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他到底怎么辦到的! 張會長還想再問,紀元卻被人喊走了。 “紀元!來給他們露一手?!币蟛┦靠戳丝醇o元旁邊,無比身高還是年齡,都比他長許多的張會長,再看看紀元的神情,開口道,“給他們畫個竹葉,讓他們知道你可是詩畫雙全?!?/br> 紀元:???? 殷博士,你不要亂說??! 他才剛學畫畫而已! 紀元快步過去,教諭也往張會長那邊看了看。 趁大人不在,就欺負小孩是吧? 沒道理。 教諭吃著酒道:“畫,讓他們看看咱們縣學學生的本事?!?/br> 紀元:? 教諭大人! 您怎么也這樣??! 第43章 第43章 紀元目送趙夫子回家, 自己則被教諭他們帶上馬車,送回縣學。 教諭就在縣學里住,正好同行。 教諭手里還拿著紀元被起哄畫的竹葉, 笑著道:“不錯, 畫得還算可以?!?/br> 殷博士也點頭。 紀元根本不想說話了, 今日的中秋宴, 對他來說也太社死了。 不過也算賓主盡歡。 宴會上的氣氛一直都很好。 只是,林縣令還說了另一件事,他在正榮縣的任期已滿,接替他的縣令會在九月底過來。 而他在明年一月上旬便去其他任地。 紀元想了想道:“教諭,殷博士,咱們正榮縣接下來的縣令, 是個什么秉性,您知道嗎?” 一般來說,下一任的信息,應該已經送過來了。 官場上互通有無, 都知道對方的情況。 “是個進士, 新科進士?!苯讨I道, “京城人士?!?/br> 新科進士?! 最近的一次會試,就是在化遠三十二年。 也就是黃舉人考中的第二次。 如今化遠三十三年,確實是新科進士。 進士一般不會直接當官,而是送到翰林院各部“實習”。 等著任派公務。 一個京城戶籍的進士,在翰林院實習之后,來了正榮縣當縣令? 縣令不過正七品的官職。 按理說去過翰林院的進士, 怎么也要有個正六的職位。 這樣看來, 像是低就。 但正榮縣又是不同的。 紀元眼睛微睜,似乎意識到什么。 教諭跟殷博士對視一眼, 開口道:“你覺得,他為何會來正榮縣?!?/br> 自然因為正榮縣的政績好。 無論是費力不討好地促進六戶一頭牛。 還是得罪許多人,也要以功名成績論的縣學。 全都是政績。 rou眼可見,還是可以持續地政績。 林縣令從臨時被任派過來,到正式在這,差不多五年時間。 聽周圍人的說法,也知道正榮縣算不上翻天覆地,那也是于民有功。 這樣的好地方,無論接下來誰過來當縣令,都能在年末考核中混一個上上,對之后的升遷非常有利。 這種不冒尖,反而往下任職的行為,是最聰明的那種。 說直白點,那就是已經到摘果子的時候了。 這果子還不會太顯眼,不至于讓人眼紅。 不過說摘果子不對,林縣令確實到了該離任的時候。 就算不是這位過來接任,那也是另一個人,這份功績跟責任,遲早要傳下去。 對方的家族明顯深諳官場之道,把人“恰好”安排到最合適的位置。 直接把人捧上高位,那可能有詐。 但這種結結實實給后輩鋪路的,會讓人走得更舒服,也更遠。 紀元沒說話,表情也從一開始驚愕收斂起來,讓人看不明白。 不過到底是在教諭跟殷博士面前,紀元還是吐露出一點心聲:“鍍金?!?/br> 正榮縣原本不算“金”,但經過林縣令的改革,已經算了。 這可是實打實的政績。 沖著縣學超高的考秀才概率,必然在整個天齊國首屈一指。 這份履歷,再加上有人提拔,絕對是以后的升遷利器。 估計在去年,十個人里面,七個中了秀才時,這個鍍金的“好位置”,就被人盯上了。 對方還算客氣,等到林縣令任期滿了,這才派人過來。 教諭跟殷博士聽到這話,還愣了下,隨后也覺得貼切。 “這話不要說給外人聽了?!苯讨I難得正色,“萬事小心?!?/br> 官場上,說錯一句話,都可能斷了對方的仕途。 教諭也沒想到,紀元能猜出關鍵。 越是說對了,越要提醒。 殷博士道:“咱們縣令從正七品去了江西府做正六品的戶司副司,也算不錯?!?/br> “對方家族還算客氣,應該不難相處?!苯讨I也道,“無非年齡輕些,到時候再看吧?!?/br>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對一縣之長的縣令也是這般。 古代縣令的職責,幾乎集合了司法,行政,經濟,為一身。 也就是這里管著指揮營的縣尉不用怎么聽差遣,否則連軍事也能握在手中。 對朝廷來說,可能是最微末的官職。 但在這個縣里,卻有絕對的話語權。 一個縣令,能在幾年內把縣學變得很好,也能變得很差。 教諭他們自然也會擔心。 看來私底下也討論多時,就怕新來的縣令是個胡亂行事的。 如今看來,應該不會特別差。 既然守規矩,等著林縣令任期到了再調任,那就不難說話。 若有些霸道的,在正榮縣剛出政績時,就能把人派過來了。 不僅如此,天齊國的正六品戶司副司這個肥差位置,想來也是對方爭取過來的。 否則這么好的官職,不好說能不能派給林縣令。 從縣令到府城的戶司副司,算是高升了。 這位置還容易調動,無論是升遷到正司,還是以后正司調往其他地方做知州,又或者調往京城,這都有可能。 算是天齊國慣性的升遷之路。 而且既然想來鍍金,想要政績,便不會隨意亂搞,至少他走之前,正榮縣不會出太多差錯。 頂多是年紀輕,經驗不足,這點都好說。 紀元也放心了,縣學的好壞,太依靠長官的品行。 說實話,他們縣學能頂住許多壓力,既是教諭的功勞,也有縣令他們從中周旋。 就拿縣學一定要按成績排名進縣學一樣。 換個縣令,隨便張張口,有些大族子弟就會被塞進來。 正榮縣縣學,能有現在的“純凈”,離不開林縣令。 縣里獸醫的增加,同樣也是如此。 還好,不管是什么原因,這樣的林縣令此次調任,都是升職了。