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自己村的人都沒吃飽呢,別的村還想來搶? 他們村很多人等著被喊過去做事啊。 不少人自發維護起安二娘子:“安二娘子記賬清晰又快,說話解釋得還清楚,人家做事還有得挑?” “男的了不起?你不是你娘生的?安二娘子就是個娘們又怎么了?!?/br> “就是,什么酸秀才,在我們村蹭吃蹭喝,還不趕緊滾!” 聽說這事的第二日,李耀眾便灰溜溜離開。 如果一個村的人都容不下你,那基本上沒有可立足的地方。 他走的時候,還想問jiejie再要點錢,直接被安叔公罵回去。 那李耀眾的爹娘甚至還傳口信來,說安二娘子對弟弟不好云云。 這些都是八卦了,紀元聽得有滋有味。 好在青儲料一切都很順利,預計十月二十五到十一月二十五內交貨。 各家的訂單也在簽,收了定金之后,收料的速度也變快了。 安紀村因為青儲料的買賣,都繁華不少。 還有就是小黃的事。 紀三嬸竟然一直不肯賣小黃,便是農忙過后也不賣。 大海去問了幾次,紀三嬸的意思是,她家就她一個干活的,如果再沒有小黃,明年的地都不用種了。 紀利跟紀三叔的賭癮越來越大,整日不回家,回家倒頭就睡。 反正她不賣。 好在小黃是她家的勞動力,紀三嬸對小黃也不算太差。 既然這樣,那就暫時不用再問了。 問多那邊說不定另有想法。 沒辦成這事,大海還有點愧疚,說自己一定幫忙看好,不讓小黃出問題。 只要他家要賣,自己立刻買回來。 一直到八月三十日考試,紀元從考場出來,就立刻回了安紀村。 沒辦法,青儲料還需要他盯著。 不過看了一圈之后,跟安大娘子道:“做的很好,沒問題的?!?/br> 安大娘子頭一年自己負責,怎么都不安心。 安大海在旁邊也說:“我都講沒問題,但我娘一定要讓你來看看?!?/br> 做青儲料,料水的調配也是關鍵,紀元把這個方子給了安大海跟大娘子。 現在發酵出來的青儲料也是沒問題的。 剩下的就是時間了。 全村人一起忙這事,確實干得很快。 九月上旬,竟然就做了六十萬斤的青儲料,全都掩埋好,就等到天冷再挖出來。 沒想到的是,安紀村做青儲料,連周圍的村子都受益。 不少人戶的秸稈都被收了過去,讓大家都賺了些銀錢。 安紀村還有人調侃,他們還沒掙錢呢,其他村子的人都賺了。 不過也有很多人忐忑,要是賺不到怎么辦,要是賣不出去怎么辦。 那豈不是瞎忙了。 安村長安慰了好幾次,最后也懶得說了。 說再多也沒用啊,等錢到手里了,大家才能安心。 村里還在做著發財的夢。 縣城則在討論即將過來的新縣令。 這位新縣令的書信公函已經到了,說是九月二十七左右到任。 現在林縣令實際離任時間是一月初,也就是說,新縣令提前來的。 一個是還未離任的縣令,另一個是即將接任的縣令。 都說天無二日,現在正榮縣要有兩個縣令。 別說縣城里面議論紛紛,縣學里也在說這件事。 最焦急的,反而是甲等堂的秀才們,他們找了教諭幾次,詢問新縣令的情況。 按照幾個秀才的話說。 他們如今能安安穩穩地備考,就是因為正榮縣縣學,以及朝廷發的補貼很及時。 換作其他縣里,屬于秀才的俸銀根本不會給,大家怎么安心備考。 好在教諭能穩住他們,秀才們才安心些。 他們明年就要參加會試,萬萬不能在這前面出了岔子。 乙等堂的學生們也有些憂慮。 明年二月,就有一部分學生要去考縣試,要是出了個有私心的縣令,他們怎么辦? 丙等堂學生不知道著急,還在打聽其他情況。 劉嶸忍不住道:“縣令牽一發動全身,大家想想自己吧?!?/br> 這話說完,倒是又閉嘴了,估計也知道自己不該多講。 在紀元看來,新縣令提前過來,多半是想跟著林縣令學學,好能第一時間接手政務。 工作的人都知道,有人交接工作,跟沒人交接工作,上手程度都不同。 人家提前過來,未必是想“奪權”,頂多是跟著學學。 林縣令能把正榮縣管得這樣好,肯定是有真本事的。 好在新縣令快到了,到時候大家心里就能穩住。 眼看縣學教諭夫子博士們忙忙碌碌,又給秀才們裁剪新衣。 新縣令過來,衙門所有人,加上縣學的夫子博士秀才們,都要在城門口相迎。 乙等堂跟丙等堂學生自然是沒份。 “紀元,你也過來做身衣服?!眹烙枌砗?,“新縣令在信里也提到了你,估計是要見的?!?/br> 看來新縣令對正榮縣很了解,所以自然要見正榮縣的“小神童”。 紀元沒想到,自己還能平白多件衣服,甚至道:“能做件冬衣嗎,我冬衣不太合身?!?/br> 嚴訓導都被他逗笑了:“九月底迎,還未到穿冬衣的時節?!?/br> 可惜了。 紀元跟著秀才們一起裁剪衣服,等衣服到手之后,才發現這料子竟然很不錯。 雖然跟秀才們的衣服款式不同,可料子都是同一匹。 可以,新縣令還沒來,他就已經沾光了。 但他沒時間多看,把新衣服放一邊,繼續寫羅博士給他的功課。 雖然八月的月考依舊是第一,羅博士卻覺得他上月春秋文章有些單薄,讓他再想想。 房老夫子那邊的畫畫也在繼續,完全成了他休息之余的放松心情。 時間到九月二十七,嚴訓導宣布明日臨時放假一日。 紀元自然要跟著迎接新領導到來,讓他明日一早跟著甲等堂的秀才們一起。 紀元忽然有種回到現代的感覺。 小學初中時,學校來大領導,都是要夾道歡迎的。 不過這次不同,是跟全縣官員秀才們,一起去迎新縣令。 紀元已經拼湊起對方的信息。 京城人士,新科進士,年紀應該不算大。 這算是他第一個地方上的官職,也是真正的官職。 本人的信息是這樣,可他的家族,應該不一般。 能這么平穩地給子弟鋪路,能看到背后的本事。 還能在那么多外放的職位里,找到最合適,最舒服,還最能出政績的。 估計背后是真正的大族。 他們正榮縣什么張家,劉家,王家估計根本不夠看。 再多猜測也沒意義。 明日就能看到了。 宿舍里,其他人比他還緊張。 “那么多人去迎,能看到新縣令本人嗎?” “聽說劉嶸被劉舉人帶過去,也在場?!?/br> “跟紀元沒法比啊,縣令在信里都對紀元好奇?!?/br> “好多官員,聽聽都緊張?!?/br> “跟著甲等堂秀才們就行,一個縣學的,肯定會照顧?!?/br> “萬一明天新縣令召紀元問話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