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
都是很辛苦的活,工期是四十五天,安五叔就做了四十五天。 等到十月二十五,再到十一月二十,又是四十天的工期。這四十天更累,要把青儲料拉到其他村里,最遠的甚至是隔壁縣。 安五叔在運輸的工期里,同樣出力不少,做滿四十天。 最后得了二兩三錢,人人都知道,這是他應得的。 前兩個人的銀錢,讓剩下村人興奮不已。 “趙鳳,做滿八十五天,也是二兩一錢?!?/br> “同樣,滿勤兩錢,請拿好?!?/br> 趙鳳? 趙鳳是誰? 眾人看過去,才知道這是某戶人家的兒媳,平時做事就勤快,她竟然也跟著做滿全勤。 那婦人拿著二兩三錢銀子,腰板都直了。 不過偶爾聽到自己名字,還是讓她愣了下,平日都是喊她xx媳婦,今日都知道她的真名。 這種感覺,好像跟有銀錢差不多。 眼看一個女子,也是得了全勤,其他人更是興奮。 他們呢! 他們雖然不如趙鳳,那也不會太少吧? 這么想的人,自然也是勤快的。 在這事上偷懶的村人,此刻都不敢讓人聽到他的名字,畢竟有個人只做了幾天,便說累得不行,直接離開了。 到最后,這位的名字還是被念到,做工幾天,就給幾日的銀錢。 此時村長家門口,已經圍了一圈人。 有個人看著他道:“明年你別報名了啊,把機會留給別人?!?/br> 誰料不等這人說話,安村長就道:“明年他也不會入選?!?/br> ??? 眾人吃驚地看過去。 這點其實也是寫在厚厚一沓文書里的。 如果前一年偷jian?;?,又或者做不夠三十天的,明年就會換人來做。 安村長心道,紀元還真是規避了所有的問題,讓他說這事的時候也有理有據。 剛剛只領了幾日工錢的村民,趕緊道:“憑什么??!明年我肯定好好干!” “今年報名的時候你也是這么說的?!卑泊彘L才不會給第二次機會,順便把條例念出來。 “今年青儲料從做到運,一共是八十五天的工期?!?/br> “做夠五十天以上的,明年不用報名,直接可以繼續做?!?/br> “做夠三十天以上的,可以繼續報名,要等結果?!?/br> “三十天以下的,全都不用來了,求誰都沒用?!?/br> 這是勤奮者應得的獎勵。 不對,這是勤奮者應得的。 一整個上午,安紀村熱鬧得像是提前過年。 太好了! 發錢了! 大家都發錢了! 不少村人還在討論,好像整個安紀村都沾光了。 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 這兩者都沒的,賣秸稈都比市場價要高。 就算秸稈也少的。 自己有老人小孩,好像村里也會發糧食,雖然不算多,那也是白得的啊。 今年的安紀村,絕對能過個肥年。 就連紀利家都賣了些秸稈,價格也是高于市場價的。 按照安大海的意思,原本是不想收他家的東西。 可紀元卻讓他一視同仁。 畢竟這事可跟他沒有關系。 而且只是收秸稈,收誰的不是收。 紀利家只有紀三嬸干活,想來秸稈也不多。 沒必要因為自己的私人恩怨,影響村子其他人。 要是他利用這點權力阻止收紀三嬸的秸稈,那其他人呢? 如今安紀村的青儲料是個大攤子。 安村長,安叔公,安大娘子,安二娘子李盼弟。 甚至還有張獸醫等等。 誰發個話,就要斷誰家正常的財路。 這跟村霸又有什么區別。 紀元不屑做這種事。 整個村子熱鬧非常,不少人已經在討論,明日去縣城買什么了。 有人歡喜,有人憂。 村里一幫懶漢看著,總覺得不是滋味。 以前他們經常笑話村里勤快的人。 不就是多種幾畝地,多收一點糧,家里人也就勉強能吃飽。 這日子也沒意思啊。 現在勤快的人不同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掙了近二兩的銀子。 再懶的人,也不會對這些錢無動于衷。 放在縣城,也是一戶人家不短時間的花銷了。 放在他們村里,更是大錢。 只要做兩年就能給家里買頭牛,想想就覺得高興。 好像近些年牛價格還低了。 “要不明年,我們也去試試?” 有個懶漢開口道。 他是懶,但他不是不愛錢啊。 也有人道:“紀三叔,紀元不是你侄子嗎,看村長都要等他回來再發銀子,這事他肯定能做主,你去說說唄?!?/br> “對啊,你去說說,讓我們也跟著沾沾光?!?/br> 紀三叔臉色難看。 最近村里發錢,他已經被調侃過無數次了。 但每次想發火,又強行忍下來。 紀元那個人會給他錢?會幫他忙?做夢。 再說,他也不敢多跟紀元說話。 可身邊人依舊不依不饒。 “那可是紀元,以后考秀才舉人的料,聽說在縣學每個月都是第一啊?!?/br> “就這種關系,紀三叔你不去沾光嗎?” “對啊,趕緊打好關系,他爹娘都沒了,你可是他最近的長輩?!?/br> 紀三叔不知道想到什么,臉色變的難看,那些懶漢們嘴本來就碎,現在更停不下來。 就知道說就知道說。 他能不明白這些道理? 紀三叔罵罵咧咧,干脆回家。 好巧不巧,回去的路上,正好看到去往趙夫子家的紀元。 紀元袖子里還藏著一個錢袋,這是給趙夫子的報酬,還有青儲料的盈余。 兩人對視一眼,相看兩厭。 紀元直接往前走,他要把銀錢交給趙夫子。 在青儲料這件事上,趙夫子只在需要他的時候出現,完美做好一個監督的職責。 但今日發銀錢,他是沒來的。 上午那會,是村里工人們發錢,中午吃過飯,另一部分銀錢發下來。 算是管理者的工錢,每個人都是二兩銀子,兩錢的全勤。 從安村長到安大海,他們都是時時刻刻盯著的,也是從未有一日缺席。 給趙夫子的銀錢同樣如此,這是早就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