又買了些東西,本來打算紀三嬸跟紀三叔一起,把這部分錢給還上,剩下的慢慢來。 誰料一眼看不到,紀利竟然卷著二十多兩銀子跑了,說自己一定會再贏回來的。 好不容賣牛賣家底攢的錢,又被卷走了。 紀三嬸紀三叔全都在摔盆砸碗,指責對方有問題。 誰都看的出來,這家沒救了。 安紀村其他人卻是高興的。 他們都準備明日去縣城買東西啊。 得了銀錢,該買添年貨的,都要添年貨! 今年大家的日子都會很好的。 就連趙夫子也準備去縣城一趟,年底老友們聚一聚,他還想把給紀元寫的證明文書給帶過去。 倒不是趙夫子知道林縣令跟新縣令之間的事,更不知道新縣令不靠譜。 單純是趙夫子想把這事早些辦妥。 在他眼里,紀元早晚都會是秀才,還會是名次極高的秀才。 這種事,一點都不能馬虎。 紀元自然不會攔著,這事也算歪打正著。 教諭的意思,就是讓他們快點辦,趕著讓林縣令處理,否則以后會更麻煩。 紀元想到新縣令那張年輕的國字臉,再想到林縣令總是皺眉的神情。 之前他無 意說了林縣令祖上的詩句,如今看來,還真是沒錯。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 新縣令是考上了進士,林縣令是舉人。 但要說政務,前者遠遠不如林縣令。 希望新縣令快點成長起來,否則遭殃的是縣里百姓。 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才是耕種經商的重要依據。 否則,其他都是虛的。 看隔壁縣就知道。 地下賭坊拉人頭,竟然都拉到他們縣了。 趙夫子去見老友們,紀元卻沒有去縣城,他平日在縣城時間長,不需要買什么東西。 他索性就在趙夫子家里溫書,順便給大海的“新書”起一個格式。 這新書的名字,就叫《牲畜病集》。 品種: 產地: 年齡: 病因: 癥狀: 解決方法: ... 按照這樣的格式填下來,把每一個牲畜病都記下來,有空的時候整理成冊,就是安大海的獸醫手冊。 日積月累,假以時日,必然有大用場。 第47章 第47章 化遠三十三年, 十一月二十六。 臨近年關,建孟府正榮縣很是熱鬧,下面村子里的百姓都來縣城采買, 備好最后的年貨。 正榮縣的安紀村, 一連來了好多人, 大家喜氣洋洋地, 奔向布料攤子,吃食鋪子。 趙夫子先路過衙門一趟,隨后就去老友家中。 郭夫子等人早就備好酒菜,等著他過去。 趙夫子也不是頭一次來正榮縣,上次辦青儲料的事,還來過一趟。 但這次過來, 明顯感覺這里的捕快變多了。 趙夫子看到認識的一個捕快道:“請問署禮堂這會有人嗎?!?/br> 捕快見趙夫子,自是認識的,問清楚來意后,趕緊道:“我帶你去吧?!?/br> 這讓趙夫子有些好奇:“老夫也知道地方, 你們年關不是很忙嗎, 不用麻煩的?!?/br> “不麻煩, 這麻煩什么?!辈犊煺f著有些泄氣,帶著趙夫子去衙門里面。 衙門里似乎每個人都充斥著不滿。 新舊兩個團隊的人摩擦到現在,就差起火星子了。 趙夫子不知道衙門里發生的事,但能看出不對勁,帶著他去署禮房的捕快道:“估計過了年,我們這些老人就都要走了?!?/br> “哪用得著我們忙?!?/br> 說話的捕快叫雷力明, 本地人, 今年二十九,雖然只是個普通捕快, 但林縣令帶來的捕頭,副捕頭都很好。 三班六房的兄弟們,心里也服他們。 雷力明之前一直東奔西走,去安紀村送過東西,縣學那邊也去過幾趟。 之前雖然忙碌,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 但對比即將失業來說,那還是忙點好。 這還要從林縣令要離任說起。 天齊國四年一個任期,這個大家都知道,除了有特殊情況的,四年后都會動一動。 所以林縣令要走,大家都知道,心里也有準備。 問題就在于,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縣里其實也差不多。 重要的位置,肯定換自己人上去才成。 像林縣令來的時候,身邊帶了自己的副職縣丞,主簿。 再有就是三個捕頭,還有幾個門房小廝。 可新縣令卻不同。 他帶來的人可不止這些。 其他部門先不談。 只說捕快這邊。 雖然統稱捕快,但捕快內里分為三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